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0 08:51 | 來源:中華網財經 | 作者:未知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云從在成本控制方面,綜合毛利率遜色于對手。依圖2020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70.99%,曠視2019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64.6%,而云從近幾年中表現最好的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僅為52.87...
12月3日,“AI四小龍”中最年輕的云從科技,在科創板遞交招股書。之前的曠視已經提交了港股IPO,但是被擱置,市場都在等待人工智能獨角獸登陸資本市場的信息,這是趨勢,希望借此帶動整個行業的更快速發展。
AI獨角獸們落地幾載,“四小龍”,從同一個起點出發至今,已經走入完全不同的發展路徑。商湯的盤子鋪得最大,安防、金融、零售、醫療、教育、自動駕駛,包括個人業務在內,在幾乎所有市場前景已經較為明朗的行業里,商湯都有布局。曠視則在最初的安防、個人業務之外,開始押注智能制造這樣一塊相對“又重又大”的領域。依圖也在安防、醫療、金融、零售四個大的領域進行布局。在金融領域,四者當中云從一直處于優勢地位,現在也開始將布局的領域延伸至交通、零售和安防。和其他三家相比,云從看起來似乎有些“落后”了,IPO也好像慢了一拍。
連年虧損燒錢不斷,紅海市場競爭激烈
在云從科技在招股書中顯示三年半虧損23億,并且短期內可能還要準備持續虧損下去,投資機構占比眾多,經過三年,大量投資機構有強烈的退出需求,所以此次IPO非常重要,要解決長期資本來源問題,才能“熬到”有望收入正增長的那一天。
招股書上說:此次IPO準備募資37.5億元,將用于AI技術的研發。業績連年虧損,賽道競爭異常激烈令人堪憂。“四小龍”的賽道都是基于“機器視覺”,行業內市場占有率較高,比較成熟的有海康威視與大華股份等。市場空間還有,但是競爭非常激烈,如何能夠在原有賽道走穩,進而開發新的盈利賽道,考驗公司的管理能力與戰略目光。
自2017年到2020年上半年間,云從獲得的收入分別為0.64億元、4.84億元、8.07億元以及2.2億元,過去三年半累計營收超過15.7億元,但歸屬于母公司凈虧損22.72億元,其中2019年一年就虧損了17億(招股書解釋稱,一部分原因是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并且還會繼續虧損下去。招股書中寫道:“由于公司業務仍處于快速擴張期,研發費用將會持續增加,公司未來一定期間內存在無法盈利的風險。”
據其招股書顯示,云從在成本控制方面,綜合毛利率遜色于對手。依圖2020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70.99%,曠視2019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64.6%,而云從近幾年中表現最好的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僅為52.87%。
科技企業最大擔憂是人才穩定性
科技創新企業最大的風險就在于核心科研團隊的穩定性,如果長期不能盈利,外來無法吸引強有力的研發團隊或者自己組織內部出現核心人物離職,將會給企業帶來嚴重傷害。云從科技的兩位創始人是當之無愧的科研牛人,擁有核心競爭力?!緞撌既恕恐荜兀锌圃喊偃擞媱澭芯繂T,曾在IBM、TJ Watson研究院、微軟西雅圖總部研究院、NEC美國加州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從事研究工作,在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等人工智能相關領域擁有全球頂尖的技術背景和產業經驗。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美國伊利諾伊大學(UIUC)博士學位?!韭摵蟿撌既恕恳χ緩?,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博士在讀期間,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從事模式識別學習研究,發表ICASSP論文兩篇,其他核心期刊論文三篇;參加實驗室NIST國際說話人識別競賽,獲得3個單項第一;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說話人識別、高斯混合模型以及支持向量機模型研究。
那么云從科技的人才管理是否穩定呢?據相關媒體訪談云從管理層:這幾年,云從的招人計劃是什么?在人才的儲備上,是怎么做的?姚志強回答:人才計劃取決于,我們用什么戰略思維,如果我們的想法是說穩扎穩打,那么人才是可以慢慢培養的,但是目前這個勢非常難得,對我們非常有利,我們想用超常規的打法去發展,這個時候就得去搶奪人才。一方面我們要自己努力去學,另外一方面我們要去包容,兩者結合,迅速把產品做出來。因此我們的策略是,可能招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
但是實際情況,由于今年的疫情影響,云從科技的人才隊伍出現了不穩定現象,之前網上出現一個熱門帖子,有位云從科技員工在網上發帖爆料,公司最新的6大調整動向:
有以上云從的員工發帖吐槽可以看出,受疫情的影響,員工福利受到了嚴重影響,其他同行的處境肯定也不容樂觀。
從招股書上來看:云從科技的員工人數在逐年增加,平均工資較為穩定2019年年平均工資(支付員工現金/員工數)約為23萬左右,也就是月均為1.9萬。而2018年平均年薪為16萬左右。
根據職場大師兄APP透露商湯科技工資待遇50%的工資收入位于區間24000-28000元/月,50%的工資收入位于區間8000-12000元/月,據分析數據統計,商湯科技年終獎平均37333元。
據大師兄APP數據顯示,依圖科技公司員工的平均月薪達到28225元。相比行業均值,高出144個百分點。
8月25日,曠視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據招股書透露,在研發投入方面,曠視科技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別投入7820萬元、2.05億元、6.13億元,占總收入比重為115.3%、65.6%及43.0%。2019年上半年曠視研發投入為4.68億元,占該期間總收入的49.4%。截至2019年上半年,曠視研發方面員工為1432名,占整體員工的61%,相應福利開支為3.09億,占整體研發支出的66%。由此推算,研發人員的平均年薪為43萬元。
通過以上對比我們可以看出,云從科技的科研員工待遇水平在“四小龍”里處于下游水平,相對來說是稍顯遜色。公司人才隊伍管理的穩定性,不得不令人堪憂。
小結
高科技企業IPO,業績并不是主要的參考方向,核心還是要看市場的占有率多少,市銷率能否穩定增長,人才隊伍是否穩定,只有優秀的管理團隊,才能夠不斷的吸引人才,創造出難于復制的科技護城河,從而實現良性發展。只要滿足以上條件,盈利只是時間問題。希望AI企業在大力投入研發的同時,更要注重公司的科學管理,成為真正的“獨角獸”。
(文章來源:中華網財經)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