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1 10:59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夏悅超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端午假期臨近,生活中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然而,投資者們此刻的內心卻十分糾結——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
端午“魔咒”與資金季節性波動有關,但短期流動性僅僅是影響市場走勢的一個因素。所謂魔咒也僅僅是一種心理作用。上市公司基本面及行業景氣度才更值得關注。
端午假期臨近,生活中處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然而,投資者們此刻的內心卻十分糾結——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
如今,隨著更多爆款和網紅基金出現,以及“炒股不如買基”概念的盛行,投資者的重心有往基金轉移的傾向。于是,也有了一個新的熱門話題:節前要不要贖回基金,落袋為安?
從端午節過后A股的歷史走勢來看,滬指整體走勢偏弱。除了2020年節后兩周滬指漲幅超10%外,其余年份漲少跌多,最嚴重的是2015年,滬指跌超15%。因此,A股“端午劫”引起投資者們警惕。
從今年節前的表現來看,剛有起色的白酒和醫藥板塊在近期急速“降溫”,多只白酒股在節前遭遇連跌。作為公募抱團的核心資產,一些網紅基金近期凈值表現也受到影響。
節前市場延續震蕩
滬指沖擊3600點的階段里,A股延續橫盤震蕩格局。截至6月10日收盤,滬指報3610.86點,上漲0.54%。原本持續反彈的白酒和醫藥兩大板塊,近期卻相繼“熄火”,而整個釀酒板塊就像“倒了酒瓶子”一樣。
市場風格也再次輪動起來。煤炭、鋼鐵等周期股近期又有小幅走高表現,新能源、軍工、券商也出現短暫的爆發。這是繼5月份股票市場震蕩回暖之后,再次出現的調整格局,風格輪轉的速度再次加快,以及場內博弈資金的操作,似乎讓市場的情緒偏向悲觀和保守。
臨近端午節,有關A股節后走勢的判斷成為了市場熱點。
從歷史數據來看,自2011年以來,滬指在端午節后兩周的整體走勢并不強。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滬指在2020年端午節后兩周表現最好,漲幅超過10%,同期2019年的漲幅超5%。但再往前幾年統計,同期滬指走勢略弱,僅有2014年和2017年保持上漲,2015年和2013年的端午節后兩周,滬指分別下跌超15%和10%。
基民擔心凈值波動加劇
節前,白酒等板塊回暖后再陷調整,這部分資產又是公募基金近兩年抱團的核心,導致近段時間跟著一起“受傷”的還有大部分基民。
數據顯示,截至6月9日,近一周投資醫藥消費等成長板塊的基金凈值跌幅較大,最多凈值跌超6%,相反,投資電子、新能源等科技板塊的基金,凈值漲幅普遍居前。
一些基民在基金討論區表示,好不容易快要從春節后的套牢熬到回本,最近一周又跌了回去。對于部分基金在春節前后波動較大的表現,有些投資者難以接受。而對于即將來臨的端午節,有投資者認為應該做好適當止盈;有投資者則認為,只要認準了重倉白酒或銀行的基金,就不會擔心永遠被套。
實際上,從這些投資者的描述中尚可發現,能夠控制波動和回撤的基金,或許會提升其投資體驗。
“雖然二月份那波大跌之后,基金虧損的凈值基本都回來了,但這種過山車的體驗很難受,有些基民很難扛住。相比于其他基金經理死扛藍籌成長賽道,張坤能主動求變,在高位套現部分白酒股,這種思路值得長期持有,他是一個優秀的基金經理。”某位基民分享了買基心得。
正如上述投資者所言,在明星基金經理中,以醫藥股投資見長的網紅基金經理葛蘭,其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在今年春節前后也經歷了一把“過山車走勢”,最大回撤曾一度超過20%,憑借醫藥股在5月份的強勢表現,整體凈值表現有明顯回暖。
如何提升持基體驗
在以往的震蕩市場中,量化基金會得到資金關注,這類基金會因為股票倉位較高和分散投資,整體凈值波動較小。
對此,泰石投資董事總經理韓瑋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投資于高杠桿并且高頻交易的量化基金,為了降低融資成本和避免突發信息導致的市場猛烈波動,通常應選擇持幣。對于基于價值和基本面的量化基金,如果基金不是持有泡沫很大的抱團股,則應選擇持基過節。”
如何在震蕩市中提升持基體驗?
