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4 09:19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張敏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不過,投資者需要警惕的是,當年明星藥物PD-1研發扎堆導致產品上市后價格低于預期,市場大幅縮水。此輪GLP-1藥物開發熱是否會上演同樣的劇情?...
近日,A股減肥藥概念股頗受關注。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投資者紛紛詢問上市公司是否涉足減肥藥研發。部分上市公司透露了相關減肥藥的進展情況,由此也引發股價異動。
當下,合規、安全及有效的體重控制藥物存在巨大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摩根大通發布報告稱,預計到2030年,GLP-1受體激動劑(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相關藥物的年銷售額將超過1000億美元。此外,摩根大通預測,中國減重藥物市場規模有望于2030年達到149億美元。
GLP-1受體激動劑是減肥藥賽道最熱門的“靶點”,掀起了全球新一輪的減肥藥物研發熱潮。根據天風國際研報,截至2023年8月份,共有106個GLP-1類減肥新藥的臨床試驗項目,中國企業有43個,占比約40%。市場研發熱情可謂高漲。
不過,投資者需要警惕的是,當年明星藥物PD-1研發扎堆導致產品上市后價格低于預期,市場大幅縮水。此輪GLP-1藥物開發熱是否會上演同樣的劇情?
對此,筆者認為,投資者需要全面評估上市公司減肥藥研發實力以及合理預估市場前景。
其一,要確認上市公司獲批藥物或者在研藥物的適應癥是否涉及減肥適應癥。當前,部分藥企涉足GLP-1受體激動劑研發,但研發產品尚未涉足減重適應癥。
其二,要看在研藥物的研發進展。在研發扎堆的明星藥物領域,對大批入局企業的研發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國GLP-1藥物研發呈現數量多且多處于早期階段的局面。僅有華東醫藥(39.120,0.00,0.00%)的利拉魯肽注射液、仁會生物的貝那魯肽注射液的超重適應癥獲批上市。此外,諾和諾德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減肥適應癥上市步伐加快。未來,GLP-1藥物的后來者還能分幾杯羹,價格戰是否會上演,投資者需要掂量掂量。
其三,要看是否擁有減肥藥相關的商業化經驗。藥物研發出來之后的銷售能力也是衡量藥企估值的關鍵指標,如果沒有相應的商業化團隊以及經驗,藥物開發出來后,其商業價值也很難變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