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0 09:05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尹秋彤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申報材料還顯示,報告期各期末,晶訊光電的員工人數分別為2230人、2261人和2132人。此外,公司2021年和2022年員工離職率分別為53.95%和45.78%。深交所要求晶訊光電說明,報...
《電鰻財經》文/尹秋彤
今年6月,湖南晶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訊光電)遞交深市主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當前狀態為“已問詢”。該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低于2234萬股,預計投入募資5億元。
《電鰻財經》經調查研究發現,公司此次IPO招股書還存在很多疑點,對于本網發去的求證函,公司以“參考深交所發行上市審核信息”進行了搪塞。
業績下滑員工離職
據《電鰻財經》查閱招股書,2020年-2023年上半年,晶訊光電實現主營營業收入分別為5.61億元、7.42億元、7.94億元、3.76億元。2022 年下半年以來,受宏觀經濟、市場需求、全球突發事件等因素影響,公司期末在手訂單同比下滑,同時隨著原材料價格回落,部分產品價格有所下降。2023 年 1-6 月,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 11.59%,同行業駿成科技、秋田微、
亞世光電等同期收入均呈現不同幅度下降。
公司表示,未來,如果宏觀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或下滑,公司產品需求可能進一步下降,進而導致業績下滑風險。
申報材料還顯示,報告期各期末,晶訊光電的員工人數分別為2230人、2261人和2132人。此外,公司2021年和2022年員工離職率分別為53.95%和45.78%。深交所要求晶訊光電說明,報告期內各類員工的離職情況;說明員工離職率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是否一致;說明員工離職率較高是否對公司生產經營的穩定性、產品品質可靠性等產生不利影響。
《電鰻財經》還注意到,晶訊光電單色液晶顯示產品占比較高,可能面臨產能過剩及市場替代風險。如果公司未來不能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在細分應用領域的開拓上保持競爭力,則將面臨成長性風險。此外,若下游市場需求出現較大波動、其他顯示技術產品的性價比、可靠性、功耗等性能進一步增強,公司單色液晶顯示產品可能面臨產能過剩或被替代的風險。
研發弱競爭劣勢明顯
在研發方面,晶訊光電發明專利數量僅有5項(在申請9項),而可比公司駿成科技、秋田微、亞世光電分別有19項、16項、16項;2022年研發費用方面,晶訊光電研發費用為3,276.28萬元,遠遠低于天山電子的5,447.38萬元、秋田微 的5,960.98萬元,也不及亞世光電 的3,310.29萬元; 2022年研發費用率方面,晶訊光電為4.09%,同樣低于駿成科技的4.91%、天山電子的4.42%、秋田微 的5.40%,與同行業公司研發費用率的中位數4.67%相比也有一定差距。
晶訊光電雖然一再強調重視研發人才,有一定激勵機制,但《電鰻財經》發現,公司研發人才的職工薪酬占比卻一降再降:2020年、2021年,研發職工薪酬占比分別為72.06%、72.09%,但到了2022年則降至71.21%,2023年年中,這一比例更是低至68.96%。
尤為注意的是,公司日常經營過程中的資金需求主要來自于自身經營積累、股東資金注入、銀行抵押貸款等,融資渠道較為單一,籌資能力較為有限。為保持核心競爭力,公司需持續投入產品研發創新,擴大優勢產品的生產規模,積極維護及開拓產品市場,實現產線升級及規模擴張。僅依靠已有融資渠道難以滿足業務發展的需求,晶訊光電需要進一步拓展融資渠道。
難擺脫“依賴”長信科技
連續三年都是其第一大原材料供應商的長信科技,不僅與晶訊光電有著一段錯綜復雜的歷史關系,晶訊光電對其的采購金額及占比均較高,晶訊光電又能否擺脫向單一供應商較為“依賴”的現象?
從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金額及占比來看,2020年至2022年,晶訊光電前五大供應商采購金額分別為1.15億元、1.82億元、1.35億元,占比分別為40.54%、41.08%和35.84%。值得注意的是,蕪湖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三年都是其第一大原材料供應商,為其供應ITO玻璃,而這家企業與晶訊光電有著一段錯綜復雜的歷史關系。
從招股書中得知,晶訊光電實際控制人之一李淦倫及其父李煥義與公司主要供應商長信科技曾經存在投資、任職關系。其中,李淦倫曾于 2012 年 9 月至 2014 年 3 月擔任長信科技董事;李煥義在2014 年 2 月之前,曾通過東亞真空電鍍廠有限公司控制長信科技,并擔任長信科技董事長。
從采購背景來看,晶訊光電主要向長信科技采購ITO玻璃等原材料,采購金額占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18.70%、18.17%、14.98%,向長信科技采購金額分別為 5322.30 萬元、8041.58 萬元和 5636.63 萬元,占公司 ITO 玻璃采購比例分別為 100.00%、99.91%和 95.84%,采購金額及占比均較高。
究其原因,晶訊光電解釋稱,公司建立初期,長信科技是市場上少數ITO玻璃供應商,公司與長信科技建立合作系市場化的商業選擇。另一方面,由于公司“小批量”、“多批次”的生產特點,公司對于原材料定制化需求較高,且由于行業快速周轉的特點,公司對原材料質量穩定性、交付能力有很高要求。長信科技能技能在滿足定制化需求的情況下保證穩定的產品質量和及時的交付能力。
從交易價格來看,根據“公司向長信科技采購價格”與“其他供應商銷售價格范圍”比較可知,同一規格型號下,晶訊光電向長信采購的價格大部分處于其他供應商銷售價格范圍內,不過存在少量型號公司采購價格低于其他供應商銷售價格范圍的情形,主要系其他供應商該等型號產品均采用進口玻璃基材,而長信科技主要采用國產玻璃基材,導致其他供應商價格偏高。
對于以上向單一供應商較為“依賴”的現象,晶訊光電其實也深諳此事,并指出,公司將積極引入其他供應商與長信科技形成良性競爭,適度降低長信科技的采購占比,提升公司的議價能力和采購渠道的多樣性。
董事長身纏數百條風險
天眼查顯示,公司董事長陳益民目前有11任職信息,擔任股東7家,擔任高管7家,且實際控制4企業。尤為注意的是,陳益民周邊風險127條,歷史風險有1條,預警提醒有96條。
高風險方面,其擔任股東的安徽聯友觸控技術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擔任股東的烏魯木齊湘寧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深圳市晶訊電子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清遠晶訊電子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廣州晶訊電子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
訴訟方面,其擔任股東的安徽創元尚品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曾因抵押權糾紛而被起訴,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湖南晶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曾因勞動爭議而被起訴,擔任股東的安徽聯友觸控技術有限公司曾因合同糾紛而被起訴,擔任股東的安徽創元尚品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曾因典當糾紛而被起訴、曾因財產損害賠償糾紛而被起訴,擔任股東的安徽聯友觸控技術有限公司曾因買賣合同糾紛而被起訴,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湖南晶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曾因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而被起訴,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湖南晶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曾因買賣合同糾紛而被起訴,擔任股東的安徽創元尚品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曾因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而被起訴……
2023年5月份,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湖南晶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曾因“未取得施工許可證擅自施工建設晶訊二期棉花沖廠區3#、4#設備用房、6#變電配電室、門衛室 ”而受到行政處罰。
董事長數百條風險纏身,公司又有行政處罰,如此一來,怎能保護普通投資者利益?會否有利益輸送行為發生?
《電鰻財經》將持續關注晶訊光電IPO進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