韓瑋進一步分析稱,買以股票投資為主的基金應當選擇未來五到十年業績有大幅增長的行業或主題基金,若沒有把握選此類基金,則應選擇代表大盤的寬基指數基金。切忌買基金炒短期波段,大多數人會為此虧損。節前被套的基金如果持股泡沫不大,則不必驚慌,耐心持有長期投資即可。
北京和眾匯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李鵬也向記者表示,投資者應該注意所持基金的行業屬性,“很多新手投資者入坑并非看行業屬性,而是看到某一基金凈值增長較快就追高買入,比如,同一基金公司的白酒基金比同期的大消費基金相對漲得快”。
“但投資者忽略了行業背后存在的周期,即便如消費和醫藥這種非周期性行業,相關主題基金也會因市場熱度呈現周期性。建議定投并長期持有基金,行業基金的選擇也應以長期成長性為主,擇時的超額收益對普通投資者而言并不容易。”李鵬表示。
A股估值還高嗎?
雖然,節前成長板塊的震蕩影響了一部分投資者的情緒,但看多的機構認為市場仍有反彈機會。景順長城基金投研團隊認為,當前可能仍然處于反彈延續期,未來基本面好、景氣度高、增長性強的成長板塊有望重新回到市場主線。保守的機構則認為,目前市場板塊估值依舊偏高,不要輕易入場。
對此,長城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向威達表示,A股當前的估值并不過分,A股今年的上漲空間或許沒有走完。他介紹,目前上證綜指、滬深300和創業板指的TTM估值分別為14.5倍、14.5倍和60倍左右,基本上都在過去10年均值附近。特別指出的是,TTM估值計算的只是包括今年一季度在內的前四個季度的業績,如果用今年的業績增長40%計算今年的動態估值,則明顯低于TTM估值。
經過一輪小反彈后,白酒和醫藥為代表的核心資產整體估值再度偏高,市場分歧也在顯著加大。
“白酒和醫藥的反彈幾乎已經修復了今年的回撤,整體估值又再次回歸到前期的高點,其中有實際業績支撐、成長確定的個股可以通過成長來消化較高的估值,但業績不確定的可能會存在整體回撤的風險,因此當前點位爭議和波動都會加大。”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胡泊向記者表示。
同時,在后疫情時代下,隨著流動性收緊預期愈發強烈,沃隆創鑫投資基金經理黃界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對嚴重高估的投資品種會形成明顯壓制作用,“當前市場部分白酒、醫藥個股短期漲幅巨大,估值顯著高出行業平均甚至歷史平均,極易遭到資金拋售,投資者也應‘落袋為安’順勢高低切換,規避此類漲幅巨大,甚至估值泡沫化的相關標的”。
端午“劫”還會來嗎?
無論選擇持幣還是持基過節,在結構性行情下,各家基金經理拿出了看家本領,有些擁抱周期股,有些死扛核心資產,有些堅持低估值價值投資。
記者梳理發現,此前A股曾經歷數次端午“劫”,端午過后市場往往會下跌。但去年的特殊性也讓A股未曾上演魔咒。那么,今年是否也會擺脫這個魔咒呢?
黃界峰認為,端午魔咒與資金季節性波動有關,一般在6月下旬,年中資金面趨緊造成的流動性壓力會讓市場一定程度上承壓。不過,短期流動性僅僅是影響市場走勢的一個因素,所謂魔咒也僅僅是一種心理作用。黃界峰強調,上市公司基本面及行業景氣度才更值得關注。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認為,今年5月底市場放量明顯,北上資金創紀錄進場,即便端午節前面臨巨額減持壓力,但仍將以強勢震蕩蓄勢為主。如果宏觀政策面沒有大的變化,此次節后會有蓄勢后突破向上的動能。基民應當注意白酒和醫藥基金的持倉。
對于節后A股走勢,韓瑋認為,在宏觀經濟態勢良好且A股估值不高的背景下,節后大盤必將持續穩健上漲,雖然板塊輪動也會一直持續下去,但價值增長必定是市場中永恒的主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