2023-09-13 10:53 | 來源:券商中國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9月12日,興瑞轉債開盤之后又持續大跌,當日大跌近20%,9月以來的漲幅已經全部抹平
日前“閃崩”的興瑞轉債(150.889,0.30,0.20%)再次刺激了可轉債市場。
9月12日,興瑞轉債開盤后持續下跌,最終收盤大跌19.90%,連續兩日大跌。在興瑞轉債的帶動下,近日絕對價格較高且轉股溢價率偏高的“雙高”轉債整體表現低迷,“泡沫債”或將進入“擠泡沫”模式。
“閃崩”沖擊“雙高”轉債
興瑞轉債的連續下跌讓不少投資者感到殘酷。9月11日,興瑞轉債開盤后持續拉漲,在10點半左右一度大漲17.7%。隨后,行情急轉直下,在不到半個小時之內,興瑞轉債直接跌停,報價188元,期間跌幅將近30%,當日成交額高達28.2億元。
9月12日,興瑞轉債開盤之后又持續大跌,當日大跌近20%,9月以來的漲幅已經全部抹平。
“我覺得這是一個信號,意味著短期之內持續轉債‘炒新’的模式來到了一個臨界點。”上海一家券商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該券商人士表示,由于一些新債流通盤較少,不少資金熱衷于炒作新上市的可轉債。興瑞轉債在上市不久后持續上漲,20個交易日內最大漲幅達到176.6%,即便是連續兩日大跌,興瑞轉債的價格也達到150.59元,轉股溢價率高達76.42%,是典型的高價格、高估值的“雙高”轉債。
該券商人士表示,這種類型的炒作會使得可轉債估值和價格都明顯偏高。由于下跌的時候沒有估值支撐,往往下跌又快又猛。
珠海紐達投資董事長鄔雄輝對券商中國記者也表示:“我們會把這種債券叫做‘泡沫債’,其價格缺乏估值基礎,在流通盤有限的情況下,很容易被市場操縱。”
鄔雄輝表示,興瑞轉債由漲轉跌的一個“導火索”可能是更早“閃崩”的天鐵轉債。天鐵轉債同樣也是一只“泡沫債”,此前轉股溢價率一直居高不下。但是9月5日晚間,天鐵轉債公告觸發提前贖回。受此影響,天鐵轉債9月6日跌20%,次日再跌17%。截至9月12日,天鐵轉債轉股溢價率已經逼近于0 。
“強孰意味著轉股溢價率必須‘歸零’,這些事件會讓大家看到虛高的轉債價格最終會向價值回歸,一旦上漲的趨勢逆轉,就會出現這種連續跌停的情況。”鄔雄輝表示。
該說法也得到比較多的市場人士認可。一位投資人士也表示,機構一般不會持有興瑞轉債等“雙高”標的。隨著價格上漲,個券風險逐漸暴露,一旦趨勢逆轉就會導致大量獲利盤止盈,使得股價快速下跌。
除了興瑞轉債,近期漲幅較大的次新債普遍下跌。比如,百洋轉債(198.048,-7.45,-3.63%)跌4.86%,紐泰轉債(193.962,-5.26,-2.64%)跌4.52%。這些轉債都是近期上市,漲幅較大,且以轉股溢價率為核心的估值指標較高。
紐泰轉債是7月18日上市,最大漲幅一度超過200%,即便近期持續調整,價格已經跌至199元附近,但是轉股溢價率也高達64.39%。
“從市場觀察來看,資金炒作‘泡沫債’的意愿在降低,市場進入‘擠泡沫’的階段。”前述券商人士表示。
可轉債整體估值壓縮
“泡沫債”的估值收縮,也和可轉債市場整體近期的表現不佳有關系。8月以來,可轉債市場持續下行,中證轉債指數在9月7日一度大跌超過1%。上周截至9月8日中證轉債指數收于402.91點,周跌幅1.16%。萬得全A指數周跌幅0.74%,轉債市場較權益市場超跌。
從市場分析來看,債基贖回或許是可轉債市場回調的一個重要原因。
“上周主要還是資金面緊張疊加基本面原因導致債券回調,債基也有一定的贖回,最終影響了可轉債市場。”前述投資人士對記者說。
“匯率大幅上行至7.34,股市承壓表現不佳,同時超預期政策給債市帶來較大沖擊,利率上升資金面偏緊,負債端壓力下理財贖回導致本周轉債市場超跌。”天風證券(3.400,-0.03,-0.87%)分析師孫彬彬在分析上周轉債行情的研究報告中也指出。
事實上,債基贖回對轉債市場的沖擊并不是第一次出現。2022年債市發生了兩次贖回潮,分別在3月和11月-12月,兩次贖回潮起因有所不同。2022年3月,贖回潮主要由權益資產凈值迅速下跌導致,債市調整幅度較小;11月-12月,債市持續遭遇政策“強預期”的沖擊,債券資產調整影響的理財產品的范圍較大。
“在贖回的過程中,市場首先會賣出流動性最好的品種,一些炒作劇烈但流動性強的可轉債首當其沖。”鄔雄輝說。
此外,一些市場人士認為可轉債當下的估值也相對較高,可能在股債雙“熊”的背景下,要承受越來越多的估值壓力。
“可轉債估值受到利率上行的影響,利率上行,債券下跌,可轉債也下跌??赊D債和權益市場也高度相關,權益市場不好的背景下,可轉債的表現也不會好。”鄔雄輝解釋。
但是從估值本身來說,鄔雄輝并不認為可轉債處于高位。他認為,可轉債目前轉股溢價率處于相對高位,主要是因為權益市場表現不佳的情況下,可轉債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從而使得轉股溢價率太高。同時,一些“泡沫債”的存在也拉高了平均水平。但是市場仍然存在大量的低估值個券。
一些機構人士也對市場行情比較樂觀。中信證券(22.250,-0.14,-0.63%)首席經濟學家明明指出,短期來看,權益市場情緒和債市調整帶來的流動性沖擊是上周轉債估值回落的重要推手。權益市場政策底逐步明朗,市場情緒雖然短期仍有波折但繼續惡化的概率有限。
他表示,而此次債市調整與2022年11月和2020年5月所處的宏觀背景不同,雖然政策不斷超預期出臺,但市場還在觀察后續政策的效果,且理財的抗風險能力相較于以往有所增加,保險資金幾乎沒有擾動。
“雖然有一定的流動性壓力,但轉債市場需求的基本盤更為穩健,預計本周轉債估值壓縮風險可控,反而為后續市場反彈提供更好的彈性和效率。當前建議重點關注次新轉債,可能成為資金參與的首選目標。”明明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