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5 14:31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資料顯示,凱倫股份是一家總部位于蘇州市的建材廠商,于2017年10月份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主要從事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研發、生產、銷售并提供防水工程施工服務。產品涵蓋防水卷...
9月22日,凱倫股份收到中國證監會分別對公司和控股股東凱倫控股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倫控股”)下發的《立案告知書》,因公司和凱倫控股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和凱倫控股立案。
就在前不久,凱倫股份及多位高層人員因違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相關規定,而被中國證監會江蘇監管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公司于9月8日發布的公告顯示,2021年3月份至2023年2月份,公司通過向供應商預付貨款的方式,為控股股東凱倫控股提供周轉資金,凱倫控股構成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公司未按規定對上述關聯交易進行審議并披露臨時公告,也未在2021年半年報、2021年年報、2022年半年報中披露上述事項。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智斌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行政執法的‘一事不二罰’的原則來看,本次證監會立案調查事項與前次被出具警示函所涉事項不會完全一致,但有可能是關聯事件。
資料顯示,凱倫股份是一家總部位于蘇州市的建材廠商,于2017年10月份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主要從事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研發、生產、銷售并提供防水工程施工服務。產品涵蓋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兩大類幾十種規格產品。下游客戶以房地產企業為主。目前,控股股東凱倫控股持有公司34.37%的股權,公司實控人為錢林弟。
從公司年內披露的相關公告來看,凱倫控股正通過減持、股權轉讓方式獲取現金流。根據公司于7月3日發布的公告,凱倫控股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的股份,截至7月27日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凱倫控股由此套現9486.8萬元。
在此之前,公司于6月7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凱倫控股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將其持有的占公司總股本比例8.14%的股份轉讓給盧禮珺,并由此獲得4.46億元的轉讓價款。
此外,2023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凱倫控股因資金周轉需要新增占用公司資金8938.07萬元,截至2023年4月26日已全部歸還。
外界有聲音認為,凱倫控股的資金需求,或與此前為兌現解決公司與恒大集團及其成員企業逾期票據問題的承諾有關。上述公司于7月3日發布的減持公告提到,凱倫控股減持原因為“因承諾補償上市公司因恒大業務引起的損失款項臨近支付期。”
根據公司于2021年10月23日發布的公告,其與恒大集團及其成員企業此前存在業務往來,因恒大集團及其成員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出現商業承兌匯票逾期未兌付情況。截至2021年10月22日,公司應收恒大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余額合計1.88億元。
彼時,公司實控人錢林弟、董事李忠人、董事張勇等人承諾,如公司與恒大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在2022年12月31日前無法足額兌付,由此造成的資產減值損失由其個人承擔,并在2023年-2025年分期支付,每年支付比例為實際損失金額20%、30%和50%。
值得一提的是,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提出疑問,控股股東減持所得資金“除了用來兌現承諾兜底,剩余大部分資金將用于哪些方面?”對此,公司回應稱“控股股東減持股份原因為:因承諾補償上市公司因恒大業務引起的損失款項臨近支付期限,控股股東需提前補充流動資金以及安排其他資金用項等。”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財產應該和上市公司隔離,如果占用資金,上市公司應該及時追回,核心在于完整真實的信息披露和股東權益保護。如果資金占有來自有經營實質的關聯交易,且是正常金額的占款,一般問題不大。需警惕控股股東自身流動性緊張,可能導致永久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風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