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8 14:04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各地近期出臺的政策看,預售資金監管正不斷得到優化,這對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近日,多地出臺了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新規,加強預售資金流向透明度,同時進一步壓實開發商、政府部門和銀行三方的主體責任。
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各地近期出臺的政策看,預售資金監管正不斷得到優化,這對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監管政策密集出臺
7月份以來,陸續有城市發布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新規,旨在“保交樓、防爛尾”。
7月12日,河北省滄州市發布《滄州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征求意見稿)》,將銀行和地方政府部門對預售資金的監管義務納入了買賣合同。
7月14日,西安市發布《關于印發防范商品房延期交房增量問題工作措施的通知》,廣東省汕頭市發布《商品房預售款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均將預售監管資金與項目進度掛鉤。
7月28日,九江市住建局公示了中心城區85個在售樓盤139個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賬戶,并提示購房人購房時注意核實預售資金監管賬戶信息,將購房款直接存入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賬戶。
8月2日,東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商品房預售款收存管理和使用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對監管單位、銀行機構和房企需履行的職責做了明確說明。
8月4日,長沙市住建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的通知》,對預售資金流向進行全程監管,對項目工程建設款實施重點監管,保證資金“留在項目、留在當地”,優先用于項目建設,保障房地產項目竣工交付。
一位知名房企內部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思路基本一致,主要是加強預售資金透明度、與項目進度掛鉤以及進一步明確政府部門和銀行的監管責任,其目的在于‘保交樓’和‘防爛尾’。”
專家建言完善預售制度
“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既要保證項目按期交房不爛尾,又要防止過度監管加劇房企流動性壓力。”柏文喜認為,當前我國預售資金監管制度存在監管不到位和過度監管并存的現象,“但就今年各地頻繁出臺的政策來看,預售資金監管正得到不斷優化。”
“預售制度有利于擴大房企開發資金來源、加快資金周轉,在促進房地產行業開發建設效率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如今,房地產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給預售等監管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柏文喜表示。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對記者表示:“公示預售資金監管賬戶使得預售資金監管更加透明,同時也防止預售資金被挪用,讓預售資金用于項目建設,將有效維護購房者的權益,同時也將倒逼房地產行業向財務穩健、安全運行的方向轉型。”
盡管各地密集出臺的政策無不劍指“保交樓、防爛尾”,但受訪專家認為,預售資金監管仍有待進一步調整、優化并落實到位。
王小嬙認為,“各地政策還需要細化流程。比如在公示預售資金監管賬戶的同時,還需要公示賬戶如何查詢,如何確定自己的購房款是否進入了相應預售資金監管賬戶等。”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給出了進一步優化監管的思路。他建議,“一是預售資金監管賬戶要由住建局、監管銀行、開發商三方監控,監管銀行要招標確定;二是監管流程要清晰明了,資金使用審批流程需先由企業申請,再由監管銀行審核,最后由監管部門審批;三是預售監管部門、銀行以及住建部門要各司其職,不達到項目進度不批準資金申請;四是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建立黑名單,凡有嚴重違規的企業原則上永不錄用。”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