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5 09:09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尹秋彤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經調查研究發現,公司此次IPO招股書還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董事長楊代常被起訴“侵權”備受關注。對于本網的求證函,禾元生物選擇了閉口不言。...
《電鰻財經》文/尹秋彤
繼9月6日,武漢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禾元生物”)及保薦機構關于第二輪審核問詢函的回復后,至今IPO審核狀態仍顯示“未上會”。本次擬募資35.02億元。
《電鰻財經》經調查研究發現,公司此次IPO招股書還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董事長楊代常被起訴“侵權”備受關注。對于本網的求證函,禾元生物選擇了閉口不言。
創始人前公司起訴侵權
在審核問詢函中,禾元生物遇到的專利糾紛也成為其中焦點。禾元生物產品因涉嫌侵權被禁止在美國銷售。
招股書顯示,2020年12月,實控人楊代常曾任職過的美國Ventria Bioscience公司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根據《1930年關稅法案》的第337節立案調查的申請,主張禾元生物對美國出口、在美國進口和在美國銷售的部分產品侵犯了其專利權,請求ITC發布普遍排除令、有限排除令、禁止令。
2022年9月,美國ITC作出調查終裁,對禾元生物未經授權的侵權產品發布有限排除令,要求其產品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產品中的聚合體(包含二聚體及多聚體)含量低于2%的重組人血清白蛋白相關產品不得在美國銷售。2022年11月,Ventria Bioscience向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提起上訴并提交復審請求書。2022年12月,禾元生物已就Ventria Bioscience上訴事項應訴并于2023年1月就終裁結果向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提起上訴。2023年3月,Ventria Bioscience撤回上訴請求,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批準其撤訴申請。堪薩斯州聯邦地區法院訴訟因337調查尚未結案仍處于中止狀態。在公司的回復中,表示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尚未對公司的上訴作出裁決,該案件仍處于審理階段。
調查及訴訟所涉及的產品為以OsrHSA品牌銷售的重組人血清白蛋白產品,根據訴訟相關文件,包括粉末狀的“培養基級”及“培養級”重組人血清白蛋白產品;粉末狀和液體狀的“臨床級”重組人血清白蛋白產品。
2021-2022年公司對美出口的藥用輔料級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產品銷售占比從10%上升至40.76%。禾元生物稱,已進行了質量標準調整,確保其對美出口的藥用輔料級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產品符合相關規定。
禾元生物坦言,由于337調查對公司的品牌聲譽產生了一定影響,同時,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仍未對公司的上訴作出最終判決,可能導致部分境外客戶處于觀望狀態。短期內337調查及相關訴訟事項對公司對美出口非藥用植物源人血清白蛋白相關產品構成一定不利影響。
董事長身纏近百條風險
截止招股書簽署日,公司實際控制人楊代常控制公司表決權比例29.25%。本次發行完畢后,實際控制人控制公司的股權比例將被進一步稀釋,如按本次發行新股8945.14萬股計算,本次發行后楊代常控制公司表決權比例21.93%,仍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股權分散的情況對公司發展有較大影響:一是由于大股東持股比例不占絕對優勢,在企業經營決策時容易產生分歧,帶來治理風險。其次是大股東持股比例低,新的投資者加入時會擔憂公司的長期穩定性不佳,導致融資困難。另外,盡管大股東持股比例不高,但仍是第一大股東,其他股東可能無法發揮影響力,可能因此限制公司發展,缺乏靈活性。多數公司由于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低而產生爭奪控制權的情況,如果經營向好,會有股權爭奪;如果每況愈下,有的股東可能會擇機退出。
天眼查顯示,公司董事長楊代常目前有8條任職信息,擔任股東5家,擔任高管6家,且實際控制1家企業。尤為注意的是,楊代常周邊風險12條,預警提醒有68條。
高風險方面,其擔任股東的洋浦華氏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清算信息,擔任法定代表人的禾元生物科技(仙桃)有限責任公司有清算信息。
訴訟方面,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武漢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因借款合同糾紛,被上海四方電子空調凈化工程有限公司起訴。
控股權不穩定,董事長又近百余風險纏身,如此一來,怎能保護普通投資者利益?會否有利益輸送行為發生?
《電鰻財經》將繼續關注禾元生物IPO進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