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8 10:08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騰勵傳動前身通綠機械成立于2010年,目前專業從事汽車等速驅動軸零配件及總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長期以來專注于乘用車市場,持續為國內一級供應商配套生產等速驅動軸核心...
大客戶集中的擬上市企業常見,但一個客戶集中帶來超過50%收入的就極為顯眼了。杭州騰勵傳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騰勵傳動”)就是這樣一家公司。
不僅如此,IPO日報還注意到,騰勵傳動不僅大客戶極為集中,股權也絕大多數集中在家族成員手中,其還存在熱衷現金分紅、多家供應商及客戶重疊、毛利率持續下降、研發人員學歷低、研發費用占比下滑等問題。
“透支”式分紅
騰勵傳動前身通綠機械成立于 2010 年,目前專業從事汽車等速驅動軸零配件及總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長期以來專注于乘用車市場,持續為國內一級供應商配套生產等速驅動軸核心零配件,具備為整車廠商提供等速驅動軸總成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
2020年-2022年及2023年1月-6月(下稱“報告期”),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 29170.24萬元、37698.03萬元、51043.23萬元以及 25816.39萬元,最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2.28%;公司凈利潤分別為4184.54萬元、5329.80萬元、6591.01萬元以及2761.51萬元,最近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5.5%。
,
需要指出的是,業績增長之后,公司進行了大手筆的現金分紅報告期內分別為3031.56萬元、3199.98萬元、0、3368.4萬元,占當期凈利潤的比例為72.45%、60.04%、0%、121.98%,共分紅9599.94萬元。即使不看2023年上半年的“透支”分紅,2020年和2021年兩年也將超過一半的凈利潤分掉。
而這筆錢因為股權集中的緣故大半進了實控人手中。
目前,傅小青直接持有公司57.18%的股份;同時,傅小青持有通勵投資 75%的份額并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通勵投資持有騰勵傳動 7.13%的股權。傅小青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方式控制公司64.3%的股份對應的表決權。
公司實際控制人傅小青的胞姐傅小燕,直接持有公司10%股權,通過持有通勵投資 25%份額,間接持有公司1.78%股權,共持有公司股權11.78%。傅小燕的配偶蔣楠,直接持有公司15%股權。報告期內,傅小燕、蔣楠二人是公司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
。
粗略來看,過半分紅落入傅小青手中,超過25%的分紅落入傅小燕、蔣楠夫婦口袋
另外,騰勵投資的有限合伙人曹勇為傅小青的表兄,騰勵投資的有限合伙人曹炯為曹勇的侄子。
如此看來,騰勵傳動堪稱家族氣息濃厚的一家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創業板IPO,本次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 2807萬股,且不低于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 25%,擬募資4.29億元,用于等速驅動軸及零配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公司擬花費5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而僅2023年上半年就剛剛分掉3300多萬元,報告期內分紅更是遠高于這個數字,存在分紅給實控人家族然后募集公眾股東資金去運營經營活動的嫌疑。
“三弱”研發力
相比股權,騰勵傳動大客戶集中度同樣不遜色。
報告期內,公司對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94.26%、92.08%、83.23%和73.31%,一度超過九成收入來自前五大客戶。
其中,公司對第一大客戶納鐵福的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59.18%、52.62%、44.52%和 40.1%,在 2020 年及 2021 年占比均超過 50%。也就是說,公司超過一半的營收來自于一個客戶。
納鐵福50%股權歸屬于GKN 集團,45%股權歸屬于上汽集團子公司華域汽車。
對此,騰勵傳動解釋為公司所處行業下游主要為等速驅動軸制造領域,該領域內經營者集中度較高,納鐵福長期主導國內等速驅動軸市場。根據其公開數據,納鐵福的市場占有率在40%左右,納鐵福系行業龍頭。公司與納鐵福合作歷史悠久,合作關系穩定。
不僅如此,騰勵傳動存在部分供應商及客戶重疊的情況,比如納鐵福、豐津傳動、豐田通商。其中,2023年上半年的第五大客戶豐田通商報告期內始終是公司的前五大供應商之一,向騰勵傳動供應鋼材。
那么,多個客戶和供應商重疊,是否影響騰勵傳動的毛利率成長?
事實上,騰勵傳動的綜合毛利率已經出現持續下滑的情況。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8.2%、26.56%、22.53%和 21.35%,短短兩年半,已下滑近7個百分點。
雖然競爭力看起來可能出現下滑,但有三點跡象似乎顯示了騰勵傳動并不“著急”改善其研發力。
投
其一,公司報告期內研發費用分別為1534.34萬元、1745.07萬元、2220.85萬元和1179.72萬元,最近三年研發投入復合增長率為20.31%,明顯低于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增速,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26%、4.63%、4.35%和 4.57%,占比幾乎可以說連年下滑,入看起來并不“積極”。
其二,招股書顯示,騰勵傳動有兩名核心技術人員,分別是董事長兼總經理傅小青和監事會主席、研發中心主任沈海。
生于1975 年的傅小青為大專學歷,在2013年以前的任職履歷皆為銷售和采購負責人,并非研發人員,此后也是任各類總經理職務。招股書明確表示,傅小青主要負責公司研發戰略規劃、研發項目、研發方案等研發相關重要事項的決策。
大專學歷、并無研發專業背景的傅小青是否能有力掌舵公司研發戰略,將公司研發水平轉化為核心競爭力,看來令人存疑。
另一核心技術人員沈海為本科學歷,是位中級工程師,擁有超過 20 年的汽車零部件及等速驅動軸領域開發經驗,具體負責公司研發項目的計劃和開展工作,組織研發部門對研發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和評審,對研發項目進度和流程進行全流程監督和指導,統籌安排研發人員的分配。
這位具體組織研發工作的核心技術人員通過騰勵投資間接持股比例0.32%,2022年的薪酬為38.77萬元,不僅低于大專學歷的實控人及高中、大專學歷的蔣楠、傅小燕夫婦,還低于財務總監,和董秘基本持平。
其三,騰勵傳動2023年6月底研發團隊共有85人,其中僅19名員工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公司研發團隊擁有大學本科學歷的比例只有約22%,其他為大專學歷甚至是高中學歷。
騰勵傳動研發團隊的受教育程度低是否屬于行業普遍現象?記者查詢了2021年注冊生效的同行可比公司正強股份的招股書,但正強股份并未披露員工受教育程度。記者查看發現,騰勵傳動研發員工薪酬和同行可比公司的相比,僅高于遠東傳動,遠低于其他三家公司,這是否和聘用的研發員工普遍學歷較低有關?
從上述三點來看,騰勵傳動研發實力究竟是否有足夠競爭力,或許會成為上市委質疑問詢的重要方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