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8 13:34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開資料顯示,甲基氯異噻唑啉酮是一種有機化合物,是一種高效殺菌劑,對于抑制微生物生長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真菌及霉菌的生長。...
國產品牌兩面針(4.810, -0.02, -0.41%)因洗發露防腐劑超標被市場監管部門曝光。
近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從國家藥監局關于50批次不符合規定化妝品的通告(2022年第11號)中獲悉,抽樣自東營賓館,標示為兩面針(江蘇)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兩面針江蘇”)生產的途悅洗發露(標示生產日期:20201215)抽檢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甲基異噻唑啉酮與氯化鎂及硝酸鎂的混合物(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甲基異噻唑啉酮為3:1),前述產品經上海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復檢后,結果為0.0016%,依然不合格。
2月下旬,《國際金融報》記者致電兩面針總公司,其相關人員表示不了解此事詳情,建議聯系分公司質檢部門詢問。記者輾轉聯系到兩面針(江蘇)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事后公司調查了整個生產過程的工藝控制記錄,均未發現異常;同期其他類使用相同防腐劑的產品也已交由第三方進行摸底排查,均以取得合格檢測報告。因不屬于批量性事故,公司將此次事件作為單獨異常事件處理,且因數值僅有微量差距,推測或與‘原材料帶入’有關,但尚未得出最后結論,會持續跟進具體情況。”
產品質量屢出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甲基氯異噻唑啉酮是一種有機化合物,是一種高效殺菌劑,對于抑制微生物生長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抑制細菌、真菌及霉菌的生長。一般用作浴液、香波及洗滌液中的防腐劑,工業上可用于冷卻水、循環水、造紙及油漆涂料中。但該成分對皮膚具有刺激性,可能引起過敏反應。
根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規定,甲基氯異噻唑啉酮和甲基異噻唑啉酮與氯化鎂及硝酸鎂的混合物(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甲基異噻唑啉酮為3:1),在化妝品中使用時的最大允許濃度為0.0015%,適用范圍為淋洗類產品,且不能和甲基異噻唑啉酮同時使用。
兩面針(江蘇)方面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提到該公司首檢結果為0.0019%,復檢結果0.0016%,與國家標準值0.0015%相差較小,屬于剛好踩著點線。從復檢結果來看,0.0001%的差值確實非常微小似乎問題不大。對此,記者詢問了一位接近官方機構的人士,該人士表示:“防腐劑的標準限值是由國家所規定,國家在規定限值的時候也是根據一定的技術手段和方案來確定限值的,既然規定0.0015%,就不能超過,不然國家規定限值就沒有意義。”
記者注意到,這已不是兩面針(江蘇)第一次被曝出產品不合格。
據中國質量新聞網,2018年6月5日,通遼市原工商行政管理局公示的2017年流通領域洗化商品質量抽檢結果顯示,抽樣自通遼市科爾沁區交通路城市之星賓館,標稱兩面針(江蘇)生產的“兩面針”全護洗發露(生產日期/批號:42931)被檢出標簽項目不合格;2016年12月,原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通報的2016年三季度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情況顯示,抽樣自邵陽市雙清區昭東三川國際大酒店,標稱兩面針(江蘇)生產的1組“牙具B”樣品被檢出牙刷磨毛率項目不合格。
此外,天眼查信息顯示,2021年12月15日,因兩面針(江蘇)上市銷售未備案的普通化妝品,被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沒收違法所得8940元,并處以罰款1.58萬元;今年2月21日,因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化妝品衛生標準》的化妝品,該公司再次被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予以處罰,沒收違法所得5280元,處以罰款1.584萬元。
昔日“國民牙膏”輝煌難再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涉事企業兩面針(江蘇)系柳州兩面針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兩面針柳州”)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主要生產牙膏、牙刷、香皂、洗發露、沐浴露、拖鞋等酒店及居家用品,旗下擁有兩面針、途悅、沐蘭澤、逍遙、舒蔓、膚朗、科立維、沁之源、芳草等多個品牌。
兩面針(柳州)則為該品牌的總公司,是一家正統國有企業,歷史則可追溯至1941年,彼時,亞洲枧廠等5家小型私營肥皂廠合體成立了該公司,主營牙膏、花露水、雪花膏、皮鞋油等日化產品,1994年該公司改制為股份公司,并于2004年成為行業首家在上交所掛牌上市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兩面針這一家喻戶曉的國產品牌曾開創中藥牙膏之先河,于1978年研發出第一支兩面針中藥牙膏,并在中國暢銷多年。有數據顯示,從1986年到2001年,兩面針曾連續15年穩居國內牙膏產銷量第一,市占率在最巔峰時期超過16%。
不過,上市后的兩面針卻陷入了“出道即巔峰”的窘境。
相關數據顯示,上市前的2003年,兩面針營業收入達5.86億元,其中,牙膏品類收入為4.4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75.4%。然而,上市后的兩面針為進一步增加業績,開始了不斷擴張業務范圍的道路,除了主營日化板塊業務,還分別進軍了醫藥、紙品和房地產開發領域。
或許正是這一發展策略將兩面針拉下了國產牙膏品牌榜首的神壇。2004年,兩面針營業總收入同比下跌2.9%至5.69億元,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77.02%至755.43萬元;2006年,兩面針開啟了扣非凈利潤連續13年的虧損之路,至2018年,兩面針扣非凈利潤為-7472.81萬元;2019年扣非凈利潤約為-1.2億元。
或是意識到擴張帶來的問題,兩面針2017年將其“精細化工”業務從上市公司中徹底剝離,2019年,再度剝離紙業板塊(紙品、紙業公司)及房地產板塊(房開公司),根據2020年年報,目前,該公司主要業務僅為日化和醫藥兩個板塊。
1月28日,兩面針發布了2021年的業績預告。公告顯示,兩面針預計2021年將實現凈利潤為800萬元到1200萬元,與上一年相比減少4600萬元到5000萬元,同比下降79.31%到86.21%,該公司稱,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為交易性金融資產變動所導致。
在著名頂層設計專家、清華大學品牌營銷高級研究員孫巍看來,近兩年兩面針聚焦主業,但是由于市場格局發生了很多變化,牙膏市場今非昔比。如果僅憑過去的中藥牙膏品牌資產,很難沖出重圍,“兩面針牙膏或許需要再(做一次)品牌定位和產品細分,主打兒童、女性、中老年市場,同時將國潮元素融合進來,或能讓兩面針擁有重回公眾視野的可能”。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