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1 13:37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立案告知書,因中水致遠涉嫌在債券發行資產評估業務中違反證券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對其進行立案調查。截至目前,中水致遠以及中銀律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尚未結案。...
因評估機構中水致遠以及中銀律師事務所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多家公司的IPO事宜被按下“暫停鍵”。
受上述因素影響,近期已有近50家公司的IPO審核受到影響。中國證券報記者對比7月29日滬深交易所披露的名單,8月10日當日披露的情況顯示,科創板IPO中止公司數量減少了8家,創業板減少了4家。其中,一些IPO中止的公司已出具復核報告,滬深交易所正陸續恢復對其發行上市審核。
有熟悉監管規則的市場人士告訴記者:“只要中止事項不屬于發行人自身問題就不會有很大影響,中介機構在履行復核程序后,公司可繼續提交申請,不一定非要更換中介機構。”
兩中介機構被立案調查
記者從滬深交易所了解到,因中水致遠以及中銀律師事務所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截至8月10日,共有35家公司的IPO審核集中中止,另有2起并購重組也受到影響。
據記者統計,因受中水致遠以及中銀律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影響,創業板目前共有28家公司IPO中止,科創板有7家。從深交所的披露來看,擬登陸創業板的27家公司IPO中止的原因均指向“發行人評估機構中水致遠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此外,因中銀律師事務所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創業板目前有1家公司IPO因此中止,即思泉新材。
雖然上交所將中止原因歸因于發行人相關的證券服務機構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但未明確提及中介機構名稱。不過,記者查閱該7家中止公司,其評估機構均是中水致遠。
圖片來源:上交所
根據立案告知書,因中水致遠涉嫌在債券發行資產評估業務中違反證券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對其進行立案調查。截至目前,中水致遠以及中銀律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尚未結案。
中國資產評估協會披露的2021年資產評估機構綜合評價年資產評估業務收入顯示,中水致遠以19073.18萬元列第15位。
大成律師事務所某資深律師表示,由以往案例判斷,被立案調查的主要原因大概率集中在未能在IPO、并購重組等項目中勤勉盡責、對公司財務數據分析的執業水平不高、信息披露不合規等方面,且被立案調查對于中介機構未來的業務拓展難免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相關公司積極籌備重啟IPO
“只要不是公司管理層或者經營等層面出現違規,受到波及的公司可以按照監管要求讓中介機構出具復核報告,并按照監管規定履行復核程序后繼續推進項目。”前述市場人士表示,在此前提下大部分公司一般不會更換中介機構,恢復發行上市審核的過程也不會很久。
有IPO中止審核的擬上市公司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IPO被中止是一個“插曲”,目前已跟中介機構溝通過,第一時間籌備復核報告。
為了避免打亂上市節奏,記者發現存在上述情況的多家公司已完成復核報告,有些已經重新獲得受理。
記者查閱滬深交易所披露的IPO信息,8月9日,諾康達、亞德林(已進入第一輪問詢環節)重獲上市審核受理,兩家公司恢復上市審核的原因均為發行人評估機構中水致遠已出具復核報告。8月8日,因同樣原因,拓爾微(8月10日顯示已進入第一輪問詢環節)、艾羅能源也已重獲上市審核受理。
圖片來源:上交所
圖片來源:深交所
記者對此致電拓爾微,公司內部人士透露,“沒有更換評估機構,已按照監管要求出具了復核報告,從中止到恢復審核大概需要一周左右時間。”
艾羅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IPO中止非公司自身因素,目前已經重新獲得受理,對上市進程沒有影響。
根據滬深交易所對審核中止與終止的相關規則,恢復發行人的發行上市審核流程并不復雜。
圖片來源:上交所
事實上,因中介機構出現經營瑕疵導致手頭項目暫緩的現象并不少見。去年就有40多家公司IPO審核集中中止,原因也是由于發行人的保薦人或證券服務機構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2021年8月18日,比亞迪半導體IPO因天元律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而中止。經過兩周左右時間,天元律師事務所出具復核報告,公司也恢復了上市審核,目前公司處在提交注冊審核狀態。
多家公司推進申請恢復重組審核
除了上市發行審核受影響,多家公司的重組項目也“放慢腳步”。
根據重組方案,皓元醫藥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藥源藥物化學(上海)有限公司100%股權,同時向控股股東上海安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在收到交易所中止審查通知后,皓元醫藥緊急澄清與中介機構被立案調查事項無關,并出具了復核報告。皓元醫藥表示,因已滿足提交恢復審核申請的條件,公司已向上交所報送了關于恢復審核本次交易的申請文件。
“公司與中介機構將爭取盡快完成恢復審核所需的各項準備工作,并將在所有中止審核的情形已消除的情況下,及時申請恢復對本次重組的審核。”帝科股份在公告中表示。
“評估機構在并購重組領域的核心作用毋庸置疑。”并購領域資深人士王世渝告訴記者,并購重組的核心是發現價值,評估機構作為獨立第三方,從專業維度衡量交易公允性,為市場投資者提供客觀、透明、健康的價值信息。
王世渝認為,隨著上市公司群體逐漸壯大成長,重組成為提升上市公司資產質量的關鍵環節,監管機構后續將不斷強化評估機構在重組項目中的監管要求。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