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id="1hajl"><optgroup id="1hajl"><center id="1hajl"></center></optgroup></span>
    <li id="1hajl"></li>
    
    
    1. 成都先導:輸出創新藥“種子” 發掘高價值“靶點”

      2021-12-13 15:10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作為一家從事藥物發現相關研發服務的公司,成都先導專注于DNA編碼化合物庫(DEL)的設計、合成和篩選,該領域專業度極高。...

              “登陸科創板之后,企業關注度高了、責任更大了,資源也更多了。”談及未來,李進表示,成都先導將始終聚焦核心主業,圍繞創新藥尤其是小分子藥,打造DNA編碼化合物庫平臺,同時致力于將技術平臺和能力擴展到小核酸藥。“這兩個方向前途廣闊,都有著光明的未來。”

              8年時間,從“出生”到上市,成都先導的科創資本之旅令人艷羨。

              然而,一家科創企業的成長絕非朝夕之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科技型創新企業能夠茁壯成長的決定性因素,是聚焦與專注。找到一個關鍵領域,再找出能夠發力的專注產品,快速地將產品做到一個有價值的階段,并迅速與市場對接驗證。”談到創業過程,成都先導董事長兼CEO李進博士如是說。

              作為一家從事藥物發現相關研發服務的公司,成都先導專注于DNA編碼化合物庫(DEL)的設計、合成和篩選,該領域專業度極高。為何從DEL技術入手?其實,在啟動創業前,李進有著漫長的學業及職業鋪墊。30多年前,李進赴英國留學、工作,研究分子設計、分子合成與分子篩選,一直從事新藥研發工作,待時機成熟后萌生了回國創業的想法。

              近日,上海證券報記者走進成都先導,聆聽掌門人李進的創業故事與創新理念。

              “登陸科創板之后,企業關注度高了、責任更大了,資源也更多了。”談及未來,李進表示,成都先導將始終聚焦核心主業,圍繞創新藥尤其是小分子藥,打造DNA編碼化合物庫平臺,同時致力于將技術平臺和能力擴展到小核酸藥。“這兩個方向前途廣闊,都有著光明的未來。”

              善擇時:回國創業水到渠成

              從2012年2月創立,到2020年4月在科創板上市,成都先導的“科創步伐”之快,令人驚詫。

              其實,李進在放棄高薪實施創業之前,有著20多年的從業“伏筆”。2007年,GSK收購Praecis Pharmaceuticals,向從業多年的李進傳遞了一個強烈的信號——DNA編碼化合物庫(DEL)合成及篩選技術潛力巨大。此時的李進,畢業后已在藥物供應領域深耕多年。

              水到渠成。2012年,李進辭去阿斯利康全球化合物科學總監的工作,以“DNA編碼化合物庫(DEL)合成及篩選技術平臺”作為創業項目,回國創辦了成都先導。

              “創辦成都先導之前,我在藥物發現領域工作了20多年,在英國的阿斯利康工作了11年,我從事的領域就是藥物早期發現與優化階段。在進入阿斯利康之前,我還在英國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干了11年。所以,我的創業選擇與工作背景和業務經驗有著密切關系。”李進說。

              為什么選擇這個技術?創新藥研發的關鍵點是在確定影響疾病的生物靶點后,如何快速尋找到調控生物靶點功能的新穎分子,業界稱為苗頭或先導化合物。傳統的高通量篩選只有幾百萬化合物的種類,DEL(DNA編碼化合物庫)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化合物來進行篩選,大幅提高效率及成功率。

              很快,李進團隊鎖定了這個方向,并迅速展開技術攻關。成都先導也成為國內乃至亞洲最早規模化從事DEL技術研發的公司。目前,公司已經完成超過萬億種結構全新、具有多樣性和類藥性的DNA編碼化合物的合成,并且已有多個案例證實了其針對已知生物靶點和新興生物靶點篩選苗頭化合物的能力及有效性。

              回顧創業歷程,李進將成都先導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是初創的階段,第二個是膠著的階段,第三個是走向市場的階段,第四個是上市和進一步發展的階段。

              “初創階段創業項目要爭取到融資,然后組建團隊來開始一些基本工作,相對比較順利。最難的是膠著階段,技術開發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商業前景也不明確,團隊也在變化。”李進說,“在膠著階段,會確定一個企業是不是能夠走得出來,回想起來,這應該是印象最深的、也是最有趣的和考驗創業者的階段。”

              成都先導走出來了。憑借全球領先的DNA編碼化合物庫技術,公司獲得了跨國制藥企業及國際生物技術公司的認可,陸續與輝瑞、強生、默沙東、賽諾菲、武田制藥等逾100家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它們提供DEL篩選服務。2018年起,公司開始實現盈利,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硬科技:打造創新藥“種子庫”

              近年來,全球醫藥行業迅疾發展,國內制藥企業的藥物研究,也逐漸從仿制藥向創新藥轉變,這給了CRO企業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成都先導與技術服務型CRO企業的一個重要區別在于,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NA編碼化合物庫,內含海量具有潛在成藥可能性的藥物結構知識產權,在DEL及新藥相關技術、研發資金市場環境及監管法規等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可以自主進行多個創新藥物項目的研發,為公司持續輸出頗具潛力的創新藥項目提供可能性,同時創造較高收益和長期價值。

