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7 15:26 | 來源:中國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直營門店大幅減少的同時,百麗時尚的單店平均銷售額也不甚理想。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九個月,鞋履門店、服飾門店的平均銷售額分別為170萬元、230萬元,雖有小幅提升,但...
近日,“鞋王”百麗時尚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美銀證券、摩根士丹利為聯席保薦人。
成立于1981年的百麗時尚,是鞋履行業的老牌選手,公司2007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后因業績表現不佳于2017年通過私有化退市。
自退市以來,百麗時尚對全渠道銷售平臺進行重點建設,持續發力線上、線下渠道,公司業績也有了明顯好轉。截至2023年11月30日的九個月,百麗時尚實現收入同比增長12.8%至161.12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92.7%至20.58億元,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凈額同比增長94.3%至28.84億元。
直營門店現“閉店潮”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線下銷售在百麗時尚收入中的占比持續萎縮,但其貢獻仍占據絕對優勢。截至2022年及2023年2月28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九個月,公司來自線下銷售渠道的收入分別為179.73億元、140.07億元和116.52億元,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76.4%、72.9%和72.3%。
據悉,百麗時尚的線下銷售主要是指百貨商場及購物中心的直營門店。截至2023年11月30日,百麗時尚在國內共有8361家直營門店,而這一數據在截至2022年2月28日為9388家。粗略計算,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直營門店數量縮減已超1000家。
招股書顯示,在直營門店中,鞋履門店占比89%,服飾門店占比11%。尤其是鞋履門店總數,截至2017年2月28日是13062家,2023年11月30日這個數字是7444家,減少了43%。
來源:百麗時尚招股書
針對閉店潮,百麗時尚在招股書表示,公司銷售過去嚴重依賴百貨商場且擁有大量百貨商場門店。目前,公司已大致完成關閉百貨商場門店的任務。經過調整,百貨商場門店渠道對百麗時尚線下收入的貢獻由2022財年的約55%下降至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九個月的不足50%。
在直營門店大幅減少的同時,百麗時尚的單店平均銷售額也不甚理想。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九個月,鞋履門店、服飾門店的平均銷售額分別為170萬元、230萬元,雖有小幅提升,但仍不及2022財年180萬元和280萬元的平均銷售額。
來源:百麗時尚招股書
面對線下銷售現狀,百麗時尚在招股書中提出新的發展戰略,即公司將提高高端購物中心及奧特萊斯的直營門店滲透率,并與頭部百貨商場繼續合作,進而優化單店銷售額。
線上銷售收入占比持續提升
調整線下門店布局的同時,百麗時尚也注重線上渠道的開發及運營。如今,公司已入駐主要電商平臺(包括天貓、京東及唯品會等)以及社交媒體平臺(例如抖音及小紅書等)。此外,公司還對線上直播等渠道加大投入。自2018年開始直播業務以來,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公司已與超過120名KOL網紅合作,同時組建自有專職直播團隊并在已有的視頻平臺開展直播帶貨。
經過持續運營,公司來自線上銷售渠道的收入在總收入中的占比持續提升。截至2022年及2023年2月28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九個月,百麗時尚線上銷售取得收入分別為55.37億元、52.03億元和44.60億元,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23.6%、27.1%和27.7%。
來源:百麗時尚招股書
記者注意到,百麗時尚的線上銷售服務也遭遇了不少消費者的“差評”,內容涉及“鞋子質量差”、“鞋子材質一般、味道大”、“客服服務質量糟糕”、“不按時返現”等。
以百麗時尚最為暢銷的品牌百麗為例,在線上商城淘寶APP“百麗官方旗艦店”中,有消費者在評論區留言稱,“自己買的老爹鞋鞋底有明顯塌陷感,且鞋子磨腳、不透氣,質量不行”。也有消費者稱,“去年雙十一買的一款鞋子,已經換貨4次,換的鞋子均是別人穿過的。雖然換貨時也囑咐客服要新鞋子,但最后收到的仍是別人穿過的鞋子”。此外,上述消費者提供的圖片也顯示,“鞋子上面有明顯的折痕”。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線上銷售非常依賴商家的口碑,尤其是產品質量與售后服務。如果消費者反饋的相關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會嚴重挫傷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進而影響產品銷量。特別是百麗時尚旗下有諸多品牌,如果核心品牌形象受損,或將牽連其他品牌。
對百麗時尚而言,線上銷售已不在是以低于門店價格銷售過季存貨的渠道,而是與線下門店銷售的產品不斷趨同。因此,對品牌的口碑建設也提出新要求。目前,百麗時尚已建立了19個核心品牌,涵蓋12個自有品牌及7個合作品牌(包括授權經營品牌及代理品牌)。
關于百麗時尚的上市進展,中國網財經將持續保持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