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 13:06 | 來源:新浪財經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招股書顯示,凌瑋科技成立于2007年,主營業務是納米二氧化硅新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涂層助劑及其他材料的銷售。
7月16日,創業板上市委員會審核同意了廣州凌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凌瑋科技”)首發上市申請。據了解,凌瑋科技于2016年掛牌新三板,2017年終止創業板上市輔導。2020年3月重啟IPO后,直到12月25日獲深交所受理,并于半年多時間后首發申請終獲通過。
招股書顯示,凌瑋科技成立于2007年,主營業務是納米二氧化硅新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涂層助劑及其他材料的銷售。據悉,公司成立時主營化工產品的貿易,在2009年開始代理德國知名助劑生產商BYK(畢克化學)的涂料助劑,在2013年收購了一家納米二氧化硅新材料供應商(冷水江三A)后開始研發、生產、銷售納米新材。凌瑋科技此次IPO擬募集資金4.81億元,將用于年產2萬噸超細二氧化硅氣凝膠系列產品項目、總部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2018-2020年(下稱“報告期”),凌瑋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08億元、3.33億元、3.5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5022.11萬元、6585.14萬元、8025.52萬元。報告期內,凌瑋科技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1.29%、43.90%和37.22%,其中,納米新材料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51.07%、52.93%和45.35%;如果不考慮2020年起執行新收入準則,運輸費歸集科目發生變化的影響,則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1.29%、43.90%和45.60%,其中,納米新材料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51.07%、52.93%和56.25%。
雖然已經通過交易所的審核,但報告期內凌瑋科技研發投入占比不足3%,毛利率水平趨于下滑,不僅引發了投資者的質疑與擔憂,而且公司核心技術產品的銷售占比相對較低這一問題也受到深交所的重點問詢。
研發費用率不斷下滑是本質問題
作為主營業務是納米二氧化硅新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的公司,凌瑋科技報告期內的研發投入占比較低,基本不足3%,與行業龍頭差距較大并低于行業平均,研發投入不足使其創業板定位受質疑,這一點頗為尷尬。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凌瑋科技研發費用分別為745.01萬元、1018.22萬元及996.43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2.42%、3.06%以及2.85%。由此可見,除了2019年研發費用率短暫略超3%的達標線外,過去三年,凌瑋科技整體研發費用率不足3%,2020年公司研發費用支出更是出現同比下滑的趨勢。
與同行可比公司比較,凌瑋科技的研發費用占比也明顯偏低。報告期內,金三江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4.88%、5.54%和5.34%,超過凌瑋科技研發費用率的兩倍;確成硅化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4.04%、4.09%和2.93%,均超過凌瑋科技的研發費用率;遠翔新材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3.8%、3.4%和3.17%,也高于凌瑋科技的研發費用率。此外,報告期內,凌瑋科技所處行業的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2.98%、4.44%和2.85%,高于凌瑋科技同期的研發費用率。
更令人擔憂的是,與研發費用率不斷下滑相伴的是報告期內凌瑋科技毛利率也出現明顯下降,這使得外界對公司研發投入不足進而影響盈利能力的預期正逐漸成為現實,公司未來業績增長承壓。
根據招股書的披露,報告期內,凌瑋科技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1.29%、43.9%和37.22%,其中,新材料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51.07%、52.93%和45.35%,下行趨勢顯而易見。
對此,凌瑋科技在招股書中提示了風險:“如果未來出現公司產品技術優勢減弱、市場競爭加劇、市場供求形勢出現重大不利變化、采購成本持續提高或者產品銷售價格持續下降等情況,將導致公司綜合毛利率下降。”
作為一家科技型公司,毛利率疊加研發費用率的不斷下滑,對公司未來業績增長或是致命的因素。數據顯示,2018-2020年,凌瑋科技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3.08億元、3.33億元和3.5億元;2020年,公司營收增速僅為5.29%,比2019年8.12%的同比增速下降了近3個百分點。
實際上,在首輪問詢中,深交所基于公司核心技術產品的銷售占比相對較低這一問題,要求凌瑋科技結合公司研發費用率、核心產品銷售占比較低等分析公司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由于非自產產品占比較高,凌瑋科技目前還面臨與創業板定位不符的問題。
由此可見,毛利率下滑并不僅僅只是業績問題,核心產品銷售占比較低凸顯凌瑋科技在研發投入等軟實力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從這個角度來看,無論從提升自產產品收入占比考慮,還是從提升毛利率水平出發,凌瑋科技必須要加大對研發領域的投入。但公司毛利率和研發投入并未出現實質性改變,這不得不使監管和投資者都對凌瑋科技創業板屬性這一本質問題產生合理的質疑。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