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6 14:04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兩年平均增長5.4%,增速延續上月回升態勢,分別繼續加快0.3、0.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12月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工業生產繼續小幅回升;市場銷售增速雖有回落,但總體復蘇態勢未變;1至11月,投資緩中趨穩,結構不斷優化。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當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扎實推進,保供穩價和助企紓困力度加大,11月國民經濟繼續恢復,實體經濟穩中有升,就業物價總體穩定,進出口增勢良好,民生保障有力,發展質量穩步提升。
“我國經濟穩定發展支撐有力,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推進,宏觀政策調節有力實施,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有望較好實現。”付凌暉稱,盡管面臨多重壓力,但要看到,我國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從明年的發展看,戰勝困難挑戰、保持經濟穩定運行仍有較好支撐。
工業生產增速回升
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兩年平均增長5.4%,增速延續上月回升態勢,分別繼續加快0.3、0.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副司長江源表示,隨著保供穩價、助企紓困等政策措施的有力推進,11月工業生產繼續小幅回升,其中,制造業在高技術和裝備制造業帶動下,回升幅度高于采礦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江源指出,11月工業生產增速繼續回升,工業發展韌性強、潛力大、動力足的特點進一步彰顯。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大宗商品價格仍在高位,中下游企業成本上升壓力較大,產業鏈斷點堵點依然明顯,回升基礎尚不穩固。下階段,在統籌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要強化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精準有效落實各項惠企紓困措施,全力做好保供穩價工作,暢通經濟社會循環,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消費延續復蘇態勢
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043億元,同比增長3.9%;比2019年11月增長9.0%,兩年平均增速為4.4%。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統計師付加奇表示,11月,疫情等因素對市場銷售產生一定沖擊,但消費品市場總體復蘇態勢沒有改變。隨著疫情防控更加精準有效,消費環境不斷改善,促消費政策逐步顯效,消費市場發展韌性將持續顯現,國內消費潛力有望繼續釋放。
從未來發展看,付凌暉認為,我國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升級的態勢不會改變。下階段,消費市場恢復還有不少有利條件。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有利于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經濟逐步恢復,社會保障不斷完善,有利于增強消費信心。
展望明年,付凌暉表示,只要把好疫情防控關,消費發展仍然大有可為。
中國銀行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周景彤表示,雖然消費恢復面臨一些困難,但明年消費有望繼續向正常水平恢復。
投資結構優化
1至11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94082億元,同比增長5.2%;比2019年1至11月增長7.9%,兩年平均增長3.9%。
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首席統計師羅毅飛表示,受基數抬升、疫情散發等因素影響,1至11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有所放緩,但緩中趨穩,結構優化。下階段,隨著保供穩價、助企紓困和穩投資等政策效果的進一步顯現,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有望緩中企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明年圍繞“兩新一重”建設的基礎設施投資會趨向回暖和活躍。在今年基建投資低基數效應下,明年投資增速將有明顯提高。此外,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有望在資金方面對項目建設形成更大力度的支持。
展望未來,我國投資潛力巨大。付凌暉指出,我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資本存量與發達國家還具有較大差距,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狀況也蘊含著巨大投資空間,加之產業升級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廣泛滲透,工業化、信息化融合也需要加大投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