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2 08:38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快報內容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華夏基金總資產157.07億元,總負債44.66億元;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33億元,凈利潤10.58億元,綜合收益總額10.99億元。截至2022...
《電鰻財經》文/高偉
8月1日,中信證券發布關于子公司華夏基金2022年半年度業績快報。上半年華夏基金實現營業收入36.33億元,凈利潤10.58億元,綜合收益總額10.99億元。《電鰻財經》發現,截至2022年6月底,華夏基金全部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為10886.58億元,行業排名第4。
上半年凈賺10.6億
快報內容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華夏基金總資產157.07億元,總負債44.66億元;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6.33億元,凈利潤10.58億元,綜合收益總額10.99億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華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資產規模約為人民幣1.74萬億元,同比增幅達8.07%。
與去年同期相比,華夏基金上半年營收和凈利兩項指標出現了一減一增。其上半年營收較去年同期的36.52億元減少0.19億元,凈利潤則較去年同期的10.49億元增加0.09億元。
中信證券公告稱,中信證券控股子公司華夏基金的股東Mackenzie Financial Corporation 持有華夏基金13.9%股權。Mackenzie Financial Corporation之控股母公司IGM Financial Inc.將于近期刊發其2022年第二季度業績,其中將載有華夏基金的主要財務數據。基于信息披露的公平原則,中信證券對華夏基金2022年半年度主要財務數據做出上述披露。
業內人士就此表示,在今年股債市場的“蹺蹺板效應”下,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出現一定萎縮,而固收類基金則出現較大增長,兩相沖抵下,預計多家公募巨頭的財務數據也將保持基本平穩,相對有利于偏固收類業務的基金管理人。但拉長時間看,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形成規模和業績的良性驅動,基金管理人的長期財務數據才會更加亮眼。
躋身“萬億俱樂部”
據《電鰻財經》觀察,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華夏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已突破萬億元關口。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二季報,華夏基金公募管理規模為1.13萬億元,規模同比增長1525億元,增幅15.6%。其中,今年上半年股債市場大幅波動期間,華夏基金規模增長919億元,規模仍出現了8.86%的增長。
對比2021年底數據,今年上半年華夏基金的規模攀升更多由貨基的規模增量貢獻。今年以來,華夏基金的公募基金規模增量為952.74億元,其中非貨規模較2021年底的6961.41億元,增加了336.74億元,而貨幣基金較2021年底的2972.43億元,增加了616億元,其中華夏收益寶貨幣、華夏惠利貨幣、華夏財富寶貨幣三只貨基吸金能力強。另外,華夏基金旗下恒生互聯網ETF、科創50ETF、恒生科技ETF三只ETF產品,也在今年股市下跌過程中“越跌越買”,也有230多億的凈買入。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6月30日,華夏基金旗下54只基金(各類份額分開計)成立以來總回報超過100%。其中,華夏大盤A、華夏收入、華夏回報A等成立以來總回報均超過1100%,而這類“10倍基”行業并不多見,華夏大盤精選A復權凈值增長率高達3804.07%。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