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6 09:11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楊力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賽升藥業發布了2021年的業績預告,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3.6億元至4.0億元之間,同比增長了130%-160%;同期扣非后凈利潤預計在8651萬元和12358萬元...
《電鰻快報》文 / 楊力
賽升藥業(300485.SZ)終于結束了業績三年“連降”,“重營銷,輕研發”可能是其業績低迷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三年該公司的研發投入占比在持續增加,期待其業績“首增”后能繼續向前。
研發投入“拖累”扣非后凈利潤?
1月25日晚間,賽升藥業發布了2021年的業績預告,預計報告期內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在3.6億元至4.0億元之間,同比增長了130%-160%;同期扣非后凈利潤預計在8651萬元和12358萬元之間。
對于業績變動的原因,賽升藥業表示,報告期內,由于該公司按照新金融工具準則確認的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及聯營企業投資收益所致,該公司投資的金融資產主要為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與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公司以及醫藥健康專業投資基金,其中公司直接或間接投資的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以及與公司主營業務相關公司按照新金融工具準則確認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約為18,900-20,000萬元,聯營企業投資收益約為7,300-8,000萬元。
另外,預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下降0%-30%,主要原因是該公司在報告期內在研品種研發投入同比增長所致,全年研發費用約10,615萬元。
盡管賽升藥業強調是研發投入金額“拖累”了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但《電鰻快報》注意到,該公司的銷售費用遠遠超過其研發費用,2021年前三季度賽升藥業的研發費用為8047萬元,而其銷售費用為4.29億元,前者幾乎是后者的零頭。
事實上,近年來,賽升藥業的銷售費用一直在下降。在2019年和2020年,該公司的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差距更大。2019年該公司的研發費用為5038萬元,而其銷售費用為7.63億元;2020年該公司的研發費用為7167萬元,而其銷售費用為6.27億元。不過值得肯定的是,近年來該公司研發費用確實在不斷上升,而且銷售費用確實在下降。
研發投入占比三年連升 業績首增后能否持續?
上升的研發費用在未來能否帶來業績增長?半年報顯示,賽升藥業的主營業務為注射針劑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導產品為生物生化藥品,涉及心腦血管類疾病、免疫性疾病(抗腫瘤)和神經系統疾病三大用藥領域。
2020年,該公司有99.97%的收入來自醫藥制造;如果按產品劃分,該公司有52.61%的收入來自免疫系統用藥,11.76%的收入來自神經系統用藥,34.44%的收入來自心腦血管用藥,1.19%的收入來自其他。
2015年賽升藥業登陸A股市場,從2018年至2020年,該公司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62億元、1.29億元和1.24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0.46%、-50.8%和-4.26%。由此可見,賽升藥業的扣非后凈利潤已連續三年下降,此次業績增長是該公司三年來首次。
賽升藥業有超過一半的收入來自免疫系統用藥,近年來我國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330億人民幣。其中生物制劑將從2014年12億元增長到2030年87.8億元,占總自身免疫藥物市場份額從12.2%增長至66.0%。
另外,從2019年全球藥物銷售額來看,前100名中有25種免疫疾病藥物,主要針對類風濕關節炎、銀屑病、多發性硬化等自身免疫病,以及哮喘等2型炎癥。
賽升藥業的第二大收入來源是心腦血管用藥。近年來全球心腦血管用藥市場實現了快速增長,2018年全球心血管介入治療市場規模已超230億美元。中國心血管介入耗材市場發展迅速,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市場規模達535.9億元。在需求方面,2017年我國心血管醫院住院病人已達45.8萬人,其中住院病人接受手術人數達到了41.3萬人,較上年具有很大的增長。
賽升藥業第三大收入來源是神經系統用藥,2019年神經系統用藥銷售規模224.62億元,同比增長3.10%。與心血管系統用藥類似,品種格局持續調整,但2019年仍有大量輔助用藥品種名列前茅。此外,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精神神經系統中的原發性頭痛用藥醫院市場銷售額約為38.46億元,2018年增至44.08億元,同比增長6.86%。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賽升藥業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5272萬元、6632萬元和9672萬元,同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3.69%、5.57%和8.84%。過去今年研發投入占比在持續上升。
從2022年1月4日至1月25日收盤,賽升藥業的股價下降了0.38%,同期所屬板塊下降了9.42%。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