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 14:10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普源精電近55%營收來源海外地區,貿易摩擦等風險需要重點關注,公司2019年后出口美國的主要產品均被加征25%關稅。
近日,通用電子測量儀器廠商普源精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源精電”)向上交所回復了首輪審核問詢材料,向科創板IPO加速沖刺。
普源精電相關負責人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未來公司將不斷增強在儀器專用核心芯片和高端測量儀器的核心競爭力,完成從測試測量硬件供應商到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不過普源精電近55%營收來源海外地區,貿易摩擦等風險需要重點關注,公司2019年后出口美國的主要產品均被加征25%關稅。
未來向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普源精電專注于通用電子測量儀器領域,主要產品包括數字示波器、射頻類儀器、波形發生器、電源及電子負載、萬用表及數據采集器等五大領域,在時域和頻域測試測量應用方向上覆蓋多元化行業。
最新披露的下游行業營收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教育與高校科研、工業類電子、通信、航空航天、消費類電子、交通與能源等業務領域營收占比為26.57%、19.44%、11.73%、3.93%、1.66%、1.22%。
其中,教育與高校科研是傳統優勢領域,但2020年銷售收入同比下降21.85%、營收占比下滑11.67個百分點。而近三年通信業務領域相對發展較快,2020年同比增長2.14倍,營收占比從4.2%提升至11.73%。
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普源精電相關負責人回復《科創板日報》記者時表示:“公司未來將不斷增強在儀器專用核心芯片和高端測量儀器的核心競爭力,完成從測試測量硬件供應商到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據公司方面介紹,普源精電已實現UltraLab智能實驗室、高速多通道采集、EMI輻射/傳導預測試等多個項目解決方案。如UltraLab智能實驗室解決方案包括系統軟件、數字示波器、波形發生器、萬用表和電源等組合產品,能夠實現實驗教學虛擬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的需求。
從市占率來看,普源精電市場份額仍然偏小。三方數據顯示,是德科技、羅德與施瓦茨、安立、泰克、力科等海外廠商合計占據全球及國內市場近50%市場份額,而普源精電在國內電子測量儀器市場的市場占有率約為1%。
“國內電子測量儀器企業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領域,產品技術和性能等方面仍與海外巨頭有較大差距,不斷提升產品檔次和技術水平是公司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一名中小券商分析師解釋稱。
普源精電相關負責人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公司未來計劃新建高端數字示波器生產線和高端微波射頻儀器生產線,進一步優化公司產品結構,提升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滿足公司產品向高性能電子測量儀器業務拓展的長遠發展需要。”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公司進一步披露了主營產品各檔次銷售金額及占比數據。數字示波器方面,2019年高端產品開始放量,2020年末營收占數字示波器總銷售比例為17.34%。射頻類儀器、波形發生器、萬用表等類型產品目前仍主要集中在中端和低端兩個檔次水平。
產品被美加征25%關稅
從公司整體經營情況來看,普源精電成長性并不突出。近3年營收分別為2.92億元、3.04億元、3.54億元。由于2020年實施了較大規模的股權激勵,導致改年公司凈利潤為-2717萬元,且后期存在較多的股份支付費用攤銷。
普源精電方面回應《科創板日報》記者稱,股份支付費用的分攤依據為激勵對象的職能,股份支付費用相應歸集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銷售費用和生產成本方面。據測算,2021年至2024年各年預計確認股份支付金額分別為9208萬元、5538萬元、1268萬元、182.99萬元。
不過,進一步拆分公司業務銷售數據,近三年普源精電主要產品的銷售均價整體呈上升趨勢。公司方面認為,系不斷開發功能及性能升級的新型號產品,產品結構發生變化所致。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公司首次披露了自主研發核心芯片情況。普源精電2017年開始推出自研芯片組,2020年末自研芯片數量占比為0.51%、自研芯片涉及產品銷售收入占總營收24.6%。
公司方面認為,自研芯片組相對大部分其他外購IC芯片有較高的性能和系統集成度,主要運用于公司的中高端示波器。由于自研芯片組單價較高、每臺產品用量少,整體數量占比相對較低。
由于普源精電近55%營收來源海外地區,貿易摩擦等風險需要重點關注。截至2020年末,公司歐洲、北美洲、亞洲等區域銷售占比分別為24.13%、18.65%、8.88%。普源精電稱,2018年7月前,美國對公司主要產品征收0.3%至0.8%的關稅。隨后被陸續加征關稅,自2019年5月10日后,公司出口美國的主要產品均被加征25%關稅。
從客戶情況來看,普源精電客戶集中度相對較低。近三年,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分別為29.26%、25.64%、26.23%。
對于公司存在的對賭協議恢復問題,普源精電認為,對賭補充協議約定的“回(收)購權”、“反稀釋”等特殊權利均由公司控股股東承擔回購或補足義務。且在IPO推進的過程中,相關對賭協議處于效力終止狀態,不會導致發行人控制權發生變化。
據悉,2020年正心谷管理的檀英投資和乾剛投資、招銀產業基金管理的招銀現代和招銀共贏、高瓴耀恒等戰略投資者先后增資入股,并簽署了對賭協議。主要內容包括在股權交割日起三/五年內實現IPO、反稀釋權、協議失效以及自動恢復等條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