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7 08:59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高偉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鐵科軌道主營業務是以高鐵扣件為核心的高鐵工務工程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于為高鐵運營提供安全、穩定、可靠的工務工程產品。............
????????《電鰻快報》文/高偉
???????8月27日,鐵科軌道發布2021年半年報,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02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658.14萬元。公司稱,報告期內公司正在執行的合同訂單與同期相比交貨有所延遲,導致報告期收入同比出現下降,同時由于上市后加大了研發力度,研發費用增加了35.78%,導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同比出現一定的波動。
????????據《電鰻快報》觀察,鐵科軌道非常注重研發。
????????掌握高鐵扣件核心技術
????????鐵科軌道主營業務是以高鐵扣件為核心的高鐵工務工程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于為高鐵運營提供安全、穩定、可靠的工務工程產品。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公司形成了以高鐵扣件為核心,同時包括預應力鋼絲及錨固板、鐵路橋梁支座、工程材料以及軌道部件加工服務在內的高鐵工務工程產品體系,公司產品已覆蓋至軌道、橋梁和隧道等高鐵工務工程領域。
????????據披露,鐵科軌道掌握高鐵扣件的核心技術,包括三大類:一是軌道扣件設計核心技術,二是軌道扣件制造核心技術,三是軌道扣件檢測核心技術。
????????軌道扣件設計核心技術方面,鐵科軌道掌握了高鐵扣件系統技術、高鐵特殊調整扣件系統技術和重載扣件系統技術;軌道扣件制造核心技術方面,則由扣件系統彈條制造技術、扣件系統用尼龍件、塑料件制造技術及扣件系統用橡膠件制造技術、扣件系統用彈性體件制造技術等組成;軌道扣件檢測核心技術則由快速檢測技術、組裝性能檢驗技術、墊板剛度檢驗技術和多工位、大振幅疲勞試驗技術組成。
????????半年報稱,由于公司目前課題研發方向以新型扣件系統、軌道部件的設計和新工藝、新材料的開發為主,研究內容具有跨專業、跨學科的特點,需要更多不同專業高學歷、高水平的研究人員參與其中,此外,由于大部分研究內容在國內尚屬首次開發,需要從基礎研究做起,大量的基礎性試驗必不可少,因此,研發人員的支出和直接投入較大。
????????據披露,公司研發人員的數量為112人,研發人員數量占公司總人數的比例21.92%,研發人員薪酬合計1509.07萬元,與上期920.08萬元相比增加64.02%。研發人員平均薪酬也由上期的8.60萬元增至本期的13.47萬元。
????????新增五項核心技術
????????今年上半年,鐵科軌道通過自主研發新增了在線視覺檢測技術、全自動化粉末滲鋅技術、彈條熱處理技術、扣件系統用尼龍件自動切削端口技術、扣件系統用彈性體件自動在線測量技術等核心技術。
????????據介紹,在線視覺檢測技術解決了人為在線檢測周期長、精度低和效率低等問題,通過自主研發設計的測量聯動機構,輔以高精度測量探測設備,可以快速、精準地測量彈條的全部尺寸,同時,具備數據存儲功能,為模具調整提供數據支撐,節約了檢測人員,避免了人為測試誤差。目前視覺檢測設備已投入使用,同時申請四項專利。全自動化粉末滲鋅技術解決了彈條在滲鋅過程中的高勞動密集,提高了生產效率,杜絕了滲鋅環境對人身傷害,降低了人為因素造成的質量不穩定,通過自主研發全自動滲鋅設備,增加滲鋅樣品運動軌跡一定范圍內無極可調功能,大幅提高了產品粉末滲鋅層厚度的均勻性。該技術形成了鐵科軌道的企業技術秘密。彈條熱處理技術實現了彈條的精準熱處理過程。扣件系統用尼龍件自動切削端口技術實現了尼龍件注塑成型后自動切削端口。
????????而扣件系統用彈性體件自動在線測量技術通過高速攝像頭的選型比對、測量方式分析和定位工裝設計,實現了彈性體制品在流動生產線上的逐個尺寸測試,有效的保證了產品質量,避免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為產品質量的提升做出了有力保障。
????????據《電鰻快報》觀察,1月到6月,公司共申請專利52項,其中發明專利18項、實用新型專利33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累計獲得158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25項、實用新型專利130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2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