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監管部門正在恢復日均10余張罰單的下發節奏,節后3天已開罰單30余張,5人被終身禁業。
9月以來,銀行系統已有9人被終身禁業,9名高管被取消一定期限內的高管資格。與此同時,多例陳舊違規事件被層層追責。銀行業問責到人、長期追責的態勢漸次明晰。
層層追責 問責到個人和失職高管
罰機構也罰個人。金融機構違規經營與員工行為不當、管理層失察、失職直接相關。從地方銀監局(分局)開出的罰單來看,機構處罰和個人處罰并重,堅持責任落實到人,并追責至失職高管。
9月以來,地方銀監局(分局)已對9人開出“個人終身禁入銀行業”的罰單,多數涉及違法行為。除了終身禁業的“頂格處罰”,還有9位高管被取消一定限期內的高管任職資格。近3天內已有5人被終身禁業。
禁業人員被罰事由包括:違規發放貸款,被公安機關認定為“涉嫌騙取貸款”;違法空存實支侵占資金;參與非法集資活動,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經商辦企,參與民間借貸;違規辦理個人貸款業務;通過偽造憑證簽字,從內部賬戶挪用資金。
有業內人士認為,對金融機構而言,數十萬元的罰款不痛不癢,違規成本低導致違規經營屢禁不止,責任到人更能形成有效制約。
在自貢銀監分局10日公布的罰單中,自貢銀行在辦理票據轉貼現業務過程中,未執行內控制度審查交易對手真實性、逆程序辦理業務、違規劃付轉貼現資金。兩名直接責任人在辦理過程中利用職權收受賄賂,涉嫌刑事犯罪,被終身禁業;兩名管理人員被取消三年和五年的高管任職資格。
與此同時,多筆數年前的違規事件被翻出,從機構到個人,從直接責任人到高管,被層層追責。上海銀監局9月處理了5樁發生在2011年至2017年間的違規事件。比如,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期間,朱霞蓉作為光大銀行(3.760, -0.08, -2.08%)上海真新支行員工,參與非法集資活動,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
2015年至2016年間,甘肅省慶陽市西峰瑞信村鎮銀行營業部,未經調查發放貸款、違規發放貸款共計56筆900萬元,被慶陽市公安局西峰分局認定為“涉嫌騙取貸款”案件,對案件直接責任人方星程、李天鋒依法拘留,目前二人取保候審。同一事件中的四名股東或高管,被警告并處以5萬至6萬元不等罰款。
嚴抓信貸違規入樓市、股市
從違規事由來看,信貸方面的違規依然占據被罰的“大頭”,涵蓋貸款違反審慎經營原則、違規放貸款、虛增存款、信貸挪用等。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股市更是監管近期緊盯的“禁區”。
但依然有機構以身犯險。中行淄博分行信貸資金變相被房企占用,廣發銀行鄭州分行流動資金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郵儲銀行山縣支行個人貸款資金被借款人直接轉入房地產公司賬戶,招商銀行(28.600, -1.00, -3.38%)南通分行信貸資金進入證券公司賬戶……
這些“以身犯險”機構都被處以了數十萬元的罰款。
掩蓋不良貸款、隱瞞貸款真實分類,也作為被罰事由頻頻出現,在農村金融機構中尤其多發。9月,僅遼寧轄內就有5家農村金融機構因貸款風險分類不真實而被罰。
農村金融機構因資產質量包袱較重、貸款分類不完善,在今年監管提出更嚴格的不良分類標準后,其不良貸款的暴露情況更真實,整體的不良率暫有抬頭。而從行政處罰情況看,監管也正督促行業更真實充分地反映資產質量。
另一方面,對同業和非標的嚴監管仍在繼續。新疆奇臺利豐村鎮銀行因違規通過同業發放異地貸款,被罰50萬元,5名高管領到罰單,行長、副行長、董事被取消一定期限的高管任職資格。山西銀監局轄內的兩家農商行因非標投資不審慎被罰,兩位董事長均被警告。
今年以來,銀保監會對于中小銀行的股東和股權治理再上臺階,監管重拳砸向濫用權力和管理失職的銀行業高層。比如,播州匯隆村鎮銀行董事張罡,因干預村鎮銀行經營、違規辦理同業通道業務被取消董事終生任職資格;南部農村商業銀行違規對2016年度股金紅利進行分紅,該行董事長李成勝因負主要領導責任被罰。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