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8 15:56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事實上,“1元退市”已經成為A股落實市場化退市機制的重要手段。這一規則設計,可以將那些績差公司、問題公司,通過投資者“用腳投票”的方式淘汰。...
*ST華儀于1月16日終止上市暨摘牌,原因是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于1元,觸及交易類退市指標。這是2024年A股第一只退市股票。
有進有退、優勝劣汰,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核心理念。在退市新規“探照燈”的照射下,市場精準識別“空殼僵尸”,加速出清“害群之馬”,退市機制更加完善、退市效率持續提升,退得下、退得快、退得穩的新局面已然開啟,常態化退市已經成為共識。這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退市渠道日益多元化,“面值退”發威。
從已經退市的公司情況看,交易類退市、財務類退市、重大違法類退市等案例頻出,尤其是觸及“1元退市”標準的公司數量大幅增加。這是投資者“用腳投票”的結果,是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市場生態不斷修復的重要體現。
事實上,“1元退市”已經成為A股落實市場化退市機制的重要手段。這一規則設計,可以將那些績差公司、問題公司,通過投資者“用腳投票”的方式淘汰。
當然,于投資者而言,在股票觸及終止上市條件前,也有足夠的思考時間和交易窗口。因為根據規則,若公司股票收盤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元,公司股票才會被終止上市交易。
第二,同時觸及多項退市標準的公司不在少數。
以*ST華儀為例,根據浙江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司2017年至2022年連續6年的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為此,*ST華儀多次發布公告稱,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并提示公司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事實上,從已經退市的公司來看,同時觸及多項退市標準的情況并不是個案。這反映的是監管部門對違法違規行為的“零容忍”,以及從嚴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行為的決心。此外,如果存在信披違規、業績披露不準確、財報存在重大會計差錯等情形,即使退市后仍會被監管追責。
這給廣大上市公司敲響警鐘:要更加重視誠信經營的重要性,通過合法合規經營不斷提升自身發展質量與內在投資價值。依法誠信合規經營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
第三,通過花式“保殼”避免退市,行不通。
一些瀕臨退市的上市公司用盡各種方法來規避退市,有的通過回購增持炒作股價來避免交易類退市,有的通過無償贈予、債務豁免、突擊創收等手段進行“花式”保殼。不過,這類上市公司的“如意算盤”很難得逞。在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下,被清理出市場是這些問題公司、劣質公司的必然結局。
全面注冊制實施后,A股市場退市公司會越來越多,這背后是優勝劣汰的常態化退市機制日益完善。出清“劣幣”,凈化市場大環境,是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提高市場化水平、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一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