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6 15:15 | 來源:金融投資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6億元,同比增長17.79%;歸母凈利潤則虧損1928.83萬元,虧損同比擴大169.68%。而微芯生物面臨的麻煩還不止虧損翻倍,上市數年...
近日,科創板公司微芯生物(688321)披露了其2022年半年度報告。
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6億元,同比增長17.79%;歸母凈利潤則虧損1928.83萬元,虧損同比擴大169.68%。而微芯生物面臨的麻煩還不止虧損翻倍,上市數年來,公司股價也已下滑超8成。
據公司半年報
業績下滑或非“一日之寒”
資料顯示,微芯生物微芯生物隸屬于化學制劑行業,公司專注于 惡性腫瘤、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病毒領域、中樞神經系統五大領域的原創新藥研發。2019年8月12日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發行數量為5000萬股,發行價格20.43元/股。
微芯生物上市首日,股價一度沖上125元的歷史高點,隨后,股價卻一路震蕩下跌,到今年5月26日跌破發行價,創下20.30元/股的歷史最低價。
截至8月25日收盤,微芯生物股價報24.27元/股,跌1.38%,市值相比此前高點縮水超80%。
公司的業績下滑或許早有跡象,微芯生物年報顯示,2019年-2021年分別實現營收1.74億元、2.69億元、4.30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942.19萬元、3104.60萬元、2195.83萬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查看微芯生物這三年的扣非歸母凈利潤,1378.60萬元、557.07萬元、-390.65萬元的數據基本是連年下滑,到2021年更是由盈轉虧。而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損益后的歸母凈利潤,更能體現公司在主要業務上持續收入的能力。
換言之,早在今年半年報出爐之前,公司的主要業務盈利能力就已出現下滑跡象。
科創板公司卻熱衷理財
回顧上市之初,公司曾表示,上市后募集資金將用于創新藥研發中心和區域總部項目、創新藥生產基地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償還銀行貸款項目、創新藥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
然而,就在公司上市當月,公司就發布公告宣布,擬使用最高不超過人民幣5.6億元的暫時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金管理,投資產品品種包括但不限于結構性存款、協定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收益憑證等。
稍作對比,微芯生物2019年8月上市時募資總額為10.2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募資凈額為9.45億元,而上市當月月底公告中準備用來投資理財的5.6億元“閑置資金”,金額達到了前者的近6成。
不得不說,雖然公司扣非歸母凈利潤連年下滑,但投資理財上的收入卻穩步上升。2019年-2021年,公司在正常經營業務相關的有效套期保值業務外,各種投資收益分別為66萬元、316萬元、552萬元。
事實上,即便到了本月,公司還發布了新的《關于使用暫時閑置募集資金和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的公告》,使用最高不超過人民幣3億元的暫時閑置募集資金(包括首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和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和不超過2億元的閑置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投資產品包括但不限于結構性存款、協定存款、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收益憑證等。
股東減持頻引關注
只是公司“優異”的理財能力,還是沒能止住自身股價的下跌,連帶著公司部分股東,也在想著如何減持套現。
事實上,自公司上市一年后,接連曝出的股東“落袋為安”消息,也曾多次引發外界關注。
最近的一次減持相關公告在今年1月,彼時微芯生物公告稱,該公司股東LAVOne在此前數月里通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減持公司股份近1500萬股,減持比例為3.64%,減持總金額2.99億元,而在隨后的《更正公告》中,該金額被改為了5.38億元。
此外,在去年年底還有媒體曾質疑公司,稱其采用了更加激進的研發投入會計處理政策,大額在建工程也存在延遲轉固之嫌。甚至表示如果沒有“激進的會計政策”,2021年將發生更大的虧損,此舉存在“粉飾業績護航再融資”之嫌。
2021年12月1日,公司專門發布公告澄清稱,公司不存在“2021年都采用了較為激進的研發投入會計處理政策”的情況,也不存在“刻意延遲轉固”的情形,并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經營一切正常。”
據公司公告
只是公司的股價頹勢卻依舊沒能挽回,反而在隨后數月里從35元以上,一路跌到了20元多一點。
業績股價被“雙殺”、股東忙著套現、還有風波不斷……接下來公司該如何擺脫困境,仍有待觀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