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3 10:52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為了提高產品競爭力,新的趨勢正在形成。當下,一些頭部基金公司正試圖通過ETF資產配置服務,來提高用戶黏性。
近日,多只ETF基金發布公告提示,由于資產凈值連續低于5000萬元,可能觸發合同終止。上海證券報記者注意到,一邊是已具有規模優勢的ETF產品在“滾雪球”效應下大力吸金,一邊是同質化競爭下迷你ETF產品在夾縫中生存,今年的ETF市場可謂“冰火兩重天”。
為了提高產品競爭力,新的趨勢正在形成。當下,一些頭部基金公司正試圖通過ETF資產配置服務,來提高用戶黏性。
ETF市場“冰火兩重天”
10月12日,建信中證飲料主題ETF公告稱,截至10月11日,該ETF資產凈值連續46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若截至10 月17 日,其資產凈值出現連續50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將被按基金合同約定程序清算。
同日,華泰柏瑞國證疫苗與生物科技ETF公告稱,截至10月10日,該基金連續4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本周發布同類公告的還有易方達中證軟件服務ETF、嘉實上海金ETF等。
有基金公司人士認為,當下ETF基金產品同質化較為嚴重,部分產品已在特定領域擁有規模優勢,而同一領域的其他規模較小的產品交易清淡,在惡性循環的態勢下就會被慢慢淘汰。今年以來,盡管ETF規模已突破2萬億元,但清盤產品也達到了34只(含聯接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
以國證疫苗與生物科技ETF為例,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11日,華泰柏瑞國證疫苗與生物科技ETF規模不到0.2億元,而鵬華國證疫苗與生物科技ETF規模超2.4億元;從成交量來看,今年以來鵬華國證疫苗與生物科技ETF成交額近45億元,其他同類產品均不超過15億元。
投顧式服務或成突圍利器
“ETF業務推廣需要大量資源投入,頭部公司具有更大優勢,但競爭也很激烈,尤其是在今年以來獲得政策和資金雙重支持的環境下。”業內人士表示,當下一些頭部基金公司正在探索如何提升用戶黏性,加強品牌口碑。一種通過ETF提供“資產配置服務”的趨勢,正在慢慢顯現。
以華安基金為例,該公司為投資者提供旗下ETF的“資產配置”策略,既提升投資者體驗,也變相實現了多產品的“捆綁”營銷。
據悉,目前華安基金每個月都會給旗下行業主題ETF基金“照心電圖”,多個維度進行“體檢”打分,包括基本面市場,如宏觀、估值、景氣度,以及市場情緒面,如擁擠度、資金、技術面。達到一定分值的行業,會被推送到華安ETF行業輪動指數(801638)這一配置指數中。團隊每月還會為該指數調倉,并公開配置業績和標的。
“ETF本質上是配置工具,重點在于如何幫客戶用好工具。多數投資者可能沒有資產配置經驗,我們希望通過提供專業化的投顧式服務,幫助他們提升投資體驗。”華安基金總經理助理許之彥說。
同樣不斷為投資者輸出策略的還有國泰基金,以其運營的“ETF及LOF圈”公眾號為例,該號運營已持續近10年,每周會分享1至2場基金經理的討論干貨,并及時分析市場熱點和異動。
“投資者在慢慢成長的過程中,會逐步形成投資框架和方法,從而更好地把工具產品納為己用。這也是我們在日常的投資者服務中最希望促成的。”國泰基金相關人士說,這種與投資者共生共贏的相伴成長,是工具化產品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滬上某基金公司品牌部負責人表示,在如今的競爭壓力下,一些基金公司將其他行業的“玩法”帶進了基金行業,紛紛發力“售前”營銷,但本質上這個行業缺乏“售后”服務,很多時候用戶買下基金時服務就結束了。ETF領域亦是如此,行業不缺ETF工具,更多的是缺“售后”服務,資產配置服務就是一種探索。未來誰能留住長尾客戶的心,誰就可能獲得更長遠的發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