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3 09:11 | 來源:騰訊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0年的收入計,凱盛融英是中國最大的行業專家知識信息服務供應商,市場份額約為33.0%。同時,其在全球五大行業專家知識信息服務供貨商...
8月11日,信息服務供應商凱盛融英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凱盛融英”)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資料顯示,凱盛融英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行業專家知識信息服務供貨商,其專家網絡及客戶群遍布全球,總部位于上海,在北京、蘇州、深圳、香港及紐約市設立分支機構。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0年的收入計,凱盛融英是中國最大的行業專家知識信息服務供應商,市場份額約為33.0%。同時,其在全球五大行業專家知識信息服務供貨商中排名第五,市場份額約占3.2%。
按業務模式來看看,凱盛融英的服務在于通過專家網絡為客戶提供專業的行業知識。數據顯示,其專家網絡從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約23萬名成員增加至截至2021年3月31日約36萬名。
截至2021年3月31日,凱盛融英的專家成員約36萬名,包括企業高管、商業領袖及其他行業資深人士,以及學界精英及戰略分析人士,覆蓋商貿零售、醫療健康、TMT、咨詢服務、汽車及金融等領域。
與之對應的是,凱盛融英的客戶數由截至2018年底的758位,增至截至2019年底的975位,進一步增至截至2020年的1236位。截至2021年3月31日,該公司實際服務的客戶數目為1005位。
財務方面,2018年、2019年、2020年度和2021年第一季度,凱盛融英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85億元、4.61億元、6.43億元和2.1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451.1萬元、9268.9萬元、1.67億和6835.9萬元。
整體來看,凱盛融英的營業收入、凈利潤規模均保持增長態勢。凱盛融英在招股書中稱,其業績增長取決于其吸引及留住大量專家和客戶的能力,并且實現專家群體增長需要該公司越來越多地參與復雜且高成本的銷售及營銷工作。
凱盛融英在提示風險時稱,其來自金融機構的收入占同期主營業務總收入的大部分。凱盛融英認為,其業務發展及增長很大程度依賴金融機構行業的表現,可能受(其中包括)金融機構行業相關法律、經濟及監管發展的影響。
據貝多財經了解,凱盛融英,此前曾計劃在A股上市。根據公開信息,凱盛融英于2020年4月與中金公司簽署上市輔導協議。而后,中金公司分別在2020年6月、2021年2月報送了對其的輔導進展報告。
輔導期間,凱盛融英多次發生股權變更。其中,天風天睿于2020年5月將其所持凱盛融英約7%的股份全部轉讓,受讓方為浙民投、匯譽投資、千合資本等機構。
對于凱盛融英擬赴港上市,中國證監會國際部還對其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提問,包括要求其補充說明歷次增資和轉讓的價格以及定價依據、合規性以及是否履行了必要的程序等。
同時,要求凱盛融英請補充說明該公司的業務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以及可持續性,是否受到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管,是否符合相關監管要求,并請律師核查并出具明確的法律意見。
招股書顯示,粵民投在2018年4月成為了凱盛融英的股東,合計耗資約2.81億元。2019年3月,凱盛融英的自然人股東范楊將其所持股權全部轉讓給了徐如杰。
2019年12月,天融鼎信向凱盛融英董事兼副總經理圖強轉讓0.50%股份,對價為1000萬元;2020年1月,李鷹、劉俊分別與凱盛融英的高管簽訂協議,轉讓其所持全部股權,不再是該公司股東。
貝多財經發現,天融鼎信隸屬于天風天睿。公開信息顯示,凱盛融英曾在2016年11月獲得來自天風天睿的4億元的戰略投資。但在2020年中旬,天風天睿便不再是凱盛融英的股東。
2021年6月,蔡榮和徐如杰簽訂股權轉讓協議,轉讓0.10%股權,代價約為334萬元,該股權轉讓于2021年7月2日完成及結算。結算完成后,蔡榮也不再為凱盛融英的股東。
此外,證監會還要求凱盛融英補充提供其股東及持有其股份(包括直接持股與間接持股)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作出的專項承諾,承諾自該公司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內不轉讓所持股份。
IPO前,凱盛融英創始人、執行董事、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徐如杰直接持有凱盛融英29.40%的股份,通過上海岳峙持股3.81%,合計持股33.21%。其次,陳榮生持股1.38%,徐如杰通過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約34.60%的股份。
同時,粵民投通過粵民投康禾持有凱盛融英7.85%的股份,通過粵民投康嘉持股4.74%,合計持股12.59%。此外,千禾資本、湖州產業集團、浙民投等也曾參與了對凱盛融英的投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