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30 09:57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格靈深瞳公布的2023年3季度財報,該公司實現營收6715.5萬元,同比下滑14.4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39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
由于成為一眾AI公司中率先實現盈利的一家,格靈深瞳曾給還在虧損泥潭中掙扎的“同僚們”帶去了信心,然而這份信心并未持續太久,剛剛過去的三季度,該公司重新陷入虧損。11月27日,格靈深瞳董事長、總經理趙勇在業績說明會上回應稱,公司會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爭取早日恢復營收增長和盈利。
然而在業內人士看來,AI公司現在最大的問題在于不能保證訂單的穩定性、回款的及時性、缺少來自C端的收入、議價權較小,雖然今年格靈深瞳、云從科技等AI公司都著重布局大熱的大模型領域,但當下大模型只能為企業增加一個概念支撐,對于業績的改善起不到實質性作用。
重新陷入虧損
據格靈深瞳公布的2023年3季度財報,該公司實現營收6715.5萬元,同比下滑14.4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39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2263萬元。
對于虧損,格靈深瞳在財報中解釋稱,虧損主要系營業收入同比減少、研發投入增加所致。
在一眾于虧損泥潭掙扎的AI企業中,格靈深瞳成為率先盈利的那一家。2020年-2021年,格靈深瞳分別虧損7786.92萬元和6841.77萬元,2022年歸母凈利潤達到3261.49萬元,實現扭虧為盈,2023年上半年,格靈深瞳盈利211.54萬元。
然而剛扭虧沒多久,格靈深瞳再度陷入虧損,AI公司想要真正實現穩定的盈利,道阻且長。
同樣是計算機視覺系的代表性AI企業云從科技,多年來也一直存在盈利難題。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雖然實現虧損額同比收窄,但還是實打實地虧損了4.01億元。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個別企業出現盈利情況卻不可持續,主要是因為目前這些AI企業所處賽道的收入主要依賴于客戶的采購,訂單來源并不穩定,且訂單并不由企業所決定,而是由客戶決定,這是它們面臨的最大問題。
“另外,很多AI企業所處的賽道比較尷尬,大部分做的是B端業務,采購時基本上都采用招投標式的方式,過程中容易形成競價,所以為了搶占業務,它們在價格上面會被壓得非常厲害,無法攤銷成本,而且經常會涉及到拖款的問題,直接對財務數據和利潤造成重大影響,且這些企業一直沒能將C端產品做起來,企業在市場運行和競爭中無法更好地把控自己的營收節奏。”張毅說。
在格靈深瞳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投資者向趙勇提問什么時候能再次扭虧,以及盈利的關鍵點是什么。趙勇表示,目前公司的策略是合理控制成本費用,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爭取早日恢復營收增長和盈利,實現高質量發展。“公司將在不斷夯實已商業化落地業務的同時,重點推進新興業務領域的研發和商業化落地工作,提升公司運營管理水平,優化銷售網絡布局。”
股份頻遭減持
值得一提的是,格靈深瞳雖然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實現了盈利,但資本似乎已經沒那么多耐心。
今年以來,格靈深瞳已經披露了18個減持公告,包括紅杉資本、真格基金I、現代汽車和現代摩比斯等在內的股東都進行了或多或少的減持。
11月11日,格靈深瞳披露了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集中競價減持股份結果,持有格靈深瞳4.86%的現代汽車和持股0.69%的現代摩比斯,兩家公司存在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為5.55%。這兩家公司分別在今年5月26日至11月9日和6月14日至11月9日,減持了格靈深瞳的股份,減持后,現代汽車持股3.14%,現代摩比斯持股0.41%。兩家公司合計持股3.55%。
格靈深瞳方面此前曾回應《華夏時報》記者稱,發布減持公告的股東主要在公司成立初期投資,目前已經有10年左右,作為基金股東需要解決其基金到期及LP的贖回需求,屬于資本市場正常操作,對股價不會形成較大的沖擊。“主要的大宗交易受讓方為專業投資機構,且在受讓后6個月內,不得轉讓所受讓的股份,說明對公司長期看好。股東結構的調整或將有利于公司進一步開拓國企和政府客戶。”
盡管被頻頻減持,趙勇表示,公司目前資金儲備較為充足,如果有再融資等相關計劃安排,公司會嚴格遵守再融資的相關規定,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而今年來,由于AI概念和大模型的帶動,格靈深瞳的股價也經歷了一波大漲,不過,從4月開始又持續下跌,從最高的38.78元/股跌到11月29日的19.98元/股,下跌幅度達到48%。
格靈深瞳也有涉足大模型產業。趙勇在業績說明會上透露,公司將在已有的計算機視覺領域知識和數據積累基礎上,開發自主可控的多模態大模型和全新形態的復雜AIGC系統,結合圖像理解、自然語言處理、三維重建技術等多模態任務與數據,為用戶輸出更準確優質的內容;公司在研項目涵蓋計算機視覺、語音語義等多模態基礎算法等方向。
對此,張毅指出,大模型今年的確非常火,但客觀來講,大模型對于這些計算機視覺公司或者AI公司的唯一用處,就是有了一個很好的概念支撐,現在這個概念還比較虛,短期內沒有實際意義,也不會改善財務情況,“不過,AI大模型倒是為這些企業在未來的產品升級方面提供了一個可改進可創新的產品革新方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