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9 10:33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盡管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高管不斷減持,但容大感光的股價卻一路飛漲,一大原因是公司蹭上了光刻膠概念。
近日,容大感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重申,要把握電子產業國產化的歷史機遇,立志成為國際一流的感光化學材料企業。公司在2020年年報中也是如此表達“雄心壯志”,并披露光刻膠產品主要應用于平板顯示、發光二極管及集成電路等領域。
不過,容大感光的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又減持了。記者查閱發現,自公司上市12個月的次日(2017年12月21日)起,公司股東、控股股東、高管就開啟了“連綿不絕”的減持車輪戰。伴隨減持的是,“蹭上”光刻膠概念的公司股價一路飆漲。
一邊是公司擎畫的璀璨前景,一邊是股東高管的不斷減持,背后真相究竟如何?
股東、高管競相減持
7月26日,容大感光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楊遇春、劉群英計劃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減持數量合計不超過376.2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對于減持原因,公司表述為:楊遇春、劉群英個人資金需要。
事實上,容大感光2016年12月20日登陸創業板,12個月承諾期一滿,公司特定股東言旭貿易即于次日(2017年12月21日)發布了減持計劃。至今年7月31日,言旭貿易已累計至少3次發布減持計劃,其持股比例也由上市時的2.04%降至0.75%。
緊接著,容大感光的控股股東、高管等“內部人”均火速開啟了減持。
2018年1月5日,公司披露高管減持計劃,公司監事魏志均、董事蔡啟上(現任董秘)、副總經理陳武計劃在公告之日起3個交易日后的6個月內分別減持不超過119.26萬股、16.80萬股、16.80萬股,分別占公司總股本的0.99%、0.14%、0.14%。對于減持原因,公司表述依舊為:個人資金需要。
從2020年起,容大感光股價開啟飛漲,公司控股股東也開啟“連綿不絕”的減持。2020年3月5日,容大感光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董事、總經理黃勇擬減持387.4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23%。2021年1月8日,公司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黃勇、劉啟升擬合計減持不超過468.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00%。同時,公司還披露了高管魏志均、蔡啟上、陳武,股東言旭貿易的減持計劃。
一路接連減持下來,容大感光的股東、控股股東、高管收益頗豐。
萬得提供的重要股東買賣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言旭貿易累計減持169.17萬股,減持金額4986.6萬元;股東童佳減持了117.99萬股,減持金額1960.23萬元。高管方面,魏志均累計減持139.55萬股,減持金額5622.14萬元;陳武減持18.37萬股,減持金額674.74萬元;蔡啟上減持49.9萬股,減持金額1225.24萬元。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方面,劉群英減持169.6萬股,減持金額4635.57萬元;劉啟升減持298.08萬股,減持金額1.28億元;黃勇減持88萬股,減持金額3712.7萬元。
此外,公司控股股東楊遇春等的減持計劃還在進行中。
信息披露就像“擠牙膏”
盡管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高管不斷減持,但容大感光的股價卻一路飛漲,一大原因是公司蹭上了光刻膠概念。
“公司的光刻膠包括紫外正性光刻膠、紫外負性光刻膠。”容大感光在定期報告中披露,這些產品主要應用于平板顯示、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等領域。
身披光刻膠光環,容大感光受到了市場資金的青睞。但在信息披露上,容大感光的表述卻很“骨感”,給市場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此前,在5次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容大感光僅僅重復其光刻膠業務營收占比較小這一基本信息。為此,深交所于2020年5月11日對公司下發關注函,要求公司就股價大幅上漲,披露包括光刻膠業務在內的多項詳細內容。
“光刻膠是公司未來重點拓展的領域……并讓公司最終成為一家國際一流的感光化學材料制造企業。”容大感光在2020年年報中表示,公司的IC用g/i線光刻膠批量銷售,高分辨率芯片專用i線光刻膠仍在研發中。在市場和深交所的質疑中,容大感光終于像“擠牙膏”一樣,披露了公司的半導體用光刻膠及進展情況。
如此重大的利好也沒能抑制住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那顆要減持的心。7月26日,公司披露,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楊遇春、劉群英計劃減持2%股份。8月2日,公司披露,劉啟升、黃勇1月8日披露的減持計劃期限屆滿,二人合計減持了218.21萬股。
當前,容大感光的股價依然強勢,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還在減持,公司還在立志成為國際一流的感光化學材料企業。這不禁讓人疑惑:公司的光刻膠業務成色到底有幾何?抑或控股股東自己也不相信自己的“雄心壯志”?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