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2 11:31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4月1日午間,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詳細說明停止生物質能循環利用項目投資建設的過程和依據以及存在的問題及相關風險;對公司業績影響等。...
3月30日,永安林業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已審議通過《停止生物質能循環利用項目投資建設的議案》。不過,針對該議案,有兩名獨董投了棄權票。
4月1日午間,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詳細說明停止生物質能循環利用項目投資建設的過程和依據以及存在的問題及相關風險;對公司業績影響等。
項目投入5.44億元后“叫停”
據永安林業公告披露,鑒于重大項目投資復核評估揭示了生物質能循環利用項目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潛在風險,且金融機構收緊了項目長期貸款融資支持,決定正式停止生物質能循環利用項目投資建設。同時,公司正在積極對接合作方,尋求生物質能循環利用項目對外轉讓。
而截至目前,項目已投入建設資金5.44億元,公司稱,對公司業績的可能影響將以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確認后的結果為準。
生物質能循環利用項目,即將農林有機廢棄物作為生產原料通過微生物厭氧發酵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備成生物天然氣和有機肥料,屬于公司林業創新業務。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此前公開信息獲悉,2022年11月份,永安林業在河北涿州市、河南省鄲城縣等地設立了5個生物質能循環利用項目公司。永安林業計劃通過該項目打造國內首家綠色低碳生物能源上市公司。
為了項目推進,公司配套推出了2022年度定增計劃,計劃擬募資3億元,其中兩個生物質能循環利用項目總投資金額為11.2億元。不過最終該定增計劃在2023年11月份公告終止,公司在2023年12月29日暫緩了該生物質能循環利用項目建設。
公開信息顯示,我國生物質能資源豐富,且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物質能開發利用技術,但是生物質能開發利用規模仍較小。
“生物質能開發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成本高且難以降低。”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生物質能尚無在相關降本方面的突破,難以形成商業化,缺乏技術創新以及商業模式創新等。
中國企業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亦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生物質能的高成本集中在收集與物流環節,以及需要考慮對環境影響等。此外,相比風能和太陽能,生物質能在政策支持和市場激勵方面可能較為不足。這可能導致投資者對生物質能項目的信心不足,進一步影響資金投入和項目推進。生物質能項目在規模化過程中可能遇到技術和管理上的挑戰,如何實現從小型示范項目到大規模商業化運營的轉變是一個重要問題。
兩獨董投棄權票
對于永安林業停止生物質能循環利用項目投資建設,有兩名獨董投出棄權票。
其中一名棄權獨董江斌認為,對公司在項目復核中,發現一些問題并做出停工決定,表示理解。但是項目停工本身也會造成項目的損失,比如是否會引發項目合同的相對方對公司追究違約責任等,目前無法判斷停工對投資保護的力度。
而另一名獨董劉雪嬌認為,生物質能項目前期參與論證的董事成員已全部輪換,故其本人對項目合規問題、可行性論證流程缺乏了解。本次項目停止與前期項目評估流程是否合理合規等存在重大聯系,因此無法在前后決策的因果關系上對其合理性進行有效判斷。
對此,清暉智庫創始、經濟學家宋清輝表示,永安林業的獨董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發揮了定程度上的“參與決策、監督制衡”作。獨董應積極參與上市公司治理,利身專業優勢提升董事會決策平,在規范上市公司運作、促進信息披露等發揮應有的作。
在最新下發的關注函中,交易所要求公司詳細說明管理層在本次項目建設相關決策中是否充分履職盡責,前期可行性分析是否審慎,對公司定期報告帶來的影響,以及是否會引發項目合同的相對方對公司追究違約責任。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