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9 08:54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李炳瑤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此次滬主板IPO,龍旗科技計劃用4億元募資補充流動資金,而過去兩年該公司用5.55億元分紅。該公司對大客戶小米依賴嚴...
《電鰻財經》文 / 李炳瑤
8月23日,上海龍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旗科技)滬交所主板IPO獲通過,并于10月13日提交了注冊。招股書顯示,龍旗科技系從事智能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綜合服務的科技企業,屬于智能產品ODM行業,其主要客戶包括小米、三星電子、A 公司、聯想、榮耀、OPPO、vivo、中郵通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B公司等。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此次滬主板IPO,龍旗科技計劃用4億元募資補充流動資金,而過去兩年該公司用5.55億元分紅。該公司對大客戶小米依賴嚴重,報告期內,其一半左右的收入來自對小米的關聯銷售。隨著華為5G手機的回歸,小米手機必將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其下游。目前龍旗科技有超過七成收入來自智能手機產品,其業績呈現疲軟態勢。
4億募資補流 5.55億元分紅
招股書顯示,此次滬主板IPO,龍旗科技計劃募集18億元,其中8億元用于惠州智能硬件制造項目,4億元用于南昌智能硬件制造中心改擴建項目,2億元用于上海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4億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
值得注意的時,在龍旗科技募資4億元補充流動資金的同時,該公司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別為分紅1億元4.55億元,合計分紅5.55億元。
截止目前,龍旗科技控股股東為昆山龍旗,實際控制人為杜軍紅先生。杜軍紅先生系昆山龍旗執行事務合伙人上海芯禾的實際控制人并直接持有昆山龍旗 52.95%的財產份額,同時系昆山龍飛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并持有昆山龍飛99%的財產份額,因此通過控制昆山龍旗和昆山龍飛控制龍旗科技34.97%的股份。
在用超過兩成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的同時,龍旗科技正面臨著流動性風險。從2020年至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該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8.45%、80.2%和78.25%,同期可比公司均值分別為59.52%、60.51%和59.92%。
報告期內,龍旗科技的流動比率分別為1.05倍、1.07倍和1.06倍,同期同行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1.33倍、1.27倍和1.24倍。
報告期內,龍旗科技的速動比率分別為0.88倍、0.91倍和0.95倍,同期同行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0.99倍、0.92倍和0.83倍。
由此可見,從資產負債率到短期流動性,龍旗科技幾乎全部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的均值。
龍旗科技表示,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受限于融資渠道單一,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相對較高,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相對較低。如果未來因市場環境的變化導致公司的貨款未能及時收回,或供應商對公司的信用政策發生不利變化,公司短期支付能力將面臨較大壓力,存在一定的償債及流動性風險。
華為5G手機回歸影響大客戶小米的業績
招股書顯示,從2020年至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小米集團及其關聯方始終為龍旗科技的第一大客戶,龍旗科技向小米集團的關聯銷售金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1.96%、57.66%、45.52%和37.83%。此外,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實控的天津金米、蘇州順為分別持有龍旗科技9.13%、8.18%股份,合計持股17.31%,系公司第二大股東。
龍旗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龍旗科技系小米智能產品ODM的重要合作伙伴,上交所在問詢階段亦對龍旗科技與小米的關聯交易進行了重點問詢。但龍旗科技稱,公司雖然存在對小米集團這一大客戶的依賴,但不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從2020年至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龍旗科技向小米銷售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8.24%、7.10%、7.24%和8.67%,總體呈現下降勢頭,均低于同年公司綜合毛利率。龍旗科技在招股書中表示,如果未來向小米銷售的毛利率顯著下降,則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將受到一定的不利影響。
事實上,近期媒體報道比較熱的華為5G手機回歸,有業內人士認為,華為麒麟和5G手機回歸的將對小米的沖擊是最大的。記得2020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在國內市場占有率曾經沖到了51%。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小米的營業收入連續兩年下降。財報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團的收入為673.55億元,但與去年同期701.71億元的營收相比下滑4%。若將統計周期進一步放大,小米集團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為1268.32億元,與去年上半年的1435.22億元相比跌幅更是擴大到了11.6%。
事實上,早在去年上半年,小米的收入便已顯現頹勢。彼時,小米的收入由1646.71億元同比下滑12.84%至1435.22億元,因此此番也是小米的中報連續兩年出現收入下滑的情況。
收入來源單一 業績增長乏力
華勤技術、龍旗科技及聞泰科技作為全球智能手機ODM市場的龍頭廠商,三家公司覆蓋全球70%主要智能手機ODM業務。然而,雖然位列國內ODM三強,但龍旗科技營業收入與另外兩家仍有較大差距,且面臨著營收下降的問題。
從2020年至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聞泰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17.95億元、386.84億元、395.69億元和206.21億元;同期華勤技術的營收分別為598.66億元、837.59億元、926.46億元和396.98億元。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龍旗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99.74億元、164.21億元、245.96億元和152.83億元,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出現了下降。
對于營收下降,龍旗科技解釋稱主要是智能手機市場整體復蘇不及預期及前期基數較高所致,扣非凈利潤上升主要是受益于原材料價格降低、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升值及生產經營效率持續提升。
此外,根據Counterpoint數據,2022年龍旗科技智能手機業務以28%市占率居于行業第一位。但從盈利能力來看,在三巨頭里是最差的。2022年,華勤技術營收是龍旗科技的三倍多,凈利潤是4.4倍;而聞泰科技的營收約為龍旗科技的兩倍,凈利潤約為2.5倍。
在智能手機市場降溫的背景下,龍旗科技嘗試打造第二增長曲線。龍旗科技在2020年提出"1+Y"發展戰略,“1”代表其核心產品智能手機,“Y” 代表以平板電腦、智能手表、VR/AR 設備、TWS耳機、汽車電子等為代表的極具市場潛力的智能產品,計劃開拓智能手機以外的智能產品。
但從營收占比看,龍旗科技仍然存在對智能手機業務的依賴。招股書顯示,從20202022年龍旗科技的智能手機產品收入占營業總收入的比例分別高達 72.11%、74.12%和 82.70%,占比較高且呈上升趨勢。
自2022年以來,智能手機市場持續下滑。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跌了約10%,預計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下降6%,達11.5億臺,創過去十年來的最低水平。
龍旗科技的業績也必然受到大環境的影響。2022年,龍旗科技智能手機ODM業務銷售價格從199.74元下降至187.09元,下降幅度6.33%;2022年整機銷售價格從275.20元下降至241.92元,下降幅度達12.09%。
在此背景下,龍旗科技毛利率并不理想。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龍旗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42%、8.12%、7.46%和6.99%,低于12%左右的行業平均水平,同行業可比公司綜合毛利率均值分別為12.9%、10.24%、9.83%和9.18%。
招股書中,龍旗科技表示,如果未來市場競爭加劇、原材料采購成本上升或智能手機等產品終端銷售情況持續下滑,則行業整體毛利空間會受到擠壓,將對公司毛利率造成不利影響。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