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3 11:01 | 來源:券商中國 | 作者:余世鵬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南方基金基金經理金凌志觀察到,當前二級市場利率債小幅下調,權益、轉債均下跌;一級市場上利率供給小幅降低
伴隨多項政策出臺活躍資本市場,權益市場持續回暖,但隨著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上行,債市卻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震蕩調整。從8月底至今這段跨越期間來看,債券基金指數接連下跌,使得近90%債基凈值出現虧損,甚至有債基跌幅超過2%。
這很容易讓投資者聯想到去年11月的債市場景,他們最為擔憂的是,像去年11月那樣的急速下跌和大規模拋售潮,是會否再現?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去年11月債市的下跌,是因為前期積累了過大漲幅,加上銀行理財為贖回資金大量賣出債券,從而帶來一定流動性困境。但從近半個月來看,銀行理財產品資金并沒有發生明顯的贖回壓力,整個貨幣環境和資金面也較為平穩。雖然短期調整壓力或難以避免,但情緒擾動反而會帶來更多增配窗口。后續債市有望呈現更多結構性機會,可關注中長債產品配置機會。
短期出現階段性調整
根據數據,9月12日債券基金指數更新了至9月11日的行情數據。從8月31日至9月11日該指數連續下跌,回調幅度達到-0.26%。具體看,該期間3312只納入統計的債基(以初始基金為統計口徑)中有2979只錄得負收益,占比接近90%。
其中,有48只基金跌幅超過1%,格林泓利A、寶盈融源可轉債A等債基跌幅甚至超過2%。寶盈融源可轉債A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基金持有債券資產規模為1.91億元,占基金總資產比例為75.83%,且全部是可轉債。
華夏基金分析,一般而言,市場利率和債券價格呈反比關系。8月底以來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不斷上行,受此影響債基出現調整。統計的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走勢圖顯示,8月底以來該曲線迎來一波陡峭上行,和8月初的大幅下挫形成鮮明對比,兩端曲線一下一上,拉出一個“深V”走勢。
南方基金基金經理金凌志觀察到,當前二級市場利率債小幅下調,權益、轉債均下跌;一級市場上利率供給小幅降低,信用融資環境一般;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緊平衡,央行上周凈回籠6640億元;信用利差處于低位,轉債估值降低。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在9月11日發布的宏觀報告中指出,上周資金面邊際收緊。雖然在當前經濟弱復蘇的節奏下,不論是從寬信用政策還是化解債務出發,政策端對資金面仍會較為呵護,短期流動性顯著收緊的概率較低,但是在化解債務、銀行貸款投放等因素影響下,資金面或維持緊平衡。
魏鳳春表示,利率債受到資金面緊張和增量政策的影響,短期市場出現階段性調整。目前市場仍處于政策和基本面的觀察階段,后續要關注基本面企穩回升力度,短期內利率市場或受到股市影響波動。信用債方面,9月4日至9月8日出現調整,信用債收益率上行、信用利差走擴??赊D債方面,中證轉債估值較小幅回落,處于2020年以來58.26%的分位數。
尚不具備快速走熊基礎
債券作為穩健固收類標的,短短數日出現大幅波動,引來了市場高度關注。投資者最為擔憂的是,像去年11月那樣的急速下跌和大規模拋售潮,會否再現?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這樣的擔憂可以理解,但當下情況和去年11月有所不同,不太可能再出現那樣的極端情況。去年11月債市的下跌,是因為前期積累了過大漲幅,加上銀行理財為贖回資金大量賣出債券,從而帶來一定流動性困境。但從近半個月來看,銀行理財產品資金并沒有發生明顯的贖回壓力,整個貨幣環境和資金面也較為平穩。
