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8 22:35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快評]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動力主要體現在,一部分先行起跑的持牌金融機構已經享受到了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價值效益。而壓力主要體現在,近兩年國內金融監管政策密集落地,對于持牌金融機構的風控能力、...
獨立自主開展自有品牌的信貸業務,已成為持牌金融機構不可回避的“必修課”。
金融數字化轉型的背后,有兩股“隱形力量”在交織推動——動力和壓力。
動力主要體現在,一部分先行起跑的持牌金融機構已經享受到了數字化轉型所帶來的價值效益。而壓力主要體現在,近兩年國內金融監管政策密集落地,對于持牌金融機構的風控能力、運營能力、系統建設能力及數據治理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合規要求,促使行業“馬太效應”漸顯。
“融慧金科的使命,就是為了幫助持牌金融機構構建起一套自主可控的互聯網信貸風控體系。”融慧金科平臺產品事業部總經理兼個人信貸業務事業部CRO司明成對億歐表示,五年來,這一目標我們從未變過。如今融慧金科已成功幫助眾多銀行、消金等頭部持牌金融機構完成了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和迭代,公司美譽度和客戶口碑始終保持在行業前列。
司明成畢業于倫敦卡斯商學院,并取得精算學碩士學位。此前曾先后就職于百度金融、中融人壽,在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體系搭建和風控類系統平臺開發方面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在與他的對話中,我們發現,在金融風控需求多元化、解決方案同質化的今天,他帶領團隊精心打造的風控類系統平臺產品,其背后的技術創新力、服務理念等,都極具借鑒意義。
硬核產品創新力,深度賦能客戶業務價值
“基于過往沉淀的經驗,我們希望可以幫助持牌金融機構全面掌握新監管下數字化轉型的方向與要求。”
司明成提到,融慧金科在成立之初開展輔助運營業務的時候,就開始了對風控類系統平臺產品的開發。
發展至今,融慧金科風控類系統平臺已形成較為全面的產品矩陣,包括征信指標管理平臺、資產質量監控平臺、模型監控管理平臺、數據管理平臺等,深度賦能持牌金融機構在信貸業務的各個環節對策略模型、信息數據、業務監控、實施流程、操作風險等進行多維度管理,全面加強對自營業務的管理精細化和自動化。
據司明成介紹,征信指標管理平臺包含人行報告解析、核心變量衍生、變量管理的全流程解決方案,可以幫助合作伙伴快速衍生六大模塊、十大類、上萬個具備業務含義的變量,具有高區分度、邏輯清晰、信息利用充分的特點;同時還支持靈活配置和管理變量,流批一體加工變量充分保證衍生變量在風控策略和模型應用中發揮出高效價值。
同時,為有效應對業務快速發展中不可預知的風險,資產質量監控平臺和模型監控管理平臺以咨詢服務+平臺落地形式分別面向持牌金融機構,前者幫助合作伙伴做到對資產質量、業務指標的全流程實時監控和預警,可大幅節省人力資源成本,有效降低不良率,保障信貸資產質量。
后者則是針對于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即通過自動化實時計算和監控數據,實現模型的全環節監控,保證模型的穩定性和有效性,并具備配置化展示和預警功能,加強持牌金融機構對模型的可觀、可測和可控。
近兩年,監管持續鼓勵銀行強化自營業務和自主風控能力,眾多媒體也多次報道了中小銀行的自主風控難題。司明成認為,銀行及非銀持牌金融機構自建風控體系,不僅需要耗費大量資源和人力成本,預計花費五年到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
有業內人士強調,銀行機構必須要從自己的土壤中“長出”這些能力,而不是依賴現成的方案。而融慧金科的系統平臺產品定位,正好與這一思路不謀而合,即以深度賦能、白盒交付的模式,將所提供的服務完全開放給合作伙伴,幫助其逐漸搭建起自己的專業風控團隊和自主風險管理能力。
