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3 07:35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楊力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7月31日晚間,廣譽遠(600771.SH)發布公告,公司于2020年7月31日接到控股股東東盛集團關于被動減持股份計劃的通知。
《電鰻財經》文 / 楊力
經營活動現金流連續十年為負值的廣譽遠的日子過得仍艱難,今年第一季度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滑超一半,控股股東所持股份超過97%已被質押,并已開始被動減持,歷史悠久的廣譽遠何時能翻身?
被動減持492萬股
7月31日晚間,廣譽遠(600771.SH)發布公告,公司于2020年7月31日接到控股股東東盛集團關于被動減持股份計劃的通知。東盛集團計劃于2020年8月24日至2020年11月23日期間,被動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約492萬股,減持價格按市場價格,減持股份占公司總股份不超過1%。由于東盛集團上述股票質押觸發協議約定的違約條款,可能導致被動減持。擬減持原因位觸發協議約定的違約條款。
截止本公告披露日,東盛集團合計持有廣譽遠846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7.20%,其中直接持有公司股份6794萬股,通過“華能貴誠信托有限公司-華能信托·悅晟3號單一資金信托”間接持有公司股份1666萬股,東盛集團累計質押公司股份6616萬股,占其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97.38%,占其合計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78.20%。
《電鰻財經》注意到,從今年年初至7月31日收盤,廣譽遠的股價下跌了9.61%,同期所屬行業板塊的漲幅為49.66%。與股價下跌對應的是該公司今年第一季度業績大幅下滑,該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實現營業收入2.25億元,同比減少17.1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前和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757萬元和2830萬元,同比減少51.89%和32.5%。基本每股收益0.06元,上年同期為0.16元。
行業增長率下降
公開資料顯示,廣譽遠成立于1541年,至今已有479年歷史,它的前身為山西“廣盛號”藥鋪,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中藥企業與藥號品牌,曾與北京的同仁堂(1669年)、杭州的胡慶余堂(1874年)、廣州的陳李濟(1600年)并稱為“清代四大藥店”。
目前,該公司主要從事中藥產品的生產、銷售,核心業務為中成藥業務。依據產品定位和銷售渠道不同,該公司醫藥工業主要包括傳統中藥、精品中藥和養生酒三大板塊。2019年,該公司有86.9%的收入來自醫藥工業,7.5%的收入來自醫藥商業,7.1%的收入來自養生酒;按產品劃分,該公司有77.9%的收入來自傳統中藥,8.9%的收入來自精品中藥,6.1%的收入來自養生酒。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中醫藥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中藥的市場規模為3918億元,占中國醫藥市場的32.1%。2011-2015年,中國中藥市場規模的復合增長率為16.8%,遠高于GDP的增速。2016-2020年,復合增長率下降至8.2%,僅為之前增長率的一半,到2020年我國中藥市場規模將達5806億元。
經營活動現金流連續十年為負
財報數據顯示,從2016年至2018年,廣譽遠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37億元、11.63億元、16.16億元和12.13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69億元、2.55億元、4.16億元和1.87億元。
2019年廣譽遠的業績出現大幅下滑,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下降了24.94%和58.42%;對于業績大幅下滑原因,廣譽遠表示,2019年營收和凈利下降的原因是票折、“宏觀市場不給力,保健品需求減少”“醫藥行業政策受限”等影響。
此外,廣譽遠的核心子公司山西廣譽遠在收購時,東盛集團承諾并購標的2016年至2018年的扣非凈利潤分別不低于1.33億元、2.35億元和4.33億元,遠高于并購標的2015年的扣非凈利潤973.73萬元,各期扣非凈利潤完成率分別為111.02%、92.20%、95.84%,累計完成率97.30%。承諾期滿后,并購標的2019年歸母凈利潤大幅下滑至1.87億元,對公司業績影響較大。
事實上,《電鰻財經》注意到,與該公司承諾期過后業績大幅下滑相比更值得關注的是,從2010年至2019年廣譽遠長達十年時間經營性活動現金流一直為負值,2010-2019年分別為-0.47億元、-0.75億元、-0.19億元、-0.19億元、-0.45億元、-0.6億元、-2.21億元、-1.84億元、-2.98億元,-1.41億元。
在廣譽遠經營活動現金流一直為負值的情況下,該公司的應收賬款逐年遞增。2017年至2019年,廣譽遠應收賬款在營收中占比分別為62.92%、82.68%和118.72%。截至2020年3月末,廣譽遠賬上應收賬款賬面價值高達15.12億元,已經超過其營收規模。
此外,在應收賬款占比不斷增加的情況下,該公司的銷售費用也在增長。2015-2019年,廣譽遠銷售費用分別為2.22億元、4.31億元、5.16億元、6.29億元和5.1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1.87%、46%、44.14%、38.85%和42.23%。與銷售費用一同增長的還有該公司的存貨值。2015-2019年,廣譽遠的存貨分別為0.93億元、1.01億元、1.82億元、3.73億元和5.24億元。銷售費用增長的同時該公司的存貨值也在增長,可見該公司的努力并未促進產品多銷。
2019年,廣譽遠的研發費用為6271萬元,同比增加了7.3%;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26%;研發人員占公司員工總數的21.45%。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