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0:53 | 來源:新浪基金 | 作者:華安基金國企改革基金經理 張亮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可喜的是,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持續推進的國企改革,國有企業正在逐步彌補這種競爭劣勢以及扭轉市場對國有企業的看法。...
我們慣用的投資方法是精挑細選盈利穩定增長的公司,獲取穩定可預期的投資回報,為了降低企業盈利不確定性風險,傾向于去尋找那些長期具有穩定可觀利潤率的公司,這類企業的競爭環境通常來說是良好的,或者企業有獨特的競爭優勢(比如壓倒性的成本優勢),或者擁有獨特的產品品牌、特有資質、壟斷的技術/營銷等。這樣去選擇會使得我們對公司盈利增長的判斷很大程度只需要考慮行業空間,相對來說犯個體錯誤的概率會變小。
我們檢查了各行業有十年以上歷史財務數據的公司,發現擁有穩定可觀利潤率的公司大部分分布在如下行業:釀酒,醫藥服務,中藥,旅游服務和景區,公用基礎設施,IT服務,電子安防,專用裝備制造業等。這其中國有企業占了很大的部分,釀酒業歷史源遠流長,品牌鑄就壁壘;中藥是老祖宗饋贈的珍寶,獨特的配方和療效帶來長期壁壘;公共服務業和設施國有企業也具有一定的先發優勢和壟斷屬性。但在市場競爭充分的領域國有企業表現優異的則較少,因此市場普遍給國有企業打的標簽就是資源型或者天然壟斷型企業,認為在充分競爭行業中民營企業往往擁有更加靈活和市場化的激勵政策,國有企業由于缺乏這種結構性優勢很難在競爭中取勝。
可喜的是,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持續推進的國企改革,國有企業正在逐步彌補這種競爭劣勢以及扭轉市場對國有企業的看法。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分彌補了國有企業過去在成本方面的相對競爭劣勢,嚴苛的環保標準和嚴格的淘汰落后產能政策作用下,優質國有企業在環保/人工等方面的成本相對劣勢在規模經濟作用下轉變為壓倒性的成本競爭優勢,龍頭企業形成市場份額提升——現金流充裕——設備升級改造的良性循環,在多個細分行業催生了盈利能力較強的冠軍,例如海螺水泥(51.820,-0.63,-1.20%),萬華化學(80.860,-0.96,-1.17%),華魯恒升(35.710,0.99,2.85%),中國巨石(16.680,0.00,0.00%),北新建材(37.160,-0.43,-1.14%),陜西煤業(9.510,-0.66,-6.49%)等。
國企改革的推進則逐漸彌補了國有企業在公司治理和市場化激勵方面的結構性劣勢。通過對國有企業分類整合重組,管理協同效應逐步顯現;通過推廣實施混改、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經營層市場化選聘和薪酬待遇,國有企業在公司治理、市場化激勵等方面有了明顯變化,優質國有企業的競爭活力在增強。在競爭性行業中也有一批國有企業獲得了技術或規模的顯著競爭優勢,盈利能力穩定提升。例如安防的海康威視(45.400,0.93,2.09%),國際免稅業的中國中免(211.520,5.52,2.68%)等。
黨的十九大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劉鶴副總理談到,構建新發展格局就是要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國務院國資委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規劃方案中也明確提出”數字化轉型,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國企管理三年再升級!”
我們相信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國企改革的持續推進下,優質國有企業龍頭將充分抓住政策機遇,實現飛躍式發展。我們將優中選優,充分享受企業盈利增長的紅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