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6 16:36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楊潔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海光信息成立于2014年10月,公司第一大股東是中科曙光(32.480,-0.58,-1.75%),持股比例36.44%。
接受上市輔導
天津證監局網站披露,海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海光信息”)與中信證券(28.780, -1.19, -3.97%)簽署IPO輔導協議,擬在科創板上市。
天眼查顯示,海光信息成立于2014年10月,公司第一大股東是中科曙光(32.480, -0.58, -1.75%),持股比例36.44%。海光信息是一家高性能處理器生產商,業務涵蓋芯片領域的設計、制造和生產等環節,自主設計了“禪定”x86中央處理器(CPU)。
北京證監局此前披露,龍芯中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龍芯中科”)于2020年12月與中信證券簽署科創板上市輔導協議。
龍芯中科很早就從事國產CPU的研發和產業化,由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牽頭出資成立。天眼查顯示,中科院計算所持股龍芯中科21.52%的股權。龍芯中科于2002年研制出首款32位通用CPU龍芯1號并成功流片,結束了中國計算機產業沒有CPU的歷史。
CPU是計算機系統的大腦,主要負責系統中的運算和控制,目前全球CPU指令集主要包括X86和ARM。據國金證券(14.490, -0.86, -5.60%)研究,國產CPU指令集體系主要來自授權,同時進行一定程度自研。比如,海光信息獲得AMD的新一代X86芯片架構,優點是性能較強、應用生態豐富,缺點是僅在內核層級獲得授權,自主化程度較低,且海光CPU應用于服務器領域,無桌面領域的授權。
龍芯中科則在2009年買斷了MIPS32位與MIPS64位的永久專利授權,可以隨時使用,不受限制,自主化程度高。不過,面臨較為小眾的MIPS架構生態應用匱乏,不利于商用市場拓展。
在2020年的一場學術會議上,龍芯中科透露,推出一套完全自主設計的指令集Loongarch。據其介紹,該指令集可兼容其他芯片架構的指令集,龍芯中科爭取在2025年消除指令系統間的壁壘。這將極大開拓龍芯的軟件生態范圍。
產業初具規模
經過20年左右沉浮,國產CPU產業已初具規模,涌現出龍芯中科、海光信息、天津飛騰、華為鯤鵬、上海兆芯、申威科技六家主要CPU供應商。根據公開信息,國產CPU出貨量穩步提升,應用場景逐漸豐富。
根據龍芯中科的數據,2019年龍芯中科的龍芯芯片出貨量達到50萬顆以上,在國產化CPU市場遙遙領先。公司2019年銷售收入是2018年的2.2倍,利潤是2018年的3倍以上。2020年一季度,龍芯中科銷售收入同比增長30%。
海光信息所獲的X86指令集積累了深厚的生態,商業化推進較快。2020年5月,中國電信宣布了2020年服務器集采項目,總計購買56314臺服務器,中科曙光的海光x86、華為的鯤鵬ARM處理器服務器進入了采購范圍,且占比高達20%。
中科曙光2020年半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海光信息合并口徑總資產為78億元,凈資產為51.63億元,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68億元,營業利潤為6593.56萬元,凈利潤為6078.25萬元。
另一家國產CPU提供商天津飛騰經歷了突飛猛進的增長。飛騰CPU指令集體系基于ARM授權。在2020飛騰生態伙伴大會上,天津飛騰透露,公司2020年營收從2019年的2.1億元增至13億元,芯片交付從20萬片增至150萬片,研發投入從2.6億元增至4.0億元。
天津飛騰預計2021年收入有望突破20億元,芯片交付目標200萬片以上,研發投入大幅增至7億元。
國產CPU產業迎來“春風”。開源證券表示,上述廠商部分產品性能已達行業領先水平,核心元器件采購量相對確定。若未來考慮金融、電信等行業客戶,國產CPU的市場空間或超千億元。
生態加速突破
目前,國產通用CPU處理器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
芯謀研究分析師王天下坦言:“從產品性能角度看,國產CPU從無到有發展起來挺不容易,盡管目前不能和英特爾這些老牌CPU公司相比,但從自主可控角度看,國產CPU基本滿足我國信創產業對自主可控的需求。”
在王天下看來,生態是英特爾公司最強的“護城河”,國產CPU的生態突破仍是需要解決的大問題。
龍芯中科董事長胡偉武表示,希望構建一個獨立于Wintel(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和英特爾的CPU)和AA(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和ARM的CPU)體系之外的自主信息技術生態體系。
目前,國產CPU企業在持續推進生態系統建設。根據龍芯中科官微,龍芯中科聯合各產業鏈伙伴及用戶發起成立“龍芯生態適配服務產業聯盟”,已有超過1000位緊密合作伙伴,開發人員超過2萬;天津飛騰在“2020飛騰生態伙伴大會”上透露,合作伙伴數量超過1600家,應用領域持續拓展;并攜手生態伙伴發布了90余個行業聯合解決方案,覆蓋電信、金融、能源、交通、醫療、數字城市、工業制造等領域。
華為鯤鵬基于ARM架構打造服務器CPU,同時打造全棧式鯤鵬計算產業。2020年,華為共建立22個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發展1000多個合作伙伴,認證3000多個鯤鵬解決方案認證,鯤鵬開發者累計逾20萬。
在信創產業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下,王天下認為,科創板為國產CPU公司提供了融資渠道,可以為這些公司進一步研發產品、開拓市場補充資金。這些公司商業模式和價值也能夠接受市場化檢驗和評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