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9 10:30 | 來源:經濟參考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股書顯示,星德勝自成立以來主要從事微特電機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下游客戶主要為以吸塵器、電動工具為代表的終端產品生產商。經過多年潛心耕耘,星德勝在以吸...
眼下,星德勝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星德勝”)正在緊鑼密鼓推進自己的IPO。《經濟參考報》記者研讀招股書發現,星德勝雖然在吸塵器配套微特電機細分市場市占率高企,但報告期(指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下同)內也存在下游應用領域集中、經營業績波動等風險。此外,截至報告期末星德勝銀行存款高達4.33余億元,IPO報告期內還分紅了近億元,此次IPO卻擬募資近10億元且計劃將其中1.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其合理性或存疑。
細分市場份額高企單一產品占比較高
招股書顯示,星德勝自成立以來主要從事微特電機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下游客戶主要為以吸塵器、電動工具為代表的終端產品生產商。經過多年潛心耕耘,星德勝在以吸塵器為代表的清潔電器領域已經擁有一批穩定的核心客戶群,產品廣泛應用于必勝、鯊客、創科集團、美的、德爾瑪、科沃斯等知名清潔電器終端品牌。
星德勝在招股書中援引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的統計數據稱,2021年中國家用吸塵器產量達到14413.70萬臺,而根據公司2021年相關產品內銷出貨量測算,全國家用吸塵器年產量中25%以上的吸塵器產品使用了公司生產的微特電機。此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2年全球家用吸塵器主吸力電機銷量達到14034.71萬臺。根據公司2022年相關產品出貨量測算,公司主吸力電機產品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達到27.01%。
星德勝招股書據此分析稱,從“全國家用吸塵器產量”和“全球家用吸塵器主吸力電機銷量”兩個維度看,報告期內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均在25%以上,市場份額較為穩固,在吸塵器電機細分領域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不過,星德勝招股書顯示,其產品主要應用于以吸塵器為代表的清潔電器領域,產品研發也主要聚焦于這一領域。由于下游吸塵器產品品類較多且更新迭代速度較快等原因,其配套使用的電機具有較高的定制化特征。據星德勝招股書披露,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將開發重心放在吸塵器專用微特電機領域,報告期內用于吸塵器配套的電機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達83%以上,系公司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的2020年、2021年和2022年,星德勝用于吸塵器配套的電機產品銷售收入的占比分別高達89.39%、89.71%和88.96%。
針對這一現狀,星德勝在招股書中重點揭示了“下游應用領域集中風險”:如果未來產業政策調整、客戶需求變化或替代品出現等因素導致吸塵器產業整體下滑,公司營業收入和經營業績將受到不利影響。《經濟參考報》記者就“如何應對產品過于單一帶來的風險”等問題致電致函星德勝,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未有回復。
招股書揭業績波動風險高毛利率可持續性待考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大眾清潔習慣的轉變以及衛生意識的加強,清潔產品市場滲透率不斷提高,尤其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成為清潔電器市場新的增長點。
據星德勝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65167.20萬元、231086.80萬元、180786.93萬元和89283.40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3861.49萬元、17246.81萬元、18667.16萬元和8279.23萬元,營業收入以及凈利潤整體呈上升趨勢。
但《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對比2021年和2022年財務數據,星德勝2022年在營收比2021年凈減少50299.87萬元、降幅達21.77%的情況下,凈利潤卻出現了同比增長8.24%、凈增1420.35萬元的“奇怪”現象。此外,星德勝在提示“匯率波動風險”時表示,受外幣匯率波動影響,2021年、2022年的匯兌收益金額分別為312.25 萬元、-1529.81萬元。也就是說,星德勝2022年在匯兌收益為-1529.81萬元、營收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凈利潤仍然實現了增長。星德勝招股書并未對這一現象進行詳細解釋,只是重點圍繞業績下滑等問題進行了說明。
如星德勝在重大事項提示章節進行“特別風險提示”時重點提及了“經營業績波動的風險”:受益于全球消費者的衛生意識不斷加強、居家時間增長等因素,公司2021年度經營業績大幅增長;2022年度,受全球地緣政治動蕩、通貨膨脹等宏觀因素影響,消費者購買力下降,清潔電器類產品的市場需求有所回落,公司業績同樣出現下滑。星德勝坦言, 如果影響公司業績的有利因素持續走弱、不利因素未得到改善,下游市場持續低迷,或因公司客戶開拓、新產品研發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導致公司市場份額萎縮,公司面臨經營業績未來持續波動的風險。
