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3 11:23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上市公司回復,廈門未名的股權交易并不是上述投訴信中所說的29億元,而是根本就沒有金額交易。
未名醫藥(002581)子公司34%股權被29億元“偷賣”的消息持續受市場關注。8月22日晚間,交易所再次發出關注函,追問上市公司的內控情況。這是8月份以來,未名醫藥收到的第四份關注函。
不久前,交易所收到投訴信,稱杭州強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杭州強新”)以約29億元入資未名醫藥的全資子公司未名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簡稱“廈門未名”),獲得廈門未名約34%的股份,且該事項已于5月份完成工商登記,但未名醫藥卻不進行公告。
面對交易所的問詢,未名醫藥表示不知情:“經核對內部用印流程和用印記錄,公司內部并沒有此事項的用印申請流程和記錄,公章這個時期在上海辦公室保管,上海因疫情封城多日,物理上無法蓋章送出文件。”
根據上市公司回復,廈門未名的股權交易并不是上述投訴信中所說的29億元,而是根本就沒有金額交易。
“杭州強新取得廈門未名34%股權的具體方式為新增廈門未名注冊資本金,杭州強新以現金方式認繳新增注冊資本6767.49萬元。”未名醫藥表示,經過調取工商資料后發現,杭州強新在廈門未名的實際繳納出資額為0元,出資時間是“2047年5月15日前”;且公司至今沒有獲得定價依據文件,除增資款外并無其他交易金額。
廈門未名是上市公司的現金奶牛,2021年凈賺3.6億元,業績比上市公司還好,如果沒有這家公司的業績貢獻,上市公司會處于虧損狀態。
交易所火速再發關注函,要求未名醫藥說明是否存在失去廈門未名控制權的情形。交易所還要求未名醫藥向廈門未名進一步核實并補充披露杭州強新取得廈門未名34%股權的交易金額、定價依據,以及重要協議條款。
未名醫藥之前在回復關注函時表示,將“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公司有效控制廈門未名,追討被侵占資產”。交易所要求未名醫藥說明計劃采取的具體措施和下一步的安排。
企查查資料顯示,廈門未名的股東陣列確實出現了杭州強新的影子,持股比例為34%,股權轉讓變更日期為5月18日。同時,該公司的工商登記聯絡人也發生了變更。
未名醫藥在回復關注函中所說的“新增6767.49萬元注冊資本”的內容,在企查查工商信息一欄中也有所顯示。不過,工商變更信息中還有另外一欄,標注著廈門未名的多次股權轉讓,這一點未名醫藥并未在回復中提及。
杭州強新的說法跟未名醫藥完全不一樣。杭州強新的背后是強新資本,在此之前,一份《強新資本和廈門未名致未名醫藥全體股東的公開信》廣為流傳。
信中表示,“在公司聯合創始方北京大學及主要創始人之一未名集團董事長潘愛華博士及廈門未名管理團隊的多次邀請下”,“即使面臨著巨大的投資風險,最終決定以29億元入資廈門未名”。
強新資本口中所說的潘愛華,是未名醫藥的原法定代表人、董事長。未名醫藥也查實,上述交易提交給工商局的文件里,確實有潘愛華簽名字樣的公司章程,簽署日期為5月15日。但未名醫藥表示無法判斷文件的真實性以及來源。
但是,潘愛華已經不是未名醫藥的法定代表人。而潘愛華的董事長身份,是8月9日未名醫藥開過董事會后才卸任的,距離上述交易中文件的簽署日期還有約3個月。也就是說,杭州強新入股廈門未名時,潘愛華還是上市公司董事長。
企查查資料顯示,潘愛華目前是失信被執行人,已被限制高消費,且所持股份已經被法院凍結,所涉的司法案件達303個。與潘愛華一起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的,還有廈門未名的董事長羅德順、董事楊曉敏。
而根據未名醫藥查到的資料,羅德順當時也為上述股權交易提供了簽名文件《公司登記(備案)申請書》,簽署日期為5月18日,正好是杭州強新入股的日子。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