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7 11:11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官網介紹,航天金租是由航天科工系統的航天科工集團、航天三江集團、航天科工財務聯合漢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漢口銀行”)、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宏泰集團等6...
4月3日,航天科工金融租賃有限公司(下稱“航天金租”)46.5%股權轉讓項目為期20個工作日的預披露期結束。按照北京產權交易所(下稱“北交所”)“企業國有資產交易指南”中介紹的流程,在“制定轉讓方案、內部決策報批”“預披露轉讓信息(涉及標的企業實際控制權轉移的,不少于20個工作日)”后,下一步轉讓方可委托交易服務會員提交信息披露申請,接著便是正式披露轉讓信息,這一步也將需要不少于20個工作日。
“正式披露將在有權機構批準后進行,項目信息以正式披露信息為準。”4月2日,北交所一相關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預披露期滿后多久會正式披露轉讓信息,這沒有具體的時間要求。”
航天金租成立于2017年4月18日,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下稱“航天科工集團”)發起設立,是華中地區首家具有產業背景的金融租賃公司,也是全國第一家航天央企控股的金融租賃公司,目標是“建設國內最具特色金融租賃公司,打造金融租賃行業百年老店”。不過,時移勢異,在航天金租成立七年之際,其創始股東也是控股股東卻絕裾而去,令“百年老店”的夢想突遭骨感現實的“七年之”。
對于該筆股權誰將接手的問題,本報記者致電致函航天科工集團及航天金租,但截至發稿時止,雙方均未給出回應。但在財經評論員郭宇軒看來,航天金租被湖北宏泰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宏泰集團”)接手的可能性最大,目前宏泰集團是航天金租的第五大股東,持股8%。
控股股東清倉退出
3月6日,航天金租46.5%股權轉讓項目在北交所上線預披露,期限為20個工作日。
本報記者注意到,該筆46.5%的股權均來自“航天系”,分別是航天科工集團持有的3.5%、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航天三江集團”)持有的30%、航天科工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航天科工財務”)持有的13%。其中,航天三江集團為航天科工集團旗下100%持股的子公司,而航天科工財務的第一、二股東是航天科工集團、航天三江集團。
據官網介紹,航天金租是由航天科工系統的航天科工集團、航天三江集團、航天科工財務聯合漢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漢口銀行”)、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宏泰集團等6家央企、地方國企、金融機構共同出資設立,首期注冊資本30億元,2017年4月18日在武漢正式注冊成立。除上述三家“航天系”總計持股46.5%外,漢口銀行持股25%,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持股20.5%,宏泰集團持股8%。航天科工集團為實際控制人。
此前,出于聚焦主責主業的原因,有多家央企公開掛牌轉讓所持金租公司股權。如國機集團所屬一拖股份掛牌轉讓洛銀金租6.875%股權,中鐵四局物資工貿公司掛牌清倉轉讓徽銀金租10%股權,中國船舶旗下中船財務掛牌清倉華融金租2.16%股權。本報記者注意到,以上三例中退出的央企在金租公司中僅為小股東,作為財務投資者,本就話語權低。但航天金租此次轉讓股權的卻是控股股東。
據航天金租成立之時的官網文章介紹,航天金租的設立,是航天科工集團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精神,支持產業升級,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的有益嘗試,將致力于推動航天應用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充分發揮航天高科技對國家戰略性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正式獲批開業,標志著公司正式揚帆啟航,踏上‘建設國內最具特色金融租賃公司,打造金融租賃行業百年老店’的新征程。”
卻不料,在航天金租成立的第七個年頭,航天科工集團率領旗下公司意外清倉全部股權。
航天金租2023年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其資產總計191.4043億元,較2022年僅增長2.17%;負債總計149.8776億元,較上年增長1.25%;營業收入11.6162億元,較2022年下降了0.67%;凈利潤3.4269億元,較2022年增長8.06%。
本報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在71家金融租賃公司中,擁有央企股東背景的金融租賃公司共有9家。從資產規模來看,航天金租僅高于中煤科工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車金融租賃有限公司,排名相對靠后。
今年2月,航天金租“因違規以所有權存在瑕疵的資產作為租賃物”被罰款30萬元,兩位時任責任人同時受到警告處罰。
對于航天金租控股權掛牌轉讓的情況,郭宇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一方面, 金融租賃行業面臨監管政策收緊。近期《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的出臺讓航天金租背負較大監管壓力的同時,愈發顯現出中小金租企業在注冊資本金、資金成本等的方面劣勢,難以在融資端持續為航天系主業的航天航空產業帶來低成本資金支持, 不再符合母公司長遠發展戰略。再加上2月份航天金租遭受的罰單也讓母公司意識到了未來的監管負擔很可能會超過現有的經營紅利,出售股權緩解經營壓力、規避監管風險,不失為上策。另一方面,航天金租的股權出讓也符合央企改革突出主業,以主營業務和產品為導向,優化資產配置,提高主業核心競爭力的總體方向。”
誰將成為航天金租新金主
北交所預披露信息顯示,航天科工集團為國有全資企業,受國資委監管。由于此次轉讓將導致標的企業(航天金租)的實際控制權發生轉移,所以在項目交易完成后,標的企業(航天金租)不得再繼續使用國家出資企業及其子企業的字號、經營資質和特許經營權等無形資產,不得繼續以國家出資企業子企業名義開展經營活動。
這意味著航天金租在新的控股股東出現后必然將面臨更名等一系列變更,那么,誰將成為航天金租的新金主?
“航天金租最終花落誰家,目前我覺得宏泰集團接手可能性較大。湖北省財政廳為其實控人,資金更為雄厚且防控金融風險能力更強,擁有控股保險、證券、銀行的豐富經驗。當前宏泰集團作為航天金租第五大股東,持股占比8%,較低的股權比例也為承接股權轉讓提供了更多政策空間。”郭宇軒分析道。
據了解,宏泰集團成立于2022年1月25日,是湖北省屬唯一金融服務類企業。集團聚焦金融服務主業,搶灘湖北金融高地,先后布局銀行、證券、保險、資管等領域,是湖北銀行第一大股東、國華人壽第五大股東、航天金租第五大股東、長江證券第七大股東,目前正承擔著推動湖北銀行上市、長江財險增資和省農信聯社改革工作。通過促進湖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湖北省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公司、湖北金控商業保理公司、湖北金控融資租賃公司等類金融企業提質發展,重點并購證券、信托、期貨等金融牌照,逐步打造全牌照的省級金融控股集團架構。目前,宏泰集團注冊資本230億元,資產規模突破2125億元,旗下共有19家二級公司、2家上市公司。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航天金租在2023年報中披露,公司股東航天三江集團與宏泰集團于2017年12月就簽署了《股東一致行動協議書》,在2022年12月屆滿后,雙方經協商一致,又于2023年12月19日續簽了《股東一致行動協議書》,協議自簽署之日起生效,有效期為一年。
多個跡象似乎都將接盤者指向了宏泰集團。不過,在股權轉讓正式落定之前,變數仍然存在,本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