“在與眾多客戶的深度合作中,我們不僅僅是系統平臺產品的實施與交付,還提供相配套的完整風控解決方案和實際業務運營方案,以“魚”與“漁”并重的方式,讓產品本身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從而助力合作客戶做大業務規模。”司明成透露,在這樣的模式和理念驅動下,融慧金科自2019年底開始對外標準化輸出風控類系統平臺產品,目前已經完成了近20家頭部銀行、消金等持牌金融機構系統平臺產品標桿項目的落地,其中征信指標管理平臺解決方案能力已經做到了行業前三。
此外,司明成也指出,部分銀行等持牌金融機構已經陸續做了一些數字化風控建設,但往往是“煙囪式建筑”,而系統平臺產品恰好可以協助原有的“建筑”變成穩固的“地基”,助力機構在合規基礎上推動自身決策體系由“數據要素的空白填補”向“價值驅動的能力增強”轉變。
億歐了解到,融慧金科去年為眾多銀行、持牌消金等實施的征信指標管理平臺,幫助行方等一次性擴充衍生變量庫,大大提升了風控模型和策略開發效率,助力行方等“多快好省”地完成數字化自主風控的建設和迭代。
具體來看,一方面,該平臺提供了多維度多層次的高質量指標庫,幫助行方等充分挖掘出征信報告和三方數據中的有效信息,同時該平臺還提供了全行統一的指標管理能力,實現變量的“一次配置管理、全行共享應用”;另一方面,平臺支持變量高效加工,實現前臺參數化方式配置變量并一鍵上線。
“整個項目實施周期非常短,一周內就完成了系統的本地化部署實施,極大縮短了平臺應用的上線周期。因為項目一期的順利實施,眾多客戶又與我們進行了二期合作,進一步幫助行方等提升指標加工能力。”司明成回憶稱。
是什么讓融慧系統平臺產品“脫穎而出”
真正把融慧金科系統平臺產品與市場上同類型的產品區分開來的,不僅僅是產品創新力這一特點。
司明成表示,融慧金科自身深厚的“甲方優勢”、獨特的“復合基因”和豐富的金融風控“作戰經驗”,為系統平臺產品提供了不小的先發優勢。
一方面,融慧金科的管理層和專家團隊都有著非常豐富的國內外風險管理和實操經驗,并且具備從零到一的風控體系包括產品和系統建設的實戰經驗。目前融慧金科所設計的風控類系統平臺產品已經過理論和實踐的雙重驗證,能夠很好地契合客戶實際需求,做到即插即用,快速解決業務痛點。
不僅如此,系統平臺產品設計遵從靈活、輕耦合的方式,既能夠完整地支持全流程的業務運營,也能夠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模塊化實施和配置,簡單便捷地與客戶自身系統完成對接和上線。
同時,風控體系的搭建涉及到持牌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的整體規劃,“我們與客戶之間不只是風控系統建設上的合作,在營銷獲客、風險咨詢及數據管理方面,融慧金科都有成熟完善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和風險咨詢解決方案。”
前述也提到,比起單一的數字化風控解決方案輸出,融慧金科系統平臺產品攜“配套設施”而來,為持牌金融機構帶來融慧金科在互聯網信貸業務方面的科技能力和深厚積累,也讓持牌金融機構的風控體系能在自己的土壤之上“生根發芽并茁壯成長”。
另一方面,融慧金科還具備一支戰斗力極強、客戶理念深入的產品和技術團隊,不僅能夠充分保證產品質量和客戶使用體驗,還能做到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第一時間解決和反饋客戶問題,保障業務穩定運行。
“對于應用于線上風控業務的平臺產品,系統的加工性能也是客戶非??粗氐囊稽c。”司明成透露,比如征信指標管理平臺,我們從源頭的變量設計上就非常注重變量的可擴展性,在底層的技術實現上,應用靈活的參數配置方法,可以在100毫秒左右完成上萬維變量加工,能滿足每天幾十萬進件的變量加工處理,在性能方面已得到所有合作客戶的認可。
結語
“隨著監管方向越發清晰明確,從目前行業的數字化轉型現狀來看,持牌金融機構互聯網零售信貸業務向自營業務和自主風控轉變落地,還有一段路要走。”在司明成看來,在金融科技的新局面下,風險管理更加精細化,且具備完善、專業、體系化風控系統的持牌金融機構,必將會在激烈的良性競爭環境下走得更穩更快。
“面向未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把科技能力轉化為核心產品和服務,深度賦能持牌金融機構完成數字化轉型落地,而這些能力同樣也是保障融慧金科業務能夠持續、健康、合規發展的堅實根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