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業績波動現象也引起了交易所的關注。在問詢函中,交易所要求星德勝說明:“同行業公司及下游客戶是否出現業績下滑的情形,是否存在市場份額被競爭對手獲取的情形,并相應完善招股說明書中關于業績下滑因素的分析。”
在回復報告中,星德勝羅列了江蘇雷利、科力爾、祥明智能等3家同行業上市公司進行對比研究,并認為“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業績下滑主要可歸集于宏觀經濟環境、地緣政治沖突等原因,與導致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因素存在一定共性”。
星德勝還特別強調稱,2022年度,公司同行業公司及部分下游客戶均出現收入下滑或增速放緩等情況,公司也出現了暫時性的收入波動、業績下滑,主要系同期高基數影響,屬于行業回調的暫時性影響,未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
但《經濟參考報》記者深入研讀財報發現,星德勝2021年和2022年在營收、凈利潤領域出現的負相關現象,或與其毛利率2022年以來持續走高有關,而高毛利率的未來可持續性尚有待市場驗證。
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星德勝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8.25%、17.28%、19.09%和19.67%。從披露信息來看,星德勝的部分高毛利率產品銷售增速較快。星德勝表示,公司毛利率水平受整體宏觀經濟、產品價格波動、原材料價格波動及下游市場需求波動等綜合因素的影響。2020年度,由于高毛利率產品直流無刷電機銷售快速增長且占比上升,電機產品整體毛利率水平上升;2022年度,公司高毛利產品直流無刷電機銷量占比進一步提升,同時交流串激電機毛利率也上升;2023年1-6月,公司高毛利直流無刷電機產品銷量占比進一步提升。
不過,星德勝顯然也認識到了毛利率持續走高的可持續性問題,為此在招股書中專門提示了“毛利率波動的風險”。星德勝坦言,未來,如果下游市場景氣度下降或產品價格下跌,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可能存在下降的風險,將會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
報告期內分紅近億元募資補流合理性存疑
根據招股書,星德勝此次IPO擬募集資金總額為95983.47萬元,其中1.5億元擬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但令人不解的是,星德勝在IPO報告期內的2020年曾向當時的股東分紅9000萬元。
2020年8月18日,經星德勝股東會審議通過,公司以截至2019年12月31日稅后未分配利潤為基礎,向彼時公司唯一股東銀科實業有限公司(簡稱“銀科實業”,一家香港公司,系星德勝控股股東)分配股利9000萬元。而據招股書披露,銀科實業系星德勝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朱云舫持股100%的企業,成立于2004年6月14日,注冊資本1萬港元。也就是說,2020年8月的近億元分紅現金,全部流向了星德勝實控人朱云舫。
另從財務報表來看,星德勝流動資金似乎并不緊張,報告期內資產負債率也一降再降。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各期末,星德勝負債總額分別為83979.25萬元、78488.54萬元、51060.09萬元和58126.80萬元,主要為流動負債。報告期內,其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8.55%、54.76%、37.72%和38.46%。星德勝在招股書中也坦言,報告期內,公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呈現上升趨勢,資產負債率呈現下降趨勢。
記者進一步研讀招股書發現,報告期各期末,星德勝的貨幣資金分別為16164.62萬元、22374.97 萬元、34712.18 萬元和43394.69 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5.70%、 18.40%、30.56%和 33.71%,其貨幣資金主要為銀行存款。
星德勝招股書對此進一步解釋稱,2021年末貨幣資金較 2020年末增加 6210.35 萬元,增幅達38.42%,主要系公司根據生產經營需要增加了銀行借款,同時引入外部投資者,導致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高所致;2022年末貨幣資金較2021年末增加 12337.21萬元,增幅達55.14%,主要系2022年度公司回款情況良好,且受市場需求回落影響,原材料采購減少,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較高所致;2023年6月末,貨幣資金較2022年末增加8682.51萬元,增幅達25.01%,主要系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較高所致。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少數企業在大手筆分紅、坐擁數億元銀行存款等背景下,仍計劃通過上市補充流動資金,從某種意義上講,存在一定的圈錢之嫌。就此問題,《經濟參考報》記者致電致函星德勝,但截至記者發稿時未有回復。針對星德勝IPO存在的相關問題,《經濟參考報》記者將持續予以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