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6 13:53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財務方面,公司報告期內(2019年到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894萬元、5000萬元、8882萬元和6083萬元。公司凈利潤則處于持續虧損狀態,分別錄得-3281.25萬元...
12月25日晚,一家采用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IPO項目,宣布終止。
根據上交所官網的披露,因華脈泰科及其保薦人中信證券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根據相關規定,上交所終止其發行上市審核。華脈泰科于2022年底上市申請獲受理,3月底回復首輪問詢,此后審核就處于停滯狀態,直到如今撤回。
招股書顯示,華脈泰科是一家專注于主動脈、外周及冠脈、神經介入及通路領域產品及療法的醫療器械公司,報告期內公司持續虧損三年半,凈利潤合計虧損超3億元。為此,公司采用了科創板第五套標準申報,該標準未對凈利潤甚至營業收入作要求。
記者注意到,今年6月智翔金泰上市后,已無采用該套標準的項目過會。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25日,采用第五套標準的科創板在會項目共有16家,均為醫藥制造或醫療器械企業,大部分處于“中止”或“暫緩審議”狀態,已過會的思睿哲、比貝特提交注冊暫無結果,而已注冊生效的新通藥物暫未發行。
三年半合計虧超3億元
募資額達總資產的2.2倍
在招股書中,北京華脈泰科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脈泰科”)自述,其是一家專注于主動脈、外周及冠脈、神經介入,及通路領域產品及療法的創新研發與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擁有胸主、腹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等8款已上市產品及20余款在研產品。
財務方面,公司報告期內(2019年到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分別為4894萬元、5000萬元、8882萬元和6083萬元。公司凈利潤則處于持續虧損狀態,分別錄得-3281.25萬元、-1.26億元、-1.2億元及-2754.18萬元,累計虧損超3億元。
因主業貢獻現金流不佳,華脈泰科報告期內靠持續融資維持運轉。公司歷史上共發生8輪融資,其中在報告期內發生三輪,2019年至2021年每年各融資一次。
此背景下,華脈泰科申報上市采用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的第五套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符合其他科創板定位需具備明顯的技術優勢等相應條件。
但招股書顯示,發行人“無法保證未來幾年內實現盈利,且需持續研發投入,發行人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退市風險”。其中的退市風險主要是,若公司自上市之日起第4個完整會計年度已上市產品銷售不達預期,且在研產品無法取得上市批準或取得上市批準時間較公司預期出現推遲,則可能導致公司觸發退市條件。
此次上市,華脈泰科原計劃募資12.93億元,其中4億元用來補充流動資金,占到三分之一。
接近13億元的募資額,遠遠超過公司的體量。截至2022年6月末,華脈泰科總資產不過是5.42億元,凈資產更是只有4.36億元。也就是說,此次計劃募資額系公司總資產的2.27倍,系凈資產的近3倍。
銷售費用占營收50%左右
招股書顯示,雖然華脈泰科采用更為看重科創屬性的第五套標準申報,但實際上公司的銷售費用占比較高。
報告期各期,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2820.58萬元、3451.73萬元、4263.73萬元及3013.1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7.63%、69.03%、48%及49.53%。公司銷售費用主要由人工費用、推廣宣傳費、股份支付費用、差旅交通費等構成,其中推廣宣傳費又占據銷售費用大頭,一度占比48%。
招股書顯示,公司的銷售費用率遠超可比公司均值,部分年度甚至達到均值的兩倍以上。
首輪問詢中,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推廣宣傳費的主要內容,報告期內前五大支付對象;說明銷售費用中明細項目的入賬是否有對應報銷憑證,報銷憑證是否規范真實,發票的開具是否與支付對象保持一致,是否有集中開票(開票時間集中、地點集中或支付對象集中)的情形。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經銷商及推廣商是否存在商業賄賂行為也被關注,“銷售人員與經銷商、終端客戶是否存在異常資金往來,發行人相關內部控制制度能否有效防范商業賄賂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IPO撤回,將引發公司實控人部分對賭協議條款恢復效力。
招股書顯示,2022年5月31日,各方簽署解除協議,涉及發行人的特殊條款全部解除且自始無效,涉及實際控制人周堅的特殊條款中止但附恢復條款。
恢復條款第四條為,華脈泰科申報上市后撤回申請,或上海證券交易所駁回或終止審核,或華脈泰科的上市申請未被批準,或中國證監會決定不予注冊,則自前述情形發生之日(以最早發生者為準)起,與周堅相關的股東特殊權利、義務及相關條款自動恢復效力并可繼續執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