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9 15:31 | 來源:中國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資料顯示,成立于2016年的迅策科技,核心業務是為企業提供涵蓋數據基礎設施及數據分析的實時解決方案。目前,公司的業務范圍已從資產管理公司擴展至再生能源、零售及電信等...
近日,迅策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中金公司為獨家保薦人。
資料顯示,成立于2016年的迅策科技,核心業務是為企業提供涵蓋數據基礎設施及數據分析的實時解決方案。目前,公司的業務范圍已從資產管理公司擴展至再生能源、零售及電信等其他行業。雖然客戶基數有所擴大,但公司仍面臨虧損。
3年累計虧損近3億
招股書顯示,2021-2023年,迅策科技的收入實現大幅增長,分別為1.2億元、2.88億元和5.30億元,2022年和2023年的同比增幅分別為139.8%和84.3%。
雖然收入持續增長,但迅策科技期內分別虧損1.19億元、0.97億元和0.63億元,累計虧損近3億元。受虧損影響,公司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量凈額在2022-2023年均告負,且呈現擴大趨勢,分別為-1.85億元和-1.94億元。
針對虧損,迅策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稱,主要因業務快速擴張而產生大量研發開支及行政開支。其中,公司期內的研發開支分別為1.52億元、2.59億元和3.79億元,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127.0%、89.9%和71.5%;行政開支同期分別為0.50億元、0.68億元和0.82億元,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42.0%、23.6%和15.5%。
至于外界關注的“盈利”問題,迅策科技并未在招股書中給出具體的時間節點,只是稱“預計隨著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營運效率不斷提高,2024年凈虧損將持續減少”。2021-2023年,迅策科技的凈虧損率分別為99.1%、33.5%和9.8%。
多家投資機構提前退場
招股書顯示,自2017年以來,迅策科技前后引入A輪、A+輪、B輪、C輪、C+輪、D輪及交叉輪等7輪融資,獲得融資額分別為0.76億元、0.89億元、2億元、6.5億元、0.64億元、8億元和2.2億元,合計超過20億元。經過多輪融資,公司的估值在2023年迎來大爆發,增長至62.2億元。
來源:迅策科技招股書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融資中,迅策科技也受到了騰訊、云峰基金以及KKR等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其中騰訊在B輪、C輪融資中均對迅策科技有所增資,后又受讓其他投資機構所持有的股份。
截至目前,騰訊為迅策科技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7.55%;KKR通過Accel Asia Holdings II持有6.32%的股份;云峰基金持股6.02%。
不過,也有多家投資機構提前退場。其中,北京創新工場、珠海誠昊均在2017年通過A輪融資進入迅策科技的股東名單;2021年5月,這兩家投資機構分別以2000萬元和2722.46萬元將其所持有的股份分別轉讓給廣西騰訊和北京歌華。
此外,中山火炬于2020年6月斥資1937.79萬元受讓投資人楊博元持有的迅策科技部分股份,不足1年時間,又將其所持股份以2825.12萬元轉讓給廣西騰訊。
2023年僅增加18個客戶
一直以來,迅策科技的客戶均以資產管理公司為主,通過向其他產業擴容后,其在收入中的占比有所下滑。截至2023年底,由資產管理、多元化產業等客戶貢獻的收入分別為3.50億元和1.81億元,在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65.9%和34.1%。
雖然客戶基數有所擴大,但迅策科技的客戶增速出現明顯下滑。截至2021年末、2022年末及2023年末,公司的活躍客戶總數(產生收入的客戶總數)分別為143個、182個和200個。換句話說,迅策科技2023年全年僅增加18個客戶,上述數量遠低于2022年的39個。
來源:迅策科技招股書
過去3年間,迅策科技每個用戶的平均收入分別為83.90萬元、158.2萬元和265.2萬元,但其增速已從2022年的88%下滑至2023年的68%。與此同時,客戶的凈收入留存率(即同一組客戶當期產生的收入除以上年同期產生的收入所得的商)也由143%降至98%。
此外,迅策科技還依賴有限的客戶產生大部分收入。在2021-2023年,公司的前5大客戶貢獻的收入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19.9%、34.1%和35.2%,而同期最大客戶的收入貢獻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7.0%、12.3%和12.3%。
基于此,迅策科技在招股書中提出,未來公司主要發展策略就是拓展客戶基礎。根據募資用途,公司不僅要拓展其他行業的客戶,例如智能制造業、物流、農業以及金融服務(除資產管理外)等,也要擴展海外業務,并計劃在其他地區(如亞太地區、美國、歐洲、中東及非洲)及其他貨幣(包括美元、歐元、英鎊及港元)建立業務及增加投資等。
針對迅策科技的業績表現及上市進展,中國網財經將持續保持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