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1 13:26 | 來源:未知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營收結構來看,主要來自廣告分成收入、授權收入、兒童啟蒙衍生品銷售以及用戶付費下載或訂閱等。其中,廣告收入貢獻了70%左右的營收,公司自主研發的APP接入互聯網廣告...
寶寶巴士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寶寶巴士”)上市再生變數。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信息顯示,3月31日,寶寶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因IPO申請文件中記載的財務資料已過有效期,需要補充提交,根據相關規定,深交所中止其發行上市審核。
營收增速放緩,費用支出增加
寶寶巴士于2009年6月在福州創立,是一家兒童啟蒙數字內容提供商,以0—8歲兒童及其家長為主要目標用戶,制作系列音視頻、APP等產品,旗下擁有“奇奇”“妙妙”“超級寶貝JoJo”“猴子警長”等IP形象。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已經開發了200多款APP。
2018年至2020年期間,寶寶巴士分別實現營收2.5億元、5.3億元和6.5億元,后兩年的營收增長率從107%大幅下滑至23%。對應期間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1億元、2.7億元和2.6億元,2020年增收不增利。2021年上半年營收為3.9億元,歸母凈利為1.3億元。
從營收結構來看,主要來自廣告分成收入、授權收入、兒童啟蒙衍生品銷售以及用戶付費下載或訂閱等。其中,廣告收入貢獻了70%左右的營收,公司自主研發的APP接入互聯網廣告聯盟客戶(百度、谷歌等)的程序化廣告 SDK,獲得分成收入。
2018年至2020年,公司APP合作推廣收入分別為1.8億元、3.8億元和5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73%、73%和77%。2021年上半年廣告收入為2.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69%。
盈利依賴廣告聯盟,寶寶巴士的毛利率長期保持高位,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 95%、97%、95 %和93%。
報告期內,公司期間費用合計分別為1.2億元、2.1億元、3.5億元和2.2億元 ,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48%、40%、54%和57%。
隨著營收增速放緩,費用支出增加,寶寶巴士的凈利率走低,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分別為44%、51%、40%和34%。
招股書披露,寶寶巴士原計劃募資18.5億元,擬投向動畫產品研發項目、APP產品研發升級項目、福州研發中心項目等。
盈利模式傳統,上市之路曲折
單一的盈利模式下,寶寶巴士的客戶集中度較高,收入與流量平臺深度綁定,主要依賴百度、Google、字節跳動、北京萬裕久鑫科技有限公司(花生頭條APP母公司)、騰訊等廣告聯盟。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前6個月,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的營業收入占比分別為89%、90%、89%和85%。最近三年百度連續貢獻了約一半的年度收入。招股書顯示,公司海外運營主要通過Google Play、App Store和YouTube等渠道進行。
艾媒咨詢CEO張毅分析,寶寶巴士以免費內容傳播,內嵌廣告聯盟廣告形式獲利,這種業務模式非常傳統,是互聯網早期的廣告模式之一,目前產生大規模獲利的企業并不多見。對于寶寶巴士來說,最大的風險來自于內容競品。由于該業務模式沒有行業壁壘,隨著企業的財務數據公開化,該業務模式必然會產生一定數量的競爭對手,存在被對手分割市場的潛在危險。
處于教培賽道,寶寶巴士在“雙減”政策陰影下前途未卜。“雙減”指出:“要統籌做好面向3至6歲學齡前兒童和普通高中學生的校外培訓治理工作,不得開展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2月16日,北京市教委在《關于進一步做好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備案及管理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中提到,針對非學科培訓類,面向學齡前兒童培訓的教育移動應用一律停止運行。
而在寶寶巴士海量APP中,不乏幼兒拼音、識字、數學學習等定位的APP。政策嚴監管下,寶寶巴士于2021年8月主動下架了6款教育類APP的備案。
不過張毅認為,寶寶巴士廣告獲利的依托主要內容不完全依托其APP,很難界定為教育培訓,可以理解為兒童知識普及,故應該還是可以通過內容調整和業務升級實現一定程度上避免影響。
寶寶巴士成立12年以來,曾進行兩輪融資,2013年9月獲得順為資本數百萬美元的A輪融資,2015年2月完成3960萬元人民幣投資,由基因資本領投,好未來參投。在寶寶巴士申請上市前,順為資本和好未來均已退出股東序列。寶寶巴士于2021年6月首次提交招股書沖擊上市,12月28日更新招股書后再次遞交,如今上市審核被中止后再無新進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