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7 08:57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李瑞峰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近年來,訊方技術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上躥下跳”,該公司用近三成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在資金不富裕的情況...
《電鰻財經》文 / 李瑞峰
10月23日,深圳市訊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訊方技術)北交所IPO收到了第一輪問詢。招股書顯示,訊方技術是一家專注于ICT領域的軟件與信息技術服務商,主營業務包括為通信設備廠商、大型企業等提供運營商網絡技術服務、企業網絡技術服務等企業信息技術服務。
在閱讀該公司提供的上市資料時,《電鰻財經》注意到,近年來,訊方技術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上躥下跳”,該公司用近三成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在資金不富裕的情況下,該公司還頻繁大額分紅,其上市募資的動機值得注意。此外,訊方技術身陷知識產權侵權案,正在被索賠500萬。
經營現金流“上串下跳” 三成募集資金補流
招股書顯示,此次北交所IPO,訊方技術計劃募集資金2.5億元,其中1.2億元用于區域服務網絡建設升級項目,0.52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0.7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由此可見,訊方技術計劃用三成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事實上,該公司這樣做也是實屬無奈。近年來,訊方技術的現金流猶如坐上了“過山車”。從2020年至2022年以及2023年的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訊方技術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582.58萬元、-3930.08萬元、1.25億元和2705.05萬元。
訊方技術的現金流在2021年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其2021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3930.08萬元。該公司解釋稱主要系公司受華為云新業務的拓展、人員規模進一步擴大、項目驗收周期等綜合影響,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的增幅低于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的增幅所導致。
對于2022年的現金流凈額突然大增,訊方技術的解釋是當年在營業收入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項目效益管理,加大了貨款回收力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轉正,緩解了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壓力。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影響訊方技術現金流變動較大的項目主要是存貨、經營性應收賬目以及經營性應付項目。
報告期內,訊方技術的存貨規模增長相對穩定,賬面價值分別為5037.91萬元、8261.68萬元、9538.14萬元和1.12億元,占各期末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4.68%、21.88%、18.31%和22.61%。
在應收帳款方面,報告期內,該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1.25億元、1.82億元、2億元和1.98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7.29%、30.05%、22.66%和43.70%。其中來自華為的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07億元、1.67億元、1.78億元和1.57億元。
由此可見,2022年,訊方技術的現金流同比大增主要受應收賬款等項目出現了減少,而同期經營性應付項目增加影響。
對于訊方技術對華為的依賴,在第一輪問詢函中,交易所要求訊方技術結合華為對公司服務的需 求程度、歷史上是否存在提供服務考核不達標被華為處罰的 情形、華為其他企業信息技術服務供應商情況等,量化分析 說明公司是否具有競爭優勢,如何保障與華為公司合作持續 穩定性。
頻繁大額現金分紅目的何在?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訊方技術成立于2001年,其主營業務是為通信設備廠商、大型企業等提供信息技術服務;為高校提供實訓室解決方案及信息技術學科專業共建服務;提供信息技術行業專業應用型人才培訓服務。
從股權結構來看,訊方技術股權結構較為分散。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戴毅先生持有訊方技術32.7%的股份,為其第一大股東。除戴毅外,訊方技術持股5%以上股東分別為程宗玉,持股比例為11.08%;訊方投資,持股比例為10.31%;劉國鋒,持股比例為7.67%,三者之間不存在關聯關系且未簽署一致行動協議。
招股書顯示,2020年及2021年,訊方技術均向股東分紅了1350萬元。2023年上半年,訊方技術又現金分紅了2600萬元,三年半累計分紅金額高達5300萬元。
讓人不解的是,在公司自身現金流非常不穩定的情況下,訊方技術還進行頻繁大額分紅。
截至2023年6月末,訊方技術的貨幣資金余額為1.15億元,總負債余額為2.76億元。此外,報告期內訊方技術的資產負債率均超40%,分別為43.16%、48.48%、46.85%和46.17%。
業內人士質疑,訊方技術上市募資的真實目的并不單純是用于項目建設,而是控股股東和大股東準備分享一場資本盛宴。
在第一輪問詢函中,交易所要求訊方技術說明短期 負債余額較高的情況下持續大額分紅的合理性,結合財務性 投資余額及分紅金額說明擬補充流動資金的測算過程及必要性。
身陷知識產權侵權案 被索賠500萬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訊方技術及子公司涉及1項訴訟案件,2020年10月29日,原告深圳市艾優威科技有限公司以侵害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為事由,訊方技術和職前通為被告,認為被告通過破解、反編譯等方式獲取原告涉案軟件源代碼,經過加工、包裝后以“訊方科技5G全網仿真軟件”(侵權軟件)的名義對外投標、銷售,該侵權軟件 UI 界面、功能模塊、操作方法等與原告的軟件高度近似,源代碼與原告的軟件高度近似,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索賠500萬元。
2023年7月28 日此案作出一審判決,判決訊方技術及職前通立刻停止侵害原告涉案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的行為,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費用共計60萬元,相關訴訟費用(共計 4.9萬元)由公司承擔。
此后,2023年9月5日,訊方技術公司及職前通已就一審判決向法院提交上訴,請求法院撤銷一審判決,依法駁回深圳市艾優威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訴訟請求。目前這起案件還在審理過程中。
資料顯示,訊方技術的實控人戴毅曾經是華為公司的前員工,他出生于1973年8月,1999年7月到2003年3月曾在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擔任技術工程師、服務業務經理。2006年10月至2013年11月歷任深圳市康索特軟件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2003年3月至今,歷任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現任公司董事長。
天眼查顯示,戴毅有99條周邊風險,在5家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是3家公司的股東,擔任8家公司的高管,任職9家企業。
在第一輪問詢函中,交易所要求訊方技術說明與深圳艾優威未決知識產權訴訟的具體情況,是否涉及核心技術或主要技術,涉訴產品實 現的銷售收入及利潤貢獻的占比情況,敗訴風險大小,如敗訴對發行人財務狀況及持續經營的影響,是否仍符合發行上市條件。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