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9 14:47 | 來源:未知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司、受讓方、第三人一致同意放棄東湖公司2021會計年度的公司收益分配,東湖公司結轉的經營收益均全部用于東湖水環境治理;北民湖3.24萬畝水面養殖使用權將全部交還給澧縣...
在披露了擬以1元轉讓名下東湖公司54.67%的股權后,大湖股份(6.82 -6.45%,診股)收到上交所的問詢函,交易所要求公司對該交易的合理性等問題作出說明。公司股價1月18日應聲跌停,收于7.29元/股,市值一日縮水近3.9億元。
水產養殖面臨生態修復壓力
1月17日晚間,大湖股份披露公告,為便于政府統籌安排東湖水環境整治工作,擬以1元的價格向華容縣財政局所屬的鑫源農業轉讓其所持有的東湖公司54.67%的全部股權,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東湖公司股權。
公司在公告中稱,作為東湖水域污染生態損害賠償責任主體,根據有關部門出具的《修復方案》,需要承擔東湖生態環境損害巨額修復費用8.35億元,而東湖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賬面凈資產為7071.22萬元,遠遠不足以支付其所要承擔的修復費用。
此外,為落實省、市有關北民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要求,下屬分公司北民湖漁場與澧縣政府達成《關于解除<北民湖漁場兼并協議>的框架協議》。
上述協議完成后,公司、受讓方、第三人一致同意放棄東湖公司2021會計年度的公司收益分配,東湖公司結轉的經營收益均全部用于東湖水環境治理;北民湖3.24萬畝水面養殖使用權將全部交還給澧縣政府。
大湖股份表示,上述兩項協議預計對公司2021年度凈利潤帶來1.07億元的損失。公司未來水產板塊鮮活魚產品的營收以及凈利潤將會有所縮減,公司健康產品水產板塊將以兩湖兩庫優質天然水面為基礎,加大冰凍冰鮮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實現品牌渠道營銷的轉型升級。
交易所要求說明交易合理性
資料顯示,大湖股份于2000年6月在上交所上市,是全國唯一采用水面權益資本化方式上市的公司,被譽為“中國淡水養殖第一股”。
近年來,隨著大水面生態保護要求的不斷推進,公司的水產養殖業面臨著業績與環保的平衡選擇問題。2019年度,公司以水產品帶來的收入占公司營收比例為69.95%,到了2021年上半年度,上述收入占比縮減為56.5%;對應毛利率也從18.62%降至16.56%。
為了帶來新的盈利增長點,公司將業務拓展為健康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業務,以及健康醫療服務業務兩個板塊,具體包括淡水魚類及相關水產品的養殖、加工、銷售貿易;白酒產品的生產與銷售;藥品、保健品、醫療器械等的連鎖零售及批發業務;以康復護理醫院運營管理的健康醫療服務業務。
此外,隨著預制菜市場的興起,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推出了冰鮮預制菜品,通過傳統電商(天貓、京東)、社區電商團購、商超(山姆會員店、天虹等)等渠道銷售。并將拓展推廣預制菜市場,不斷提升冰凍冰鮮預制菜產品的銷售比重。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東湖公司實現營收4143.95萬元,凈利潤719.97萬元。在披露了擬剝離上述兩塊水產養殖業務后,上交所于1月17日當晚向大湖股份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結合財務數據補充披露1元轉讓股權的合理性;最終采取股權轉讓和解除協議方式的原因;解除協議對凈利潤影響7118.37萬元的具體構成;轉讓后是否會對公司主營業務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其他養殖水面的經營情況;以及將上述交易對財報的影響計入2021年會計年度的合理性。
1月18日,大湖股份開盤后急速跌停,收于7.29元/股,市值一日縮水近3.9億元。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