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1 09:27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李炳瑤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注意到,該公司的經營數據存在一些可疑之處,甚至一些媒體質疑該公司通過財務造假來粉飾經營業績。
《電鰻財經》文 / 李炳瑤
近日,武漢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前生物)科創板IPO成功過會,招股書說明書顯示,科前生物是一家專注于獸用生物制品研發、生產、銷售及動物防疫技術服務的生物醫藥企業,主要產品是豬用疫苗和禽用疫苗。
盡管科前生物即將登陸科創板,但《電鰻財經》注意到,該公司的經營數據存在一些可疑之處,甚至一些媒體質疑該公司通過財務造假來粉飾經營業績。
在科前生物的前五大經銷模式下的銷售客戶中,三家個體戶客戶的采購數據備受關注,這三家客戶是:鄭州市惠濟區鑫苑獸藥經營部、鄭州市惠濟區大成動物藥業貿易部、昌圖縣老城鎮新東北獸藥商店。
我們先來說說鄭州市惠濟區鑫苑獸藥經營部。
招股書顯示,近三年經銷模式下的客戶中,鄭州市惠濟區鑫苑獸藥經營部一直名列前茅,從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鄭州市惠濟區鑫苑獸藥經營部一直為公司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分別為1789.58萬元、3656.69萬元及4258.56萬元和1077.15,從2016年至2018年三年銷售額增長了約1.38倍。
但是,天眼查資料顯示,鄭州市惠濟區鑫苑獸藥經營部的自身財務數據與公司招股書披露的數據存在較大的出入。鄭州市惠濟區鑫苑獸藥經營部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資產總額為5萬元,銷售額僅為61萬元。對比銷售額,武漢科前2016年披露的銷售額為1789.58萬元,二者相差1728.58萬元。
而且,鄭州市惠濟區鑫苑獸藥經營部從2017年開始再未向工商局上報年報,該公司2014年的銷售額為4.5萬元,2015年的資產總額僅為2.8萬元,如此少的資產總額和銷售額,該個體戶是如何撐起科前生物的千萬元銷售?
第二家個體商客戶是鄭州市惠濟區大成動物藥業貿易部,該個體戶是科前生物2017年度的第四大經銷商、2018年度第五大經銷商。2017年和2018年,科前生物向大成貿易部銷售金額分別為1,058.18萬元、959.85萬元,占科前生物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69%、1.31%。
天眼查顯示,大成貿易于2015年3月24日成立,注冊資本10元,企業類型為個體工商戶,經營者朱秀蘭,位于鄭州市惠濟區花園口八堡萬佳養殖物流園3區7號。
一家注冊資本10元、資產總額8.5萬元、2017年銷售額為15萬元的個體工商戶竟然能向科前生物采購千萬元疫苗,實在令人詫異。
而且,更令人詫異的是,這個大成貿易就在前一家鑫苑獸藥的隔壁。據公開信息,大成貿易的注冊地址為鄭州市惠濟區花園口八堡萬佳養殖物流園3區7號,而鑫苑獸藥的注冊地址為鄭州市惠濟區八堡萬佳養殖物流園3區8號。這到底是什么情況?難道是巧合?
最后一家個體戶客戶是昌圖縣老城鎮新東北獸藥商店,2019年上半年,科前生物對該個體戶的銷售額是421.28萬元,該個體戶是公司的第三大經銷模式下的客戶。
據公開信息,新東北獸藥成立于2012年6月11日,注冊資本1萬元,公司類型為個體工商戶,經營者張濤,位于遼寧省昌圖縣老城鎮北街43組。
昌圖縣老城鎮新東北獸藥商店為什么在2019年上半年能突然成為公司第三大經銷模式下的客戶?科前生物在招股書中表示,多家經銷商因受非洲豬瘟影響,采購量出現下滑,退出前五大經銷商之列。此外,在非洲豬瘟的背景下,公司加大對中小型散戶的營銷服務力度,提高其使用疫苗的意愿,采購額有所上升。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遼寧省也被劃為非洲豬瘟疫省份,同樣是在非洲豬瘟背景下,多家經銷商受到的影響較大,采購量下滑,但新東北獸藥卻不降反升,令人不可思議。而且,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就這么一家注冊資本僅為1萬元的個體戶商店卻解決了科前生物400多萬元的銷售。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