              成都先導的“硬科技”究竟強在哪?“DEL技術與傳統幾個成熟的篩選技術比,優勢是比較突出和明確的。傳統的HTS高通量篩選的分子范圍相對窄,而DEL已經做到萬億的分子篩選,兩者完全是不同數量級的。同時,在篩選效率、時間上也不同,以前HTS幾百萬化合物大概要花9個月到1年半的時間來完成,而用DEL技術的話,整個流程3個到6個月就完成了,而且多數應該是靠近3個月,而不是6個月。另外,成本方面(DEL)也要低一些。”李進說。

              李進坦言,成都先導并非唯一一家從事編碼化合物庫技術的公司,但公司的小分子編碼庫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成都先導在這個細分領域已具有明顯的優勢。“另外,在市場的快速反饋、技術的提升以及轉型升級上,我們做得也非常快。”

              “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把這個技術與其他相關的技術進行了整合。”李進頓了頓說,比如在人工智能方面,公司不久前與騰訊宣布開展AI方面的合作。

              今年9月,成都先導與騰訊AI Lab合作,共同設計開發了一款分子骨架躍遷算法(GraphGMVAE)。該算法可以在保持分子側鏈不變的情況下,生成具有相似活性不同骨架的分子。

              備受關注的是,在登陸科創板后,成都先導快速完成了一單海外并購。2020年底,公司以2500萬美元的價格,受讓英國Vernalis(R&D)Limited公司(簡稱 “Vernalis”)100%股權。

              Vernalis在FBDD(藥物發現技術)/SBDD的開發應用方面有著超過20年的經驗,被認為是該領域國際領軍企業之一。與成都先導所使用的DEL技術不同,Vernalis在藥物發現方面主要聚焦基于分子片段和靶點三維結構信息的方法,并已成功開發和轉讓多項針對腫瘤、神經退行性疾病、抗感染和炎癥等生物學目標的細胞活性先導化合物和臨床階段候選物。

              “基于分子片段的藥物發現技術是當前小分子藥物發現領域的重要技術之一。通過這次并購,可以深化我們藥物發現的專長和經驗。”李進表示,收購關鍵的技術平臺,有利于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持續創新。公司的能力也由此更加多元化,一方面可提升新藥項目發現與優化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可給予客戶多樣化選擇,有望在商業模式上推出更多性價比高的服務項目。

              軟實力:營造創新文化氛圍

              采訪過程中,李進多次提到了團隊的力量。的確,對于科創型企業而言,人才是最核心的資產。目前,成都先導的研發人員數量占公司總人數的比例達到80%以上。

              就在不久前,成都先導推出了上市后首份股權激勵方案,激勵對象共計133人,包括公司高管人員、核心技術人員和其他人員。其中包括英國子公司Vernalis的11名技術骨干及管理人員和美國子公司HitGen Pharmaceuticals Inc.的2名技術骨干。

              “這次股權激勵的設計安排上,我們還是有很多考慮的,除了高管外,還有核心技術團隊,還包括長期持續貢獻者,另外就是海外員工。靈活的股權激勵機制是科創板的一個優勢,我們很快把它用起來了。”李進笑著說。

              除通過股權激勵等方式激勵團隊外,成都先導也在持續打造一個開放互動的科研工作環境,如“先導論壇”會不定期地邀請外部專家,分享新的研發趨勢和前沿進展。公司還設了“先導科學日”,讓大家走出實驗室,來分享相互關心的科學技術發展及其他話題,還有各種游戲。

              “我認為比較重要的是,努力打造一個持續不斷的創新文化和創新氛圍。”李進稱。

              談及上市之后的變化,李進表示,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注度更高了,但由此帶來的責任及自我提升的壓力也變大了。“當然,我們獲得了更多的資源,能夠投入研發,投資科學技術平臺的建設,支持企業的市場擴張和團隊擴充。”

              展望未來,成都先導將繼續聚焦創新藥,小分子藥以DNA編碼化合物庫平臺繼續拓展,同時將技術平臺和能力嫁接到核酸藥領域。“公司會圍繞小分子和小核酸創新藥這兩個賽道往前走。”李進說,依托兩個核心技術平臺,公司將不斷拓展、完善和應用,加速技術之間的融合,再向下游擴張,打造一個真正世界領先的、頂級的技術平臺。

              事實上,除了新藥研發服務,新藥在研項目權益轉讓也是成都先導的商業模式之一。2020年,HG030內地權益的對外轉讓,標志著公司新藥在研項目權益轉讓模式的實現。目前,公司擁有大約20個內部新藥項目,目前已有4個項目獲得臨床試驗批件并進入臨床試驗。

              “沿著現有的良性發展軌道,成都先導的技術平臺將越來越完善,合作伙伴越來越多,新藥項目越來越豐富,而這,就是公司的未來!”李進語氣堅定地說。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1 www.shhai01.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精品不卡|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51精品资源视频在线播放|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热久久毛片|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 亚洲韩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加勒比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视频| 老司机69精品成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调教网|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精品视频在线| 2021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jizz视频|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导航| 综合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国语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91|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99re这里只有精品热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