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4 10:40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中,與三棵樹有著相似經歷的企業不在少數。
當房企“爆雷”事件頻出時,這些關聯度極高的行業亦被迫成為了其中的“炸點”。隨著全年業績預告的披露,更多受到牽連的企業開始浮出水面,房企“失火”的波及面越來越廣。
2月8日中午結束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決賽上,三棵樹(109.210, -8.81, -7.46%)代言人谷愛凌以空中轉體1620動作逆轉奪冠,拿下了中國隊的第三枚金牌,這也是其獲得的首個冬奧會獎牌。
代言人奪冠,企業與有榮焉。
三棵樹與谷愛凌于去年4月簽約,有網友戲言,在谷愛凌奪冠、商業價值大漲前簽約,三棵樹無疑是“賺了”。
有媒體報道稱,2021年前,谷愛凌的簽約合作費用約為100萬美元級別,該年11月漲至稅后250萬美元,如今其商代報價在每年200萬美元左右,最終費用視品牌和具體合作權益而定。
只是,被認為是“賺了”的三棵樹卻在2021年創下了其上市以來的首虧。1月28日晚間,三棵樹披露業績預虧公告,受房地產行業變化影響,該公司預計將計提6.5億-8.5億元的壞賬準備,預計2021年歸母凈利潤虧損3.2億至4.7億元。
在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中,與三棵樹有著相似經歷的企業不在少數。
當房企“爆雷”事件頻出時,這些關聯度極高的行業亦被迫成為了其中的“炸點”。隨著全年業績預告的披露,更多受到牽連的企業開始浮出水面,房企“失火”的波及面越來越廣。
被殃及的家裝企業
東財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月8日,以申萬行業來看,共有68家A股建筑裝飾企業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32家歸母凈利潤虧損,占比約47%,這其中有17家為首次虧損;另外還有10家企業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占比約14.7%。
建筑材料行業同樣有多家企業發生虧損。數據顯示,目前A股共有44家建筑材料企業披露業績預告,有15家歸母凈利潤虧損,其中10家為首虧,除三棵樹外,友邦吊頂(11.950, 0.00, 0.00%)、三圣股份(6.700, 0.24, 3.72%)(維權)、亞士創能(19.750, -0.75, -3.66%)等企業皆是其中的一員。
《國際金融報》記者梳理發現,這些業績不如意的企業多受到房地產行業調控波及。在業績變動原因一欄中,類似“對地產公司客戶應收項目計提減值”的字句頻繁出現。
譬如寶鷹股份(3.480, 0.01, 0.29%),因其某大客戶出現流動性風險,涉及該客戶的商票發生違約,部分應收工程款亦未能及時收回,受計提壞賬影響,公司2021年歸母凈利潤預計虧損12億-18億元;再如亞士創能,由于其部分房地產客戶出現信用風險擴大現象,公司對相應金融資產單項計提減值損失近6億元,對報告期利潤造成重大影響;中天精裝(22.670, -0.08, -0.35%)則因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合同資產減值損失有所增加等原因,該公司去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25.86%至41.75%……此前中天精裝在披露業績預告時還上演了一場公告“追債”的戲碼。
頭頂的壞賬
事實上,像中天精裝這樣公開“追債”的企業不在少數,但能如數討回的卻屈指可數。過去一年,在知乎等平臺可以看到許多關于商票無法兌付的留言,它們中有不少是房地產產業鏈上下游的供應商。
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在采訪中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三道紅線”政策出臺后,為了不增加表內負債,開發商在業務中使用商票頻率明顯加強,不少企業將債務以商票的形式轉移到產業鏈融資,以此優化指標。
“盡管大量商票會增加企業風險,但乙方話語權較低,考慮到市場競爭激烈,只能接受這一支付方案。”宋紅衛指出。
去年以來債務違約事件爆發后,全國各地的供應商接連趕往房企總部,想為手中積攢的、未能得到兌付的商票尋求一個說法,部分上市公司則選擇以公告的形式“追債”,全筑股份(3.600, -0.06, -1.64%)、金螳螂(5.820, -0.04, -0.68%)等都是這其中的一員。
全筑股份是上海裝飾行業第一家滬市主板上市公司,受恒大流動性問題牽連,全筑股份如今也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的風險。
危機始于2021年4月。彼時,全筑股份開始陸續出現應收票據逾期未兌付情形,為規避風險,該公司于彼時便開始暫停與恒大新簽合同,并不再為其項目趕工。
截至2021年6月,其持有的恒大逾期商票余額約1.1億元,涉及恒大的應收款項(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為25.25億元,全筑股份相應計提了2.13億元的壞賬準備。相關抵扣后,其實際需應對15.07億元的應收款。
這使得全筑股份的資金流動性受到嚴峻挑戰。公司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41.86%;對應歸母凈利潤則同比下跌96.63%,前三季度跌幅更是達到265.34%;截至9月末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亦同比暴跌318.29%至-2.33億元。
截至9月末,全筑股份擁有6.58億元的短期負債,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1.94億元,同期賬面貨幣資金10.04億元,但實際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卻只有1.95億元。這也意味著,其需要以不足2億元的可動用資金應對超8億元的短債,現金流極度承壓。
同樣有苦難言的還有金螳螂。
截至2021年12月30日,金螳螂及其子公司連續十二個月累計訴訟、仲裁案件合計金額17.17億元。其中涉及與恒大及其成員企業的訴訟案件共337件,合計金額16.41億元,占比超95%。
此外,在與恒大以往的業務往來中,金螳螂收取了其開出的大量商票。截至2021年三季度,該公司與恒大及其成員企業就17.98億元的應收商業承兌匯票達成購買資產抵償解決方案,但剩余的商票余額規模仍達到42.54億元,其中到期未付的有8.29億元。
42.54億元的商票是什么概念?
2020年,金螳螂創下了上市以來的盈利新高,歸母凈利潤達到23.74億元。倘若以此計算,該公司剩余來自恒大的商票規模相當于其2020年盈利的1.79倍。
截至2021年9月末,金螳螂的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超過213億元,合同資產接近86.73億元,合計規模約300億元。這些應收款涉及多家房地產企業,如今能兌付多少也需打上一個問號。
去年12月,為盤活資產改善資產負債結構,寶鷹股份稱擬將其及下屬企業所持有的、涉及恒大的已到期待償付的商業承兌匯票債權轉讓給航城置地,轉讓價格為4.5億元。
這些款項只是該公司應收款的“冰山一角”。
寶鷹股份在日前披露的全年業績預告中透露,截至2021年末,公司持有某大客戶開出的商業承兌匯票金額17.85億元(含逾期未兌付票據8.95億元,未到期票據8.9億元),公司對該客戶應收賬款、合同資產累計金額為23.99億元。受此影響,寶鷹股份2021年出現首虧,預計歸母凈利潤虧損12億至18億元。
在中國家居建材裝飾協會秘書長胡中信看來,這些堆積的、高額的商票很難得到有效解決,“目前有的開發商給出的方案就是拿房抵債,但對于一些數額較高的下游企業來說,此舉短期內還是難以解決問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