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9 08:36 | 來源:東方財富網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主要違規內容包括詢價決策流程不規范,相關內部控制存在缺失,以及報價結果缺少客觀研究支持與合理解釋,未能體現出充分研究基礎上理性報價等。...
近日,6家私募機構在參與科創板IPO網下詢價過程中出現違規行為,被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發監管警示決定。
主要違規內容包括詢價決策流程不規范,相關內部控制存在缺失,以及報價結果缺少客觀研究支持與合理解釋,未能體現出充分研究基礎上理性報價等。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上述部分私募機構了解到,目前各家機構對此在積極整改,整改完成后還需要交由上交所驗收。
壓低報價為獲取更高收益
自從科創板問世以來,投資者參與科創板打新的熱情一直高漲。而網下詢價則是在新股發行中的重要一環。
網下詢價主要是利用機構投資者的定價能力,確保新股發行價格更加合理。不過在參與科創板網下詢價過程中,多家機構并未能盡職盡責。
7月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單日對上海乘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玖鵬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千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銀葉投資有限公司、上海赫富投資有限公司、上海嘉懇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開出6張監管警示決定單。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上交所首次對科創板IPO網下詢價下發監管措施,可見監管層打擊科創板違法違規行為的堅決態度。
“此次依法從嚴處理違規行為,表明監管機構對于違規行為零容忍的態度和決心,以及對于科創板發行承銷環節的監管愈加常態化和細致化,有助于促進網下投資者嚴格按照科學、獨立、可觀、審慎的原則參與網下詢價。”上海一家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在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看來,機構作為科創板IPO的市場主體,不僅僅要追求經濟效益,也要追求社會效益,行業發展到成熟階段,在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在行業規范的約束下,機構也有更高的治理規范和治理標準,為社會發展樹立良好典范。監管的成熟和加強也會倒逼相關機構進行改變,機構管理制度將會逐步健全,機構治理將會規范,對業務隊伍的管理逐步到位,推動自身業務走向成熟。
上述6家私募機構主要違規內容包括:詢價決策流程不規范,相關內部控制存在缺失。
比如,詢價相關崗位職責與權限分工不明晰,詢價環節改價、報價由投資經理一人完成,報價評估、決策及復核程序存在缺失;詢價當日未對報價相關人員的通訊設備進行管控,存在價格等關鍵信息泄露風險等。
還包括:報價結果缺少客觀研究支持與合理解釋,未能體現出充分研究基礎上理性報價。
比如,在參與科創板新股詢價過程中,內部研究不充分,定價過程存在依據不足、憑借主觀經驗判斷等情況,定價結果存在一定隨意性。在估值和定價過程中,出于中簽目的,存在壓低報價現象。
“或出于壓低報價、提高中簽率從而獲取更高收益的目的,不惜觸碰監管紅線鋌而走險。”對于上述違規現象,上述公募基金人士談到。
記者已對上述部分私募機構發送采訪函,詢問相關違規事項等問題,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不過記者從某私募基金處了解到,自接到監管警示函以來,部分公司內部已在積極整改。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