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5 15:48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對于公司募投項目變更或延期的原因,長陽科技董秘辦人士表示,公司“年產3000萬平方米半導體封裝用離型膜項目”之所以變更為“年產2000萬平方米半導體封裝用離型膜項目”,...
原計劃在2021年12月前交付的首發募投項目,長陽科技一延再延。9月13日晚間,長陽科技發布公告稱,擬將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研發中心項目”建設期延長至2024年12月。
值得一提的是,這并非長陽科技首次對募投項目進行調整,在此之前公司就曾對“年產3000萬平方米半導體封裝用離型膜項目”、年產3000萬平方米高端光學深加工薄膜項目等進行延期或變更。
部分募投項目再延期
9月13日晚間,長陽科技公告稱,考慮當前募投項目的實施進度等因素,同意將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研發中心項目”建設期由2023年6月延長至2024年12月。
長陽科技解釋稱,公司募集資金投資“研發中心項目”的研發大樓目前已竣工,但結合公司所處的行業發展狀況等,擬放緩“研發中心項目”后續投入進度。
長陽科技前述提及的“研發中心項目”是其首發募投項目,原定結項日期在2021年12月,如今已延期至2024年12月。
2019年11月,長陽科技在科創板上市,首發募資凈額9.69億元,投向研發中心項目;年產3000萬平方米半導體封裝用離型膜項目等五個項目;以及使用超募資金投資建設“年產3000萬平方米高端光學深加工薄膜項目”、歸還銀行貸款等。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募投項目延期也并非首次,《科創板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公司部分首發募投項目建設遭到屢次延期。
2021年7月,長陽科技發布公告,同意將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研發中心項目”建設期延長至2022年12月;將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年產3000萬平方米半導體封裝用離型膜項目”建設期延長至2022年6月。
時隔近一年,2022年7月,長陽科技再次發布公告,將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年產3000萬平方米半導體封裝用離型膜項目”建設期延長至2022年12月。
緊接著,2022年12月,長陽科技公告稱,綜合考慮當前募投項目的實施進度等因素,將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研發中心項目”建設期延長至2023年6月。
與此同時,2022年12月,長陽科技再次發布募投項目延期公告稱,綜合考慮當前募投項目的實施進度等因素,同意將超募項目“年產3000萬平方米高端光學深加工薄膜項目”建設期延長至2023年12月。
多次變更募投項目
除了上述部分首發募投項目延期之外,長陽科技還存在變更募投項目的情況。
2021年9月,長陽科技通過了《關于部分募投項目結項并將節余募集資金用于新建項目的議案》,將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年產9000萬平方米BOPET高端反射型功能膜項目”、“年產5040萬平方米深加工功能膜項目”及“年產1000萬片高端光學膜片項目”結項,并將節余募集資金用于“年產8萬噸光學級聚酯基膜項目”。
之后在2022年12月,公司將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年產3000萬平方米半導體封裝用離型膜項目”變更為“年產2000萬平方米半導體封裝用離型膜項目”并結項,其節余募集資金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據《科創板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時至2023年9月14日,長陽科技變更募集資金使用用途2次,審議部分募投項目延期6次左右。
對于公司募投項目變更或延期的原因,長陽科技董秘辦人士表示,公司“年產3000萬平方米半導體封裝用離型膜項目”之所以變更為“年產2000萬平方米半導體封裝用離型膜項目”,一方面,是因為半導體封裝用離型膜并非公司主打產品,市場空間也相對較小;另一方面,下游市場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受全球經濟下行等影響,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近年來持續萎縮,導致公司募投項目變更。
而對于公司“研發中心項目”的多次延期,該董秘辦人士表示,公司在早期IPO階段,首發募投項目規劃里并未考慮建設“研發中心項目”,隨著公司后續發展,決定建設“研發中心項目”,但綜合考慮當時募投項目的實施進度等因素,將該募投項目延期至2022年12月。
“至于該項目從2022年12月延期至2023年6月,是因為受新冠疫情影響,各地采取了較為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施工人員流動受限等,導致“研發中心項目”的研發大樓建設、竣工等環節出現延緩。”該董秘辦人士補充。
進軍光學基膜致業績承壓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長陽科技募投項目的變更、延期背后,是公司業務發力重點的隨之轉變,長陽科技在反射膜主營業務的同時,開始進軍光學基膜業務和鋰離子電池隔膜業務。
公開資料顯示,長陽科技主要產品有反射膜、背板基膜、光學基膜等多種特種功能膜,產品廣泛應用于液晶顯示、半導體照明、新能源、半導體柔性電路板等領域。
早在2021年,長陽科技進軍壁壘更高的光學基膜業務和鋰電隔膜業務,在合肥新建8萬噸光學基膜產能和5.6億平米隔膜產能。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干法產品已經獲得主流客戶認證,并小批量生產及出貨,濕法產線已安裝和調試。
對此,上述董秘辦人士表示,長陽科技在建的8萬噸光學基膜定位高端,國內在高端光學基膜上尚有較大的替代空間,于是公司決定在原有的年產2萬噸中低端光學基膜基礎上進行產能擴充;長陽科技之所以布局鋰電池隔膜,是受益于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近年來,隔膜出貨量快速提升。
不過,進入2022年,受市場供需、公司清庫存等因素影響,長陽科技光學基膜業績表現低迷。據公司2022年年報顯示,光學基膜實現營收1.41億元,同比減少7.19%,實現毛利率為-7.22%,同比下降18.50個百分點。
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光學基膜繼續承壓。報告期內,長陽科技實現營業收入 5.64億元,同比增長3.49%,實現凈利潤 6073.91萬元,同比下降 24.56%。對于凈利潤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受市場供需結構、公司清庫存等影響,光學基膜毛利率同比下滑;公司隔膜等項目尚處于建設投入期,產能尚待釋放,存在一定虧損”,公司表示。
公司董秘辦人士進一步解釋,近兩年,公司既有的年產2萬噸中低端光學基膜所在的液晶顯示下游市場需求有所下滑,加之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導致了光學基膜毛利率波動明顯,不過,隨著年產8萬噸高端光學基膜產能的逐漸釋放及產品的提質升級,光學基膜整體毛利率有望修復上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