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5 11:14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此次事件最終走向如何,電科院能否盡快步入健康發展軌道,市場各方予以高度關注。而這也再次為許多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敲響警鐘:企業交接班問題處理不當后患無窮,從管理層...
本以為上市公司電科院“父子斗”引發的震蕩將落下帷幕,誰料近日又出現了新的續集。
關于最新的“蘿卜章”事件,9月22日,公司發布公告稱,截至目前,尚未發現該偽造公章用于形成對公司有或有義務的相關法律文件。但據《證券日報》近日報道,電科院近年來固定成本高,凈利潤下滑,承壓不小,而且與股東中檢集團方面的齟齬尚存,不排除未來在公司戰略和重大事項上會再生矛盾。
此次事件最終走向如何,電科院能否盡快步入健康發展軌道,市場各方予以高度關注。而這也再次為許多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敲響警鐘:企業交接班問題處理不當后患無窮,從管理層內部體系混亂、公司治理失控,到長遠規劃和戰略布局無法得到股東認可和落地等,都將極大地影響企業的存續和發展。
據麥肯錫的統計數據,全球家族企業僅有約30%可以傳到第二代,能夠傳到第三代者不足總量的13%。只有5%的家族企業在三代以后還能夠繼續為股東創造價值。
而從A股上市公司的情況來看,據媒體統計,目前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平均年齡在55歲左右,超過60歲的有近千人。也就是說,接下來5年-10年,許多民營上市公司將進入密集交接班周期。
近年來,不止電科院,從雙匯發展到杉杉股份,已陸續出現一些家族控制上市公司或因創始人驟然離世,或因家族成員之間矛盾爆發,導致企業“震蕩”不斷。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一方面,對于A股的“創一代”們來說,如何在接班人問題上順利實現“軟著陸”,這是一個敏感但現實的問題,有必要提前直面并做好準備。
無論是將企業交給家族成員還是職業經理人,都需要建立完善的傳承計劃,制定設計好權力交接路徑——不僅是股權的交接,還有管理的交接。
對于準備由家族成員接班的上市公司,有必要設置好家庭矛盾和上市公司治理之間的“防火墻”,建立穩定的股權結構并明確家族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和責權,最大限度地減少相關紛爭對上市公司運營的影響。
此外,對上市公司接班人來說,也必須充分意識到“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上市公司是公眾公司,這不僅是“一家之事”,還牽涉到全體股東的利益。一名合格的企業管理者,應該一切從大局出發,敢于擔當,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保護投資者利益落到實處。
拿電科院當前的糾紛來說,筆者認為,胡醇(電科院創始人胡德霖之子)作為公司實際控制人之一(另一人為其母,雙方已簽訂一致行動協議),目前也已經擔任公司董事長,應該避免意氣之爭,積極主動地站出來與公司其他股東和管理層充分溝通,彌合矛盾分歧,必要時可以尋求監管機構和法律的幫助,盡快平息爭端,堵住當前公司管理“漏洞”,完善公司治理,建立有效內控機制,使公司經營重回正軌。
總而言之,在掌握、傳承財富和權力的同時,如何扛好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需要所有上市家族企業“創一代”和“接班人”們敬而畏之、慎而重之。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