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6 13:44 | 來源:資本邦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警示函指出,李居昌作為北京映翰通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映翰通或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持有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股份104,471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2%。...
科創板核心技術人員減持要小心。
近日,科創板兩家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因減持行為被監管層關注,值得關注的是,科創板板塊是目前唯一一個對核心技術人員股份減持比例有所規定限制的板塊,面臨即將到來的科創板第三批“小非解禁潮”,核心技術人員減持需小心。
1月27日晚間,映翰通(688080.SH)披露關于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收到北京證監局警示函的公告。
警示函指出,李居昌作為北京映翰通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映翰通或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持有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股份104,471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2%。
其在映翰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中承諾,自所持首發前股份限售期滿之日起4年內,每年轉讓的首發前股份不超過公司上市時所持有股份總數的25%。
經查,2021年5月27日至7月28日期間,李居昌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股份30,570股,占所持有公司首發前股份的29.26%,減持比例超過25%。
監管層指出,上述行為違反了該人士做出的關于股份鎖定的承諾和《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第三條,根據《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第十四條,證監局決定對該人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其應認真吸取教訓,加強證券期貨法律法規學習,杜絕此類行為再次發生。
“如果對本監督管理措施不服,可以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0日內向中國證監會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也可以在收到本決定書之日起6個月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與訴訟期間,上述監督管理措施不停止執行。”
當然這不是唯一一家核心技術人員違規減持收警示函的企業。
1月25日晚間,科創板公司賽科希德(688338.SH)公布關于原股東張朝暉收到北京證監局警示函的公告。
原股東張朝暉于近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出具的《關于對張朝暉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2022]15號,以下簡稱“警示函”)。該警示函系針對時任核心技術人員張朝暉于2021年8月19日至2021年8月26日期間違規減持公司股票的行為。
經查,張朝暉擔任北京賽科希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期間,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共計145,946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788%,所持股份來源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股份,于2021年8月6日起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2021年8月19日至26日期間,張朝暉將所持145,946股公司股份全部通過集中競價方式進行減持。上述行為違反了《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第三條的規定。
根據《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第十四條的規定,證監局決定對該人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張朝暉應當吸取教訓,加強證券法律法規及相關制度的學習,嚴格規范交易行為,杜絕此類行為再次發生。
對于張朝暉的減持行為,上交所早在2021年12月20日就予以通報批評。
上交所指出,經查明,截至2021年8月18日,張朝暉作為北京賽科希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核心技術人員,直接持有公司股份共計145,946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1788%。所持股份來源為首次公開發行前股份,已于2021年8月6日起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2021年8月19-26日期間,張朝暉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共計減持公司股票145,946股。其中,超比例違規減持公司股份共計109,566股,占其所持首發前股份的比例約為75%,違規減持總金額約為529.70萬元(含稅)。
作為公司時任核心技術人員,張朝暉在所持公司首發前股份限售期滿之日起1年內,減持股份數量超過公司上市時其所持首發前股份總數的25%,且違規減持金額較大。張朝暉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以下簡稱《科創板上市規則》)第1.4條、第2.4.5條的規定。對于上述紀律處分事項,張朝暉未在規定期限內回復異議。
鑒于上述違規事實和情節,根據《科創板上市規則》第14.2.7條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紀律處分和監管措施實施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第2號——紀律處分實施標準》等有關規定,上交所作出如下紀律處分決定:對北京賽科希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時任核心技術人員張朝暉予以通報批評。
鑒于上述減持違規行為,張朝暉也官宣離職。
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張朝暉于2019年12月20日簽署的《關于所持北京賽科希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鎖定的承諾函》中承諾:“自所持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前已發行的股份限售期滿之日起4年內,承諾人每年轉讓的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前已發行的股份不超過發行人上市時所持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前已發行的股份總數的25%。在上述承諾履行期間,承諾人職務變更、離職等原因不影響本承諾的效力,在此期間承諾人應繼續履行上述承諾。”該承諾已披露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第十節投資者保護四、發行人、發行人股東、發行人董事、監視、高級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及本次發行的中介機構作出的重要承諾、履行情況及約束措施”。
2021年8月25日至8月26日,張朝暉違規減持公司股份,違反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且未履行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相關承諾內容,嚴重失信于公司及各位投資者。公司對張朝暉違規減持行為進行了嚴肅問責,并依據2019年12月20日張朝暉先生簽署的《關于未履行承諾時約束措施的承諾》,對張朝暉采取了停止發放工資等措施,并要求張朝暉先生繼續履行承諾。
2021年9月18日,公司公告稱,近日張朝暉向公司申請辭去相關職務并辦理完成離職手續。離職后,張朝暉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2月15日,又有兩家科創板公司限售股迎來解禁,加上首批迎來限售股解禁的25家科創板公司,27家科創板上市公司解禁市值達到1828.97億元。
在賽科希德和映翰通兩家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減持的“前車之鑒”,或許也給科創板核心技術人員減持提供參考,避免再次發生違規減持行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