中歐基金直言,本輪理財贖回影響要小于去年11月,市場調整幅度和節奏也會小一些。債券市場短期基本面好轉、政策預期無法證偽,疊加贖回影響,利率上行概率偏大。但9月下旬隨著政策預期緩和、資金面好轉,利率可能還有下行機會。
博時基金指出,近期高層一系列舉措,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對于下半年穩增長的政策力度的信心,后續利率走勢取決于擴內需(如穩地產和促消費)的相關政策落地以及庫存去化結束進入新一輪補庫周期情況。近期經濟數據有底部企穩回升態勢,利率上行壓力或有所顯現。
“當前更多是情緒擾動引發的市場震蕩,債市尚不具備快速走熊的基礎。”華夏基金指出,8月以來,MLF超預期降息后政策組合拳密集落地,尤其是以一線“認房不認貸”為代表的房地產政策放松超預期,市場風險偏好明顯抬升,使得短期債券市場面臨寬信用擾動期,疊加資金面趨緊,債基凈值出現一些回調。
“但是,經濟弱現實尚未迎來實質性拐點,‘政策底’不是債市轉熊的充分條件;此外寬松的貨幣環境延續,往后降準、降息可期,行情未到反轉時。因此,債市雖然短期有調整壓力,但考慮到1年和10年國債利率已處于OMO+25BP、MLF+15BP位置,短期繼續上行空間有限,無需過于悲觀。”華夏基金表示。
情緒擾動反而會帶來增配窗口
展望后市,華夏基金認為,債市短期調整壓力或難以避免,但情緒擾動反而會帶來更多增配窗口。
華夏基金分析,基本面上,中期經濟增長壓力仍然存在。地產的成交短期提升更多的可能是修復性提升而非趨勢性增長,房價難以形成持續快速上漲動力。居民收入預期不穩情況下,杠桿有望企穩或但難以大幅上行。疊加政策層面化債還在延續,在政策驗證期利率尚未看到持續上行基礎。策略上,2.65%將成為本輪10年國債利率調整的上限支撐位,待調整后市場有望呈現更多結構性機會。此外,震蕩行情中,短端利率相對調整空間有限,因此短債產品持有體驗更好;待調整后市場有望呈現更多結構性機會,屆時可關注中長債產品的配置機會。
諾安基金指出,從歷年經驗來看,利率在9月份可能會出現一定幅度的上行。8月份降息后債券收益率處于歷史相對較低位置,穩經濟政策密集出臺、房地產政策階段性的放松、央行對于資金空轉的擔憂、穩匯率承壓、高頻數據的邊際改善、地方債的集中供給等各種利空因素集中體現,資金波動加大,債市深調。后續,建議關注央行是否降準、MLF續作規模以及政策落地的實際效果,警惕債市回調幅度加大后的機構行為。建議等待利空因素弱化后,再擇機加倉,并保持持倉債券的流動性。
魏鳳春認為,預期9月資金面依然面臨波動,9月7日至8日央行加大逆回購投放力度,從貨幣政策層面看,依然是相對呵護的態度。建議繼續以中短久期的信用票息策略為主,在資金面波動較大的情況下,杠桿應有所降低、提升組合流動性。此外,當前轉債市場整體估值適中,建議標配。
長期持有勝率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對通過債基參與行情的投資者而言,基金公司認為堅持長期持有勝率會更高。
華夏基金認為,當前在貨幣政策維持寬松的背景下,短債基金無疑成為凈值化轉型下理財產品替代優選。如果投資者擔心股市波動,可同時關注短債基金,下跌時反而可以以更低成本買入,不要因為債市一時漲跌而心急,長期持有更有望獲得穩健回報。據華夏基金統計,從短債基金和長期純債型基金指數走勢來看,過往十年里歷經了4-5輪較大幅度的調整,但最終都撫平了凈值波動,實現了指數的長期上漲。
以短債基金為例,2013年1月至2022年年底期間共有4輪明顯調整,分別發生在2014年12月、2016年11月、2020年5月、2022年11月,指數的最大回撤分別為1.05%、1.23%、0.76%、0.55%,平均不到1%,回撤幅度較為可控。而短債基金指數往往在市場震蕩之后,一般而言會有相應的長時間連漲調整期,凈值也會較快修復。同時,過去十年間,在任一時點買入萬得短期純債型基金指數,持有短期純債基金指數6個月取得正收益的比例就達到了99%,而持有1年、3年取得正收益的比例可達100%。
數據統計區間2012.1.4-2022.9.30
金凌志認為,債市短期是政策觀察期,市場出于對政策持續出臺的擔憂,出現一定超跌。但10年國債較 MLF利差已處于高位,參考此前兩輪債市大幅下跌時的宏觀環境和后續市場走勢,債市調整空間已經不大,當前的位置或已經具備了較好的配置價值。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