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6 10:15 | 來源:未知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值得注意的是,嘉華股份仍然面臨著毛利率下滑,境外業務遭遇瓶頸等一系列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發現網向嘉華股份公開郵箱發送采訪函請求解釋,然而截至發稿,嘉華股份并未給...
2021年5月27日,山東嘉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華股份”)更新了招股說明書,申報在上交所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嘉華股份擬發行4114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由國泰君安證券承銷保薦。預計募集資金6.26億元,主要用于高端大豆蛋白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以及東廠區2萬噸分離蛋白擴產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嘉華股份仍然面臨著毛利率下滑,境外業務遭遇瓶頸等一系列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發現網向嘉華股份公開郵箱發送采訪函請求解釋,然而截至發稿,嘉華股份并未給出合理解釋。
增收不增利,毛利率下滑
招股書披露,嘉華股份是以大豆蛋白為主要產品的大豆深加工企業。主要產品為大豆蛋白,除此之外還生產大豆膳食纖維、大豆油、低溫食用豆粕等。
隨著健康飲食的理念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植物蛋白相對動物蛋白的優越性和互補性。據QY Research研究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植物蛋白市場規模估計為53.22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89.46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為9.04%。
數據來源:QY Research
不難看出,嘉華股份可謂是站在了市場的風口上。2018-2020年,嘉華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28億元、8.70億元和9.69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2.40%、5.01%和11.34%;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313.87萬元、7394.82萬元和7408.85萬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4.71%、1.11%和0.19%。發現網注意到,報告期內,嘉華股份的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歸母凈利潤的增速。
來源:同花順iFinD(單位:億元)
嘉華股份“增收不增利”的現狀可能與其毛利率下滑的現狀有關。2018-2020年,嘉華股份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7.98%、17.44%和13.98%,呈小幅下降趨勢。具體產品來看,大豆蛋白、大豆油、大豆膳食纖維、低溫食用豆粕和其他產品的毛利率在2020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同比下降4.25%、0.22%、1.54%、5.01%和0.67%。
圖片來源:招股書
針對毛利率下滑的原因,嘉華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2020年主要原材料大豆價格受國際市場行情和國內疫情等因素影響,出現較大幅度上漲,公司當年采購單價較上年增加37.09%,導致當年單位成本增長較多。
因此,雖然營業收入有所增長,但是嘉華股份的利潤卻并沒有由此上漲。所以嘉華股份在提高自己盈利水平方面還要下功夫。
近半產品在境外銷售
招股書披露,嘉華股份沒有控股股東,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吳洪祥、黃瑞華、張效偉、李廣慶、賈輝、高澤林六人。其中,吳洪祥是嘉華股份的第一大股東,占有公司23.50%的股份,同時也是嘉華股份的法人代表。然而吳洪祥雖是中國籍,卻擁有澳大利亞永久居留權。
圖片來源:招股書
有可能是因為擁有澳大利亞永久居留權,吳洪祥對于境外業務也格外重視。招股書披露,2018-2020年,嘉華股份的外銷收入分別為3.63億元、3.43億元和3.78億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43.92%、39.52%和39.11%,境外市場是嘉華股份銷售收入重要來源之一。
然而近年來嘉華股份境外銷售規模并未有所突破。此外,對于境外市場,公司采取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銷售模式,2018-2020年,境外經銷客戶數量分別為136個、131個和102個,境外經銷客戶處在快速下滑的趨勢。
圖片來源:招股書
針對大量經銷客戶退出的原因,嘉華股份在招股書中表示原因有如下幾個:部分經銷客戶因臨時性需求而發生偶發性采購,后續無繼續合作意向;此外,客戶因公司大豆蛋白報價較高,無法從終端客戶獲取足夠利潤,未繼續合作;部分經銷客戶因主要負責人員工作變動,未繼續展開合作或與負責人員更換的新單位展開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嘉華股份還擁有一家子公司來負責境外業務,即青島新嘉華。該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負責嘉華股份生產的大豆蛋白、大豆膳食纖維等產品的境外銷售。2020年青島新嘉華的業績表現卻并不優秀,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7192.88萬元,凈利潤卻虧損49.95萬元。
圖片來源:招股書
由此可見,嘉華股份在境外業務上也遭遇了一些瓶頸,與此同時嘉華股份也在招股書中坦言,公司未來外銷過程中,可能受到全球貿易摩擦加劇、出口國政治動蕩、外匯管制、經濟政策突變、貿易限制以及與境外客戶開發不暢等因素影響,對公司境外銷售造成不利影響。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