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 16:25 | 來源:新浪財經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振華新材成立于2004年,主營業務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及儲能領域產品所用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如果說近期最大的風口,那么新能源汽車絕對是一個重要的選項,而作為新能源的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的性能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和未來。正因如此,動力電池產業鏈的相關公司受到了資本的高度關注。在注冊制的大背景之下,不少電池產業鏈公司尋求上市。
????????繼長遠鋰科之后,近期,鋰電池材料商貴州振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華新材)也遞交了招股書,擬在科創板上市,發行股票不超過1.11億股,募資約12億元,目前已獲受理。
????????據《每日財報》了解,振華新材成立于2004年,主營業務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提供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及儲能領域產品所用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盈利由盈轉虧,毛利落后同行
????????據振華新材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三季度,振華新材的營收分別為13.47億元、26.55億元、24.28億元、6.8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658.97萬元、6776.09萬元、3376.36萬元、-1.32億元。
????????公司的盈利水平自2019年就開始下滑,2020年前三季度更是大幅虧損,綜合計算下來,整個報告期內的盈利總額有限,截止2020年9月30日的未分配利潤轉為-2370.28萬元。
????????縱向對比來看,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2019年,振華新材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排名第三,占9.90%,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企業分別是容百科技(67.660, -2.09, -3.00%)、長遠鋰科。
????????據鑫欏資訊數據,振華新材2019年一次顆粒大單晶三元正極材料產量排名市場第一,在一次顆粒大單晶材料領域處于市場領先地位。但從盈利能力上來看,振華新材似乎全面落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
????????先來看盈利能力,振華新材2019年營收相當于容百科技和長遠鋰科的57.96%和87.8%,但歸母凈利潤只相當于兩家公司的38.62%和16.37%。
????????2017年-2019年,振華新材三元正極材料的毛利率分別為13.89%、9.54%、11.03%,而行業平均水平分別為18.50%、16.47%、16.16%,振華新材遠遠落后。
????????《每日財報》注意到,振華新材毛利率落后主要是因為其原材料中的三元前驅體主要來源于外購,而同行業公司容百科技、當升科技(57.400, -4.61, -7.43%)、杉杉能源、廈鎢新能、長遠鋰科都有上游三元前驅體業務,自產自用降低了產品生產成本。
????????9成營收靠前五大客戶, 產能利用率不足卻欲擴產
????????值得注意的是,振華新材料前五大客戶占比較高,2017年~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對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占當期營收比例分別為81.52%、85.67%、93.55%、89.88%,其中對寧德時代(385.500, -11.45, -2.88%)銷售金額占當期營收比例分別為51.72%、65.22%、74.44%、32.03%。
????????此外,寧德時代還是振華新材料的第一大應收賬款方。2018年末-2020年三季度末,對寧德時代的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2.23億元、1.53億元、2.32億元,占總應收賬款余額比例分別為40.80%、33.97%、36.07%。
????????需要關注的是,寧德時代子公司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邦普)還是振華新材料的供應商,供應三元前驅體。2017年~2019年,公司向湖南邦普的采購金額分別為1.7億、5.4億、3.6億。
????????從負債水平來看,截止到2020年9月30日,容百科技的負債率只有27.19%,長遠鋰科2019年年末的負債率為21.23%,相比之下,振華新材在2020年9月底的資產負債率高達67.34%就嚴重偏離了行業的合理水平。
????????據振華新材披露,公司擬使用募集資金最多的募投項目是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線建設項目(沙文二期),預計使用募集資金6.5億元,總投資為7.81億元。
????????根據投資計劃,該項目建設期為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1.2萬噸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生產能力,包括三元正極材料、鈷酸鋰及復合三元等。
????????但目前振華新材的產能利用率卻處于嚴重不足的境地,根據招股書,2019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振華新材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年化產能均為3萬噸,同期產能利用率卻分別為69.78%和23.99%。
????????技術迭代加速,押注三元材料前景未卜
????????正極材料是鋰離子動力電池的核心關鍵材料,其特性直接影響鋰離子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安全性能等核心性能指標。如按正極材料種類來劃分,目前鋰電池主要有四種,分別是鈷酸鋰(LCO)、錳酸鋰(LMO)、磷酸鐵鋰(LFP)和三元材料。
????????其中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是新能源汽車電池的主力,三元材料因其具有高能量密度、較好的循環穩定性、安全性及較高的性價比,2018年以來已成為市場份額最大的動力電池正極材料,是國內外動力電池的主流正極材料之一。
????????而振華新材就主要從事三元材料的研發生產,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來自三元正極材料的銷售收入占振華新材當期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89.60%、95.44%、97.29%、87.66%。
????????值得注意的是,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各有優勢,對比之下,磷酸鐵鋰電池價格低廉、安全性高、更環保,而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高、低溫性能更好。從目前情況來看,在能量密度層面,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論極限,而磷酸鐵鋰電池續航能力差的短板正被不斷補齊。
????????今年3月底,比亞迪(254.220, -5.78, -2.22%)發布了“刀片電池”,這種電池的單體形如刀片,依靠結構層面的改進,通過在同體積內塞入更多電芯的思路,彌補磷酸鐵鋰在能量密度上的劣勢。
????????據公開數據,使用刀片電池的比亞迪漢EV車型,續航能力超過600km,已經可以和三元鋰電池車型同臺對比,而在安全層面,磷酸鐵鋰顯然更有優勢,從這個角度來說,三元鋰電池的優勢被大大削弱了。
????????與此同時,動力電池的革新還在不斷向前推進,1月9日,國內造車新勢力頭部企業之一的蔚來汽車在其舉辦的“2020 NIODAYS”活動上發布了一款單體能量密度達360Wh/kg的150kWh固態電池包產品,并宣布將于2022年四季度將該款固態電池裝配到旗下的量產車上。
????????固態電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上均優于目前電池,盡管目前的技術水平還達不到商業化的要求,但這也為未來指引了方向,這些都無疑給振華新材在內的三元材料相關企業較大的壓力。對此《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