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5 10:35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了解,成立于2001年的特爾瑪是一個典型的家族企業,其實控人徐國強、徐玉華姐弟家族合計控制特爾瑪100%的股份。公司主營業務為焊接與切割設備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
近日,常州特爾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特爾瑪”)創業板IPO有了新進展,特爾瑪回復了深交所首輪審核問詢。
問詢函回復顯示,首次問詢深交所共提出24個問題,其中關于創業板定位放在了第一問,深交所著重對特爾瑪公司研發投入及發明專利情況等進行了詢問,就研發投入占比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以及長期未獲得發明專利等情況,提出公司是否符合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的創業板定位要求的疑問,并要求公司圍繞創新、創造、創意的某項特征,進一步優化完善關于發行人符合創業板定位的信息披露。
據了解,成立于2001年的特爾瑪是一個典型的家族企業,其實控人徐國強、徐玉華姐弟家族合計控制特爾瑪100%的股份。公司主營業務為焊接與切割設備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焊割槍及零部件,主要客戶大部分為境外客戶,外銷比例占比較高。
《華夏時報》記者就上述情況,聯系特爾瑪公司,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應。
研發比不上同行
2019年至2021年,特爾瑪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0005.10萬元、20222.61萬元、26348.60萬元,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564萬元、4791.29萬元、5995.13萬元,公司營業收入、營業毛利、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等經營業績指標整體保持增長趨勢。去年,公司獲得了江蘇省“專精特新”產品認定,不過公司在研發投入上未及同行業平均水平。
報告期內,特爾瑪研發費用分別為611.04萬元、660.58萬元和919.71萬元,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05%、3.27%、3.49%,而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分別為6.49%、5.54%、5.14%,公司研發費用率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此外,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擁有57項專利,其中包括5項發明專利、46項實用新型專利和6項外觀設計專利。從專利數量來看,特爾瑪遠不及同行業平均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5項發明專利中,除了一項是今年3月新申請成功的,其余4項發明專利的有效期限起始時間均為2015年。
上述事項也引發了深交所對創業板定位的質疑,公司表示研發費用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主要由于公司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業務規模總體較小,產品類型不同,研發領域相對集中,研發員工更為精簡。
而公司多年未取得新的發明專利主要是因為發明專利申請審核時間較長,一般為2-3年,公司有多項尚在審核中發明專利申請。其中,2018年12月申請的“空冷機用焊槍電纜接頭、連接組件及連接方法”至今已3年半多,但仍未審核通過。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聯系特爾瑪,公司招股書對外披露的董事會秘書辦公室相關聯系方式打過去是總機,且接聽電話的前臺工作人員表示無法轉接,也不清楚董秘辦公室聯系方式,對于記者采訪需求表示會進行轉達,同時記者也將采訪函件發送至公司郵箱,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特爾瑪在回復深交所問詢時表示,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恢復較高增長;公司機器人(10.490,-0.30,-2.78%)焊槍及零部件產品進入快速成長階段,并開始布局激光焊接產品領域,將加速公司業務增長,公司主營業務具有成長性。公司根據自身產品特點及行業技術發展方向進行研發投入,公司技術和產品具備創新性,并得到客戶及行業有關部門的認可;公司所處行業符合創業板定位要求。因此,公司符合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的創業板定位要求。
家族100%控股
從特爾瑪的股權關系來看,特爾瑪是典型的家族企業,100%股權均集中在實控人家族手中。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特爾瑪的控股股東為徐國強,直接持有發行人57.92%的股份。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徐國強及其一致行動人,包括徐國強、史建偉、徐玉華和常玲,其中徐國強和常玲系夫婦關系,史建偉和徐玉華系夫婦關系,徐國強和徐玉華系姐弟關系。史建偉、徐玉華、常玲分別直接持有公司28.62%、4%和 2.66%的股份。同時,徐國強、史建偉系常州德普(股權激勵平臺)的普通合伙人、執行事務合伙人,通過常州德普控制公司6.80%的股份。
整體來看,徐國強、史建偉、徐玉華、常玲合計控制特爾瑪100%的股權,不存在外部股東。其中,除常玲以外,上述實控人均在企業擔任重要職務。徐國強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史建偉擔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徐玉華擔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
事實上,在資本市場家族企業并不少見,不過實控人家族完全100%持有表決權的情形并不常見。對此,中國貿促會全國企業合規委專家丁繼華告訴《華夏時報》記者:“股權高度集中下,如果實控人沒有較強的合規經營意識,公司很難形成有效的治理結構與良好的內部控制,最后可能因為不合規導致公司出現系統性風險。現實上,大量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利用大股東地位,對公司的戰略、財務、人事等施加重大影響,損害其他股東權益的例子很多。”
本次發行完成后,上述實際控制人仍將合計控制公司75%的股份,對公司具有實際控制能力。如果公司實際控制人未來不能很好地約束自身行為,不排除其以后通過控制的股份行使表決權對公司的經營決策實施不當控制,做出損害公司及其他中小股東利益的決策或安排,從而導致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執行不力甚至失效,使得公司可能會面臨實際控制人損害公司和中小股東利益的風險。
在實控人家族帶領下,報告期內,特爾瑪營業業績持續增長,不過仍舊嚴重依賴外銷。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15788.44萬元、14457.58萬元和20162.31萬元,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1.21%、75.19%和78.1%。
事實上,報告期內特爾瑪的前五大客戶均為國外企業。報告期各期,特爾瑪對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也占到了45%以上,分別為48.43%、45.60%、51.51%,前五大外企客戶就撐起了特爾瑪營業收入的半壁江山。
這意味著特爾瑪需要面臨著國際形勢變動帶來的貿易風險。2019年4月,特爾瑪就曾被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納入“未經證實名單”,雖然2020年10月公司被移出上述清單,但仍給公司帶來影響。對此,公司稱“未經證實名單”使得公司美國供應商出口手續增加,降低了公司從美國市場的采購效率;在銷售方面,公司目前向美國出口的大部分產品已被加征25%關稅稅率。雖然經公司與客戶協商,加征關稅的部分產品陸續進行了價格調整,但如果公司海外客戶所在的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法規、產業政策或者政治經濟環境發生重大不利變化,或發生國際關系緊張、貿易制裁等無法預知的或其他不可抗力等情形,將會給公司的